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3、段意: 首章总写奴隶们的衣食活动。 二至五章分写有关衣的活动 兼及住宿。 六至八章分写有关食的活动, 点明祭祀主题。
• 4、特色:
①运用了赋的手法铺叙了一年四季的生活画卷。 ②采用了总写分叙的结构,内容丰富而有条理。 ③善于在对比中表达奴隶们的愤怒之情。
(五)《采薇》 (五)《采薇》讲解 1、出处:《诗经﹒小雅》。 、出处:《诗经﹒小雅》 2、主旨:这是一首战争诗,描写一位战 士在战后归乡途中回忆戍边作战的艰苦以 及有家难归的悲愤之情。
(三)保存神话较多的古籍: 1、《山海经》 山海经》 2、《庄 子》
3、《楚 辞》 4、《淮南子》 淮南子》 5、《列 子》
• (四)《夸父逐日》讲解 (四)《夸父逐日》
1、类型:旱灾神话。 2、梗概:夸父因与太阳赛跑,道渴而死。 3、夸父形象:善于奔跑,具有英雄气概,敢 于与太阳赛跑;善于探索真理,要解开太阳升 落之谜。他是一位有非凡本领、顽强意志、造 福人类的悲剧英雄。 4、艺术特色: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人物形 象丰厚。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主讲人 王安庭 教授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分期(六个部分)
• (一)先秦
(二) 秦汉魏晋南北朝
• (三)隋唐五代(四) 宋辽金 • (五)元明
(六) 清、近代
先秦文学的种类
• (一)歌谣 • (三)诗经
(二) 神话 (四) 历史(叙事)散文
• (五)诸子(说理)散文 • (六)楚辞
• 3、段意:首章回忆与氓初恋与订婚的情景。
二章回忆与氓热恋与结婚的情状。三章回 忆年轻貌美时被氓垂爱,抒发了陷入情网 后的悔恨之情。四章回忆年老色衰后被氓 抛弃,谴责了氓的恶劣品德。五章回忆婚 后的劳苦和遭受的暴虐,抒发了哀怨之情。 六章总写与氓交往的全过程,揭露了氓的 假面具,抒发了怨恨、痛苦而又无可奈何 的心情。

《女承筐》作为歌谣,反映了奴隶们遭 女承筐》 受奴隶主剥夺后的情景及愤怒的感情。 • 《贲》、《屯》、《乘》作为歌谣,描 写了奴隶社会抢亲途中、抢亲时、归途中 的情景,表现了抢亲者的做贼心虚。运用 了正话反说的手法,幽默诙谐,妙趣横生。
四、神


• (一)概念:神话是远古时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以不自
觉的艺术形式创作的神异故事。 (二)神话的种类: 1、旱灾神话:如《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旱灾神话:如《夸父逐日》 后羿射日》 2、洪水神话:如《鲧禹治水 》、《女娲补天》。 、洪水神话:如《 女娲补天》 3、帝子神话:如《精卫填海》。 、帝子神话:如《精卫填海》 4、战争神话:如《黄帝擒蚩尤》。 、战争神话:如《黄帝擒蚩尤》
③冯谖为孟尝君 谋复相位、立 宗庙于薛的经 过,充分表现 其智慧。
3、冯谖形象: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 办事干练、愿为知己者效力的策士形象。
八 《战国策》 战国策》
• (一)关于《战国策》: (一)关于《战国策》
1、成书过程:战国时散见于各诸侯国,有 《国策》、 《国事》等名,西汉时刘向编 国策》 国事》 订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订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2、体制:国别体杂史,分为西周、东周、秦、 齐……诸策。 ……诸策。
