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必修三四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三四实验总结

期末实验实验一: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向2支盛有甲烷的试管中(其中一支用黑纸包好),分别快速加入0.5gKMnO4和1ml浓盐酸,然后迅速地轻轻塞上胶塞,放在试管架上;没有包黑纸的试管在室内光线(日光灯)照射下,或用高压汞灯的紫外线照射;等待片刻,观察现象。

现象包黑纸没有明显变化没包黑纸量筒内气体颜色变浅。

量筒内壁出现黄色油状液滴。

试管中有少量白雾。

液面上升,水槽中有固体析出练习.如图所示,U形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4)的混合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忽略。

将封闭有甲烷和氯气混合气体的装置放置在有光的地方,让混合气体缓慢地反应一段时间。

(1)假设甲烷与氯气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请写出化学方程式1)CH4+4Cl2CCl4+4HCl。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形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是_________。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3)U形管左端的气柱变化是__________。

A.体积增大B.体积减小C.可能消失D.不变(4)试解释U形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的原因_反应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光少,且生成的HCl能够溶于水,所以左端压强减小,右端玻璃管中的水柱降低。

实验二: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将浸透了石蜡油(17个碳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气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可得到一定量的气体生成物;用该生成物进行如下实验:1.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现象;2.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3.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观察燃烧的情况。

现象:1.导管口有气泡冒出,KMnO4溶液红色褪去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橙红色褪去3.收集到的气体能够在空气中燃烧【科学探究】实验装置也可以改为右图所示装置;在试管①中加入石蜡油和石棉;试管②放在冷水中;试管③中加入KMnO4溶液或溴水。

实验要点:(1)石棉要尽量多吸收石蜡油。

(2)石蜡油分解反应的温度要在500 ℃以上。

(3)实验中要注意防止倒吸;实验中,碎瓷片和氧化铝的作用是:氧化铝起催化剂的作用,碎瓷片除了催化作用还起到间接加热的作用。

练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石油的催化裂化,装置如图: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烧瓶Ⅰ中固体石蜡先熔化,Ⅱ中试管有少量液体,试管Ⅲ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后闻试管Ⅱ中液体气味,具有汽油的气味。

资料一:石蜡是含有20~30个碳原子的烷烃的混合物,常温下呈固态。

资料二:石油催化裂化中通常使用Al2O3作催化剂。

(1)请简述仪器连接时遵循的原则:_________从下往上,从左往右;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检验装置的气密性_;装置中,有两处玻璃管比较长,这样做的目的是:导气、冷凝气体。

(2)实验过程中,试管Ⅱ中出现少量液体,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裂化生成了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

(3)试管Ⅲ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因是:裂化生成了碳原子数小于5的烯烃。

(4) ____不能_____ (填“能”或“不能”)用试管Ⅱ中的液体萃取溴水中的溴,说明你的理由:因为裂化产物中有烯烃,易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5)写出二十烷裂化为癸烷和癸烯的化学方程式:C 20H4223Al O−−−→C10H22+C10H20。

实验三:苯的性质例题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溴苯。

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中(A下端的活塞关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除去混在HBr中的Br2;反应开始后,D、E两支试管中的现象为__D中石蕊试液变红,并在导管口有白雾生成,E中出现淡黄色的沉淀。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在B的NaOH溶液中可看到的现象是__在NaOH溶液底部有无色油状液体聚集。

(4)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仪器有D、E、F(填字母)。

实验四:乙醇的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粒擦干煤油的金属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针头的单孔塞,用小试管倒扣在针头之上,收集并验纯气体然后点燃,并把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片刻在烧杯壁上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前面做过的水与钠反应的现象金属钠的变化反应烈程度反应实质水浮、熔、游、响、反应剧烈水中的氢被置换红乙醇沉、不熔、不向、反应较缓和羟基中氢被置换气泡、反应缓慢2.乙醇的催化氧化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5mL乙醇,取一根10~15cm长的铜丝,下端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

