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细菌、真菌和病毒(2)初中生物课件
细菌、真菌和病毒(2)初中生物课件
(第二课时)
各种各样的真菌 真菌的繁殖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环节设计
第一环节:设置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
第二环节:新课探索:1、酵母菌的比较学习(10分钟)
(38分钟 )
2、霉菌的实验探究(15分钟)
3、蘑菇的观察(8分钟)
4、讨论真菌与人类的关系(5分钟)
第三环节:巩固新知(3分钟)
菌丝 营养菌丝
曲霉
对于不同种类的霉菌,它们的形态结构是相似的, 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呢?
共同点:1.多细胞真菌,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都能产生 孢子;
2. 多细胞生物,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等结构。 细胞核
曲 霉 的 分 生 孢 子 囊
霉菌的孢子散发过程
蘑菇形态结构观察提纲
二、说教法
1、情景设置法(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日常生 活现象等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 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2、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 通过老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探究----成果交流----知识应用---- 获得发展。并通过实验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去观 察、分析、探索、归纳,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3、点拨法(启发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的关键处,恰到好处地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 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依据:《课标》的基本理念:注重对生物现象的探索、注重信息技 术在生物学科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本节 课先给学生以一定的印象,再设置情境进行过程评价和小组探究活动。 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型,此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动态预测。在这过程中老 师注意点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后通过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学 习结果的评价,使知识得以巩固。
第四环节: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按板书顺序)(2分钟)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问题思考:
你能说出所熟悉的真菌种类吗?
酵母菌
霉菌
真
菌
蘑菇
活动:酵母菌与细菌、植物细 胞的形态结构有那些异同点?
酵母菌
细菌
植物细胞
酵母菌与细菌形态结构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单细胞微生物,都由细胞 壁、细胞膜、细胞质构成。
黑木耳
黑木耳新鲜时软, 干后收缩。可食用, 并能人工栽培。为棉 麻、毛纺织工人的保 健食用。可药用,性 平,味甘,补血气, 止血活血,有滋润, 强壮,通便之功能, 可用于治疗痔疮。
毒 蝇 鹅 膏 菌
白毒鹅膏菌
夏秋季分散生长 在林地上。
此蘑菇极毒。中
毒症状主要以肝损 害型为主,死亡率 很高。
讨论: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如何辨别有毒蘑菇和无毒蘑菇?
• 关于如何区别有毒的蘑菇和无毒的蘑菇,目前 没有简易的鉴别方法。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鉴 别:a.颜色较柔和的一般无毒,而色彩艳丽 的一般有毒;b.有小虫叮咬的一般无毒,而 不招小虫甚至周围也没有小虫痕迹的,一般有 毒;c.菌柄憨实粗壮的一般无毒,菌柄较细 的一般有毒,等等.
1.如果把蘑菇比喻成一把张开的伞,那么伞盖、伞柄分 别叫什么? 蘑菇是否有生长在地下的部分?如果有, 叫什么?
2.你们组的蘑菇是什么颜色?是否含有叶绿素? 3.把成熟的、新鲜的蘑菇菌盖放在白纸上,一手按住,
另一只手轻轻地敲一敲,在白纸上是否发现有褐色的粉 末落下来?如果有,你知道是什么吗?