3、基本内容: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策 谋、言行和事迹。 4、文学价值:记叙生动,说理透辟,写人传 神,夸张虚构,善用比喻,寓言众多,文 学性强。
年》。 • 2、背景:鲁僖公二十八年(前 632)春,宋被楚围,向晋告急。 632)春,宋被楚围,向晋告急。 晋决心抗楚援宋,城濮之战爆发。
• 3、段意:
①晋争取大国齐、秦的支持。 ②楚尾大不掉,不撤宋围。 ③晋化敌为友,争取正义。 ④晋精心备战,楚当做儿戏。 ⑤晋楚交战,晋胜楚败。
• 4、晋胜楚败的原因:
• (二)《邵公谏厉王弭谤》讲解 (二)《邵公谏厉王弭谤》
1、故事梗概: 周厉王用暴力手段压制国人批评,且不听邵公 劝谏,终于被国人流放。
2、段落层次大意: 第一段:写周厉王暴虐,禁止国人批评朝政。 第二段:写邵公给周厉王的谏词。 ① 用“防川”喻“防民”,从反面劝谏厉 防川” 防民” 王。 ②以“故天子听政”为例,从正面劝谏厉 故天子听政” 王。 ③以“山川原隰 ”比喻人民的意见,从正 面劝谏厉王。 ④以 “防川”喻“防民”,从反面劝谏厉 防川” 防民” 王。
(二)《冯谖客孟出处梗概:选自《 国策﹒齐策四》 国策﹒齐策四》。叙 写齐国策士冯谖为孟 尝君出谋划策,使他 摆脱政治危机、巩固 地位的故事。
2、段落大意:
① 写冯谖初为孟尝君门 客受到轻视,于是三 弹剑铗争得较好待遇。 初显智慧。 ② 写冯谖为孟尝君焚券 市义的经过,表现其 干练的才干和远见卓 识。
四卦。 传为伏羲首创。 • 《易经﹒卦辞》:解释每卦意义的文 易经﹒卦辞》 辞。传为周文王所作。
• 爻:构成卦体的符号。 有阳爻“—”与阴爻 有阳爻“
“--”。每一卦由六爻组成。如: --” 乾卦: 坤卦:
• 《易经﹒爻辞》:解释每爻意义的文辞。相传 易经﹒爻辞》
为周公所作,有些是借古歌谣来作爻辞的。
5、特色: ①重章叠句的运用。如前三章。 ②用景物描写暗示时间的变化。 如用薇的“ 如用薇的“作” 、“柔” 、 “刚”暗示春夏秋冬的变化。 ③以乐景写哀。如“ ③以乐景写哀。如“杨柳依 依”。以哀景写乐,如“雨雪霏 。以哀景写乐,如“ 霏”。
• (六)《生民》讲解 (六)《生民》
1、出处: 《诗经﹒大 诗经﹒ 雅》。 2、主旨:这是一首歌功 颂德的史诗。讴歌周人始 祖后稷天赋的神奇、才能 和发展农业的贡献。
• 6、艺术特色:
①详写战争与政治、外交的关系,略写战 争场面。 ②在叙述中表达了发人深省的军事思想。 ③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表现鲜明的 人物形象。
七《国语》 国语》
• (一)关于《国语》 (一)关于《国语》
1、体制:国别体。分记周、鲁、齐、晋、郑、 楚、吴、越八国史事。 2、作者:传为春秋鲁国左丘明。当为战国初年 的一位历史家。 3、书名含义:记载邦国成败的的“嘉言善语” 。 、书名含义:记载邦国成败的的“嘉言善语” 4、文学价值:以记言为主、多用对话、议论手 法、语言简练、说理透彻、形象鲜明。
五、《 五、《诗
经》
• (一)关于《诗经》 (一)关于《诗经》
1、成书与书名:成书于春 秋时期,始称《 秋时期,始称《诗》,汉 代改称《诗经》 代改称《诗经》。 2、内容构成:全书收诗歌 305首。分为风、雅、颂三 305首。分为风、雅、颂三 部分。 3、艺术特征: ①创作方法:现实主义。 ②表现方法:赋、比、兴。 ③基本句式:四言。
六《左传》 左传》
• (一)关于《左传》 (一)关于《左传》
1、书名:原名《左氏春 、书名:原名《 秋》,后汉改称《春秋左 ,后汉改称《 氏传》,简称《左传》 氏传》,简称《左传》。 2、“春秋三传”:《左 春秋三传” 传》、《公羊传》、《谷 公羊传》 梁传》 梁传》。 3、作者:传说为左丘明。 可能是战国初一位熟悉春 秋历史的儒家学者。