现象结论铜丝又变回红色,重复几次后试管口有刺激性气味乙醇在能被热的CuO氧化为醛(乙醇在用Cu做催化剂并加热时能被空气氧化)练习.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加热;乙的作用是_冷却_。

(3(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乙酸____。

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___ (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b.苯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实验五:乙酸的酯化反应:在1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加入 2 mL浓硫酸和2 mL冰醋酸。

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min~5min,产生的气体经导管通到Na2CO3饱和溶液的液面上。

注意事项:(1)试管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加入顺序是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

(2)为防止试管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入碎瓷片或沸石。

(1)酯化反应是可逆的,浓H2SO4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2)导管不能插入Na2CO3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倒吸;(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便于收集(4)酯的分离:酯在试管中的上层,用分液漏斗分液取上层。

实验六:金属的冶炼――铝热反应步骤:1.用两张圆形滤纸分别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

把内层滤纸取出,再底部剪一个孔,用水润湿,再跟另一纸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铁圈上,下面放置盛沙的蒸发皿。

2.把5g炒干的氧化铁粉末和2g铝粉混合均匀,放在纸漏斗上,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用小木条点燃镁条。

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镁条剧烈燃烧,放出一定的热量,使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剧烈反应。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放出耀眼的光芒。

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铝热反应的操作和运用往往容易被忽视,但近几年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大部分是穿插在推断题中。

要掌握铝热反应的操作,知道是固+固冶炼金属的方法,铝和CuO、Cr2O3、MnO2、WO3都能发生置换反应。

练习.将两张圆形滤纸分别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是四层,把内层“纸漏斗”取出,在底部剪一个孔,用水润湿,再与另一“纸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铁架台铁圈上,下面放有盛有细沙的蒸发皿,将5 g干燥的氧化铁粉末和2 g 铝粉混合均匀,放在“纸漏斗”中,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固体,并在混合物中插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镁条。

完成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铝可用于制造信号弹、燃烧弹、火箭推进剂等。

(2)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Fe2O3+2Al高温Al2O3+2Fe。

(3)此反应称为铝热反应,铝粉也可以和锰、铬等的氧化物粉末发生铝热反应。

写出下面反应的方程式:Al+MnO2:___4Al+3MnO2高温2Al2O3 +3Mn;Al+Cr2O3: __2Al +Cr2O3高温Al2O3 +2Cr__。

(4)指出Al和MnO2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MnO2______,还原剂是___Al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Al2O3____,还原产物是____Mn_____。

实验七: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中提取溴:步骤:①海水浓缩酸化→②用氯气置换出溴单质→③通空气吹出溴蒸气→④用SO2(水)吸收→HBr请写出有关步骤的离子方程式:②Cl2+2Br—→2Cl—+Br2。

④SO2+Br2+2H2O=H2SO4+2HBr2.海带中提取碘:实验步骤:(1)取食用干海带,用刷子刷去表面粘附物,不用水洗,称取15g,放入铁或瓷坩埚中,把坩埚置于泥三角上,用煤气灯高温灼烧,将海带烧成炭黑色后,自然冷却,(2)将坩埚内灼烧残余物放至小烧杯中,加入5mL蒸馏水,不断搅拌,10分钟后过滤。

(3)在滤液中加入1mL饱和的新制氯水,振荡溶液,5分钟后,再滴入1%淀粉液1—2滴,溶液立刻由无色变成蓝色,由此证明溶液中含碘。

练习.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

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过滤,③萃取;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 2Cl—+I2。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A 甲苯、酒精B 四氯化碳、苯C 汽油、乙酸D 汽油、甘油(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普通漏斗。

(4)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须经过蒸馏,指出右面实验装置图中的错误之处:①缺石棉网②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③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5)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控制加热温度不使过高,最后晶态碘在蒸馏烧瓶里聚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