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货币一、商品(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商品能交换的原因)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人们购买的原因)两者关系:两者存在商品的统一体中。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帮助价值顺利实现。
二、货币1、产生: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物物——一般等价物——物物——货币——物2、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金银)3、本质:一般等价物4、货币的职能——本质的体现(1)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A、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B、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C、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有价值(纸币无此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职能A、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C、流通中所需货币=商品价格总额/流通次数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从货币产生起就具有的职能。
(3)贮藏手段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社会财富被保存起来(4)支付手段随着商品赊帐买卖产生,用来清偿债务。
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5)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某买外国货物,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目前基本只有美元这中纸币具有是货币职能三、纸币1、含义: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怎样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影响稳定)通货紧缩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下跌现象(阻碍流通)3、严厉打击制造假币的犯罪行为公民应爱护人民币,不乱写乱画、搓揉、毁坏人民币不使用假币、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四、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等1、经济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帐结算2、转帐结算:通过银行转帐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支付行为(1)信用卡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B银行信用卡: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个的一种信用凭证C、功能:①集存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减少现金使用;②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2)支票A、含义: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B、分类: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注:现金支票不得做转帐支票用,不得直接购物。
五、外汇1、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外国货币、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2、汇率:又叫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1)含义:A、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B、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2)意义:A、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B、有利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C、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相互影响买方市场买方主导、货多不值钱卖方市场卖方主导、物以稀为贵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正比)个别时间与单位商品价值无关,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价值总量。
3、价值规律A内容:a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原则。
B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二、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A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B相关商品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替代品互补品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A、调节生产B、提高劳动生产率C、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第三课消费一、影响消费的因素1、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原因)2、居民收入(前提和基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1)当前收入影响消费水平(2)未来收入预期也影响消费水平(3)人们收入的差距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3、物价水平——影响商品消费量以及购买力4、其他因素——商品质量、心理因素等二、消费的类型按消费对象分:无形商品:劳务有形商品:家政维修按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买主获所有权使用权贷款:适度贷款,符合实际利国利民租赁:只获得使用权按消费目的:生存资料:较低层次衣食住行发展资料:教育培训学习享受资料:旅游等三、消费结构1、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随经济的发展会变化2、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意义:A、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B、消费结构改善四、消费心理1、从众心理——跟风随大流,追赶潮流,明星效应2、求异心理——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新产品出现,不可过分3、攀比心理——向广告、名牌、流行他人看齐4、求实心理——物美价廉讲实惠,是理智消费行为五、消费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1)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2)过于紧缩消费既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3)适度贷款消费属于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1)避免情绪化消费(2)避免只重物质忽视精神消费倾向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1)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2)核心:可持续性消费(3)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体现“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绿色消费:1、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2、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3、核心:可持续性消费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影响国家:利:A、有利于扩大进口贸易;B、清偿外债;弊:A、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来华直接投资;B、给中国外贸出口造成极大伤害,增加就业压力;C、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D、来华购物、消费、旅游的外国人减少企业:利:A、提高出口企业商品的价格,减少贸易摩擦。
B、促进企业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生产高质量产品C、以更便宜的价格购买进口原材料、机器和设备,降成本弊:A、出口企业商品价格提高,会失去一部分国际市场;个人:利:A、短期看,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商品;B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弊:A、长远看,外国商品更多进入国内商品,加大企业压力影响国内企业效益,最终影响人民生活质量。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一、生产与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促进消费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力对象、方式、质量、水平、动力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决定消费的根本原因:不是主观,而是客观物质生产状况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所以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归宿,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2)新的消费需求,对企业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3)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一个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4)消费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1、再生产四大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2、原因:①根本原因是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②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③是解决目前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3、意义:①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奠定物质技术基础②有利于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③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④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4、如何发展: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科技改革三、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公有制为主体——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制度(1)地位:主体、社会主义根本经济特征、经济制度基础(2)范围:A、国有经济——以国家所有形式存在地位: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作用: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提高国际地位起关键作用。
B、集体经济——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体现共富原则,有利于广吸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国家税收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含义:如何经营公有制所采用的形式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一切有利于壮大公有制经济、增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使用具体形式:A、股份制:——主要实现形式。
本身不姓资,也不姓社,关键看控股权。
优点: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主体作用(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有所区别;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优势)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控制力: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国家安全的军工、印钞大型水利、环保、公交金融、保险业自来水、煤气、电力、电信及高新技术支柱产业油田、大矿山、钢铁、建筑重要电子企业等(5)如何发展公有制经济?①我们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加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②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2、其他所有制经济范围:(1)个体经济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作用:利用分散资金、方面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2)私营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作用:利用私人资金提供服务,增加就业和税收(3)外资经济作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和财政收入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与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平等,但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作为市场主体是平等的,在市场中平等竞争。
C、国家政策是积极鼓励、支持、引导其发展(二)实行这种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必然性1、根本原因: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2、具体原因: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状况决定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3、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一、企业1、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2、地位:A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B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C国民经济的细胞二、公司制——企业典型的组织形式1、含义: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公司股东权利:资产收益权,参与重大决策权,选择管理者的权利3、公司职责(义务):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4、我国法定公司的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相同点:合股和有限不同点:资本、发起人、注册资本5、公司的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监督机构监事会6、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结构7、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