4、《诗经》的流传: 诗经》 汉代传授《诗经》 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简称齐、 鲁、韩、毛(齐辕固、鲁申培、燕韩婴、 鲁毛亨与赵毛苌 )。东汉以后,齐、鲁、 韩、三家亡佚,毛诗独传至今。
• (二)《关雎》讲解 (二)《关雎》
1、出处:《诗经﹒国风﹒周南》。 、出处:《诗经﹒国风﹒周南》 2、主旨:这是一首恋歌。描写君子对淑女 的追求,表现了他的痛苦和喜悦。 3、段意:首章写君子对淑女的初恋。二章 写君子对淑女的热恋。三章写君子失恋的痛 苦。四章写君子设法接近淑女。五章写君子 与淑女爱情成熟的喜悦。
4、人物形象: 弃妇是一位美丽多情、忠 于爱情、吃苦耐劳、性格刚强 的妇女形象。 氓是一位喜新厌旧、好色 虚伪、暴虐无常的浪子。
• 5、特色:
①主要用了赋的手法,采用回忆与倒叙, 成为一首早期的叙事诗。 ②叙事中插入抒情与议论,抒情色彩浓厚。 ③比兴手法运用也很有特色。
(四)《七月》 (四)《七月》讲解 1、出处: 《诗经﹒国风﹒豳风 》。 诗经﹒国风﹒ 2、主旨: 这是一首祭祀歌,反映了西周初 期的社会生活、农业生产及奴隶与奴 隶主之间的关系。
第三段:厉王不听邵公劝谏被流放,自食苦 果。 4、思想意义:说明君王必须重视人民的意见, 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不让人说话的暴 君最终要自食其果。
5、文章特色: • 运用比喻手法。如以“防川”喻“防民”, 运用比喻手法。如以“防川” 防民” 以“山川”喻“民言”。 山川” 民言” • 运用正反说理方式。如邵公的谏辞①④是 运用正反说理方式。如邵公的谏辞①④ 反面说理,②③是正面说理。 • 使用排比句式,气势磅礴。如“庶人传语, 使用排比句式,气势磅礴。如“ 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6、作业:邵公的谏词可分哪几层?
3、段意: 首章回忆春天未归的 原因,表达了对家乡的思 念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二章回忆夏天未归的 原因,表达了忧心如焚的 心情。 三章回忆冬天未归的 原因,表达了久戍不归的 痛苦之情。 四章回忆频繁、胜利 的战斗生活。
五章回忆上下一心、严阵以 待的军营生活。 六章写归途情景,表达了 悲伤痛苦的心情。 4、战士形象: 识大体、顾大局,保家卫 国,仇恨敌人。忠于国王,服 从命令,不畏艰险,英勇作战。 思乡念家,热爱家人。
4、特色: ①比兴手法的运用。如一、二、四章。 ②通过行为、动作、心理描写表现心情。如 三、五章。 ③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如二、四、五章。
• (三)《氓》讲解 (三)《
1、出处: 《诗经﹒国风﹒卫风》。 诗经﹒国风﹒卫风》 2、主旨:这是一首弃妇诗。叙述了她与氓婚 姻悲剧的全过程,表现了她悔恨、哀怨的心情。
3、段意: 一、二、三章歌颂后稷 诞生前后的神奇。 四、五、六章赞美后稷 在农业方面的天才和贡献。 七、八章赞美后稷发明 的祭祀方式。
4、后稷形象:神奇、聪 慧、具有丰功伟绩的农业 始祖形象。 5、特色: ①取材于历 史传说,描写生动。 ②想象丰富,具有浪漫主 义色彩。 ③章法与句式别 具一格。如一、三、五、 七章均为十句,突破了每 章八句的定格。再如一至 七章均用“ 七章均用“诞”字开头, 是一种创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