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空腹、饥饿
551( 46. 8)
穿刺疼痛
Hale Waihona Puke 总不良反应n%
1 552
2. 23
1 450
2. 12
1 274
2. 02
1 213
1. 80
1 414
1. 79
1 153
1. 40
1 146
1. 26
9 202
1. 77
轻度不良反应
n
%
1 003
1. 44
910
1. 33
864
1. 37
849
1. 26
932
1. 18
758
0. 92
755
0. 83
[6] Schreiber GB,Schlumpf KS,Glynn SA,et al. Convenience,the bane of our existence,and other barriers to donating. Transfusion. 2006,46( 4) : 545-553. ( 2011-04-收稿,09-01 修回) 本文编辑: 李弘武
0. 05
415
0. 08
中国输血杂志 2011 年 11 月第 24 卷第 11 期 Chin J Blood Transfusion Nov,2011,Vol. 24,No. 11
·971·
表 2 献血不良反应与各种诱因的关系 ( n = 520 796)
轻度 n( % )
精神紧张
5 172( 82. 7)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合计
n
69 601 68 381 63 102 67 373 78 996 82 390 90 953 520 796
表 1 2003 年 ~ 2009 年献血不良反应情况
献血总毫 升数( ml) 16 910 199 19 295 343 21 348 341 22 252 436. 50 25 493 800. 50 27 206 441 30 502 557 163 009 118
1 方法和对象
2 结果
1. 1 调查对象 选择 2003 ~ 2009 年间在采血车、固定血站 献血的无偿献血者,包括干部、学生、军人、农民、工人以及其 他职 业。 健 康 检 查 符 合《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 GB18467-2001[1],献血者 均 经 过 体 检,征 询 以 及 血 型、血 比 重、ALT、快速 HBsAg、抗-HCV、抗-HIV、梅毒实验 RPR 等检 测,排除不合格献血者。 1. 2 判定标准 献血不良反应程度: 1) 轻度反应: 献血时或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不良反应; 人数统计; 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3. 2 +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49X( 2011) 11-0970-02
随着献血知识的普及和全民献血的积极动员,越来越多 的民众走进血 站、流 动 献 血 屋 进 行 无 偿 献 血。但 是,在 献 血 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不良反应。为了更好地开展采供血工作, 我站对献血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并统计发生次数,积极寻找不 良反应发生原因并且系统掌握应对措施。
·调查研究·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冯春( 辽宁省血液中心,辽宁 沈阳 110044)
摘要: 目的 为了更好地开展献血工作,我站对献血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并统计发生次数总结采血经验。方法 统计献血总人次和各型不良反应人次,并就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结 果 不良反应之中,各类比率均逐年下降,但仍以轻度不良反应为主( 1. 17% ) ,中度( 0. 52% ) 和重度( 0. 08% ) 不 良反应并存,精神紧张和空腹饥饿是献血不良反应的最主要诱因,分别占总人次的 68% 和 12. 7% 。结论 献血不 良反应与心理、生理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为不良反应的产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医务人员应具备识别特征表现 并积极应对处理的能力,同时血站应该加强献血知识宣教,从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6 071
1. 17
中度不良反应
n
%
478
0. 69
465
0. 68
353
0. 56
317
0. 47
411
0. 52
346
0. 42
346
0. 38
2 716
0. 52
( n = 520 796)
重度不良反应
n
%
71
0. 10
75
0. 11
57
0. 09
47
0. 07
71
0. 09
49
0. 06
45
porary deferral on future whole blood donation. Transfusion2007,47 ( 8) : 1514-1523, [5] lee CK,Hong J,Hung AT,et al. An update of blood donor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in Hong Kong. Asian Journal of Transfusion Science. 2008,2( 2) : 47-50.
2. 1 献血不良反应情况 献血总人数和献血量逐年递增, 总的不良反应人数逐年下降( 表 1) 。 2. 2 献血不良反应与各种诱因 轻度不良反应以精神紧张 等心理因素为主要原因; 中度不良反应以精神紧张,空腹、饥 饿和休息不足等心理生理因素共同作用为主要诱因; 重度不 良反应以晕针、晕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突然意识丧失等缺 少献血素质为主要诱因( 表 2) 。
·970·
中国输血杂志 2011 年 11 月第 24 卷第 11 期 Chin J Blood Transfusion Nov,2011,Vol. 24,No. 11
2005,88( 2) : 114-121. [4] Custer B,Chinn A,Hirschler NV,et al. The consequences of tem-
献血后出现头晕、出虚汗、面色苍白等症状; 2) 中度反应: 渐 进的轻度反应,尚 有 胸 闷、恶 心、呕 吐、皮 肤 湿 冷、心 悸、血 压 下降等; 3) 重度反应: 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脑缺血症 状,如晕厥、惊厥、视物模糊、意识不清、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1. 3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12. 0 软件进行基本数据统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