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湘夫人》开篇为传世千古的悲秋名句:
帝子降兮北渚,木眇眇兮愁予。袅袅兮 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九章》包括《桔颂》、《哀郢》、 《惜往日》、《悲回风》等九篇作品。 大部分反映了屈原流放生活的经历,把 纪实、写景、抒情相结合,以华美而富 于表现力的语言,写出复杂的、激烈冲 突的内心矛盾。
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 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 四面。”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 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 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 ‘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 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指的是自有史料记载的夏
王朝开始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 这一时间段的文学作品。从公元前 2140年到公元前221年,大约有2000 年,但主要作品集中在后1000年的 周代。
3)《诗经》中关注诗歌的政治和道德色 彩也被后人继承下来,发扬了文学“情基调,孔子称为“温柔敦厚”。
二、楚辞
《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由 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离 骚》,所以后人也将“骚”来指代楚辞。
风:又称“国风”,是指当时各诸侯国所辖地 域的乐曲,是相对于周天子所在京都而言的各 地方土乐。共15国风,160篇。绝大部分是爱 情诗。 雅:是周王畿地区的乐曲。又有大雅、小雅之 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专门供帝王诸侯祭祀宗庙时用的乐歌。比 较舒缓且庄重。 3)作者:周王朝历代的乐官。
《秦风·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 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3 《诗经》的影响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1)《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 为主的发展方向。 2)《诗经》中的诗歌绝大多数是反映现 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奠定了现实 主义的文学风格。
2)有关战争的诗篇 其突出的特点是从普通士兵的角度来表 现他们的遭遇和想法,着重歌唱对于战 争的厌倦和对于家乡的思念。 《小雅· 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怨刺诗:专门揭露当时朝廷政治的腐 朽和黑暗的,对统治者生活中的丑恶行 为进行辛辣的讽刺。如《陈风· 株林》、 《邶风· 新台》。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2 散文 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前 者属于哲学范畴,后者属于历史范畴, 可以看出中国文学文、史、哲不分的特 质。
一、《诗经》
1《诗经》的概况 1)名称的由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正式将《诗》列为儒家经典之一。
2)分类编排:风、雅、颂三大类。 编排标准根据曲调、音乐来进行编排。
2 《九歌》 《九歌》是祭神时所唱的乐歌,在“娱 神”的同时注重“娱人”,因此,绝大 多数作品描绘的是人神相恋的爱情悲剧。 按照祭祀神灵的不同,《九歌》可以分 为三大类:
1)天神:《东皇太一》、《东君》、 《云中君》、《大司马》、《少司马》。 2)地 :《湘君》、《湘夫人》、《河 伯》、《山鬼》。 3)人鬼:《国殇》。
1
诗歌 《诗经》,产生于西周初至春秋中 叶的黄河流域,显著地反映出黄河 流域周文化的特点,即注重理智, 幻想成分少,感情比较克制,而道 德色彩、政治色彩比较浓厚。洋溢 着浓郁的理性主义光辉。
《楚辞》,《楚辞》诞生于战国末期, 比《诗经》晚300多年。《楚辞》是楚文 化的产物。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巫 术文化,相信人神共处。 《楚辞》文辞华艳,幻想成份多,感情 奔放,道德色彩淡泊。
一、诗歌 最古老的歌谣《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二、神话
1女娲造人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
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 绳绠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贤 智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绠 人也。
2
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 州。
4)爱情诗 《诗经》中早期的爱情诗形式比较简单, 大多诗写男女之间的相互爱慕、相互赠 答。如《卫风·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非报也,永以为好!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非报也,永以为好!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非报也,永以为好!
《诗经》中的爱情经典篇章可以《郑 风· 子衿》和《秦风· 蒹葭》为代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 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 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 月兮。
3
神话的历史化现象 神话的历史化是指对神话采取基于 历史意识的理解,即对原本产生于 原始思维的神话作出智性的、历史 化的解释,一切神话经过透视和还 原,成为了变相的“人话”。
原因探讨: 主要归根于史官文化。这是古代中
原特有的、非宗教的、以伦理为本 位的现世文化。
子贡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
2 屈原作品 共23篇,即《离骚》、《九歌》(11 篇)、《九章》(9篇)、《天问》、 《招魂》。
1)《离骚》:屈原的代表作,全诗373 句,共2490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 抒情诗。 “离骚”及遭忧之意,前半部分侧重于 对以往历史的回顾,多描述现实的状况 与内心的痛苦;后半部分则着重表现对 未来之路的探索,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幻 想。.
1 屈原生平简介: 1)革新。20-30岁之间,深得楚怀王赏识,是 楚国内政外交中的核心人物。 2)受挫。30-35岁之间,受上官大夫为首的旧 贵族的弹劾,降为三闾大夫。 3)放逐:36-60岁之间,经历了两次被放逐的 悲愤痛苦的生活,但同时也是诗人的创作高峰 期。 4)自沉: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克 郢,屈原自沉汨罗江以明志。
2 《诗经》的内容 1)叙事诗:最主要的是记录周民族历史 的5篇诗歌。 《生民》:记叙了周民族祖先后稷诞生 的美妙神话。 “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置之平林, 会伐平林;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
《公刘》:记叙了周人的首领公刘带领 周人所作的第一次大迁徙。 《绵》:记叙了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 带领周人做的第二次大迁徙。 “周原芜芜,廑荼如饴。” 《皇矣》和《大明》:分别记叙周文王和 周武王的事迹。
4)《天问》 一首极为奇特的长诗。全诗374句,1553 字,共提出了170多个问题。 5)《招魂》 表达对楚怀王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