菌盖 菌褶 菌柄 菌丝体
• 提醒:对不能识别的蘑菇,一定要向当地有经 验的群众请教,不要随意采食,以免发生不良 后果。
灵芝
生于阔叶树伐木桩旁。 从古代以来即有药 用记载。可治疗神经衰 弱、头昏、失眠、肝炎、 支气管哮喘等,还可治 积年胃病和用做蘑菇中 毒的解毒剂。此菌可利 用菌丝体进行深层发酵 培养。目前用它做原料 加工生产多种保健品或 药用产品。
(一)学情分析
优点:在八年级(上)学习了“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 他生物的生殖方式”中的相关基础知识,其中对真菌已有感性认识, 学习积极性较高。
不足:1.生物科知识基础较差,对已学知识的迁移能力不够强。 2.本节实验操作基础是对显微镜的使用,部分学生对此比较陌生, 实验时可能会浪费较多时间。(解决方法:课前预先培训小组长) (二)学法指导 1、课前预习。 2、培养学生运用原有的基础知识,分析、推理、得出新的知识 的能力.从而增强知识迁移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式、探究式学习,增强观察和实验能力
五、板书设计
第4节 细菌 真菌和病毒(第二课时)
一、酵母菌: 1、形态结构:卵形、单细胞个体(具成形的细胞核) 2、生殖方式: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3、营养方式:异养 4、应用:用于酿酒 制作面包等 二、霉菌: 1、形态结构:由菌丝(直立菌丝、营养菌丝)构成 2、营养方式:腐生 寄生 3、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4、与人类的关系:(1)有害;(2)有 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酵母菌、霉菌和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及生殖方式,与人类的关系是本节 的重点知识。因为: (1)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与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 细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异同。这样有利 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2)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营养方式,有利于了解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的 关系,使学生懂得研究微生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用其利,避其害。从而了解 真菌在经济上所蕴藏的潜在价值。 (3)因为蘑菇是大型真菌的代表,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应用价值很高, 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本节的教学难点。因为: 酵母菌既是异养(腐生)厌氧型真菌,又是异养需氧型真菌,由于初中学生知 识水平有限,教师要讲清酵母菌获得能量的方式有一定难度。 (四)、对教材的整合: 生物知识学习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本人结合我校及学生实际情况对教 学内容稍做改动,把课本64页“霉菌”内容变成实验探究题,组织学生进行可 行性小组实验,并在学生学完知识点之后,补充生活实例,对学生知识加以巩 固。而酵母菌形态结构因在八年级(上)93页“活动”中已观察过,故不再列 入本节实验行列。
漳浦道周中学 商穗香
黑木耳
香菇
金针菇
平 菇
第4节 细菌 真菌和病毒
(第二课时)
• 一、说教材 • 二、说教法 • 三、说学法 • 四、说教学过程 • 五、板书设计 • 六、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细菌 真菌和病毒》是课标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2章 第4节的课文。本节课包含三部分内容:细菌,真菌和病毒。本节课主 要讲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及生殖方式。学好本节 课知识,为后面学习生物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银耳
可食用和药用。 传统认为银耳具 有“补肾、润肺、 生津、止咳”之 功效,可以治疗 肺热咳嗽、肺燥 干咳、久咳喉痒, 咳痰带血等疾病。
香菇
香菇是我国传统的著名食 用菌 。 营养丰富,味道鲜
美,被视为“菇中之王”。 它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其 中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 酸,还含有维生素B1、B2 及矿物盐.对于增强抗疾 病和预防感冒及治疗有良 好效果。还可预防血管硬 化,降低人的血压,特别 是对婴儿佝偻病治疗有 益.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各种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2.运用所学知识,说出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了解酵母菌发酵的原理。 能力目标 1.通过对细菌、真菌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的对比,增强比较及分析 的思维能力。 2.通过制作并观察霉菌的临时装片,增强观察和实验能力。 3.通过对蘑菇的观察,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真菌与人类关系的认识,树立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的辨证观 点。 2.通过对人类有关真菌引起的疾病的认识,养成预防疾病的良好卫生 习惯。
1.有益方面:可食用、药用等。
2.有害方面:使食品、衣物发霉变质,使农作物患病等。
八、教学反思:
经过五个班的教学,对本节课的教学有几点心得: 1、课前培训了小组长,在教学过程中证明作用非常大,课堂上没 有出现实验操作混乱现象。可见,分组对于组织探究教学非常重要 。 2、结合多媒体课件及探究实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五 个班的课堂气氛都非常活跃。 3、分组虽然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但有个别学生始终没有参 与实验操作或发言,像是旁观者,课后还要了解情况。 4、在实验教学中的困惑:在大班的教学中,整个班有50-60人,如 果按每4人一组,则有十几个小组,老师在15分钟之内要充分的照 顾到每一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再没有照顾到的小组身上, 他们的学习效果肯定会受到影响。 5、观察蘑菇时,因为从市场买来的蘑菇都是不成熟的,很难看到 孢子,但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小组合作,加强学生之间的思维交流,关注生活中的生物 现象,帮助学生将感性知识升华为理性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
1.对霉菌进行二次培养.(备用) 2.教师到市场上买些新鲜磨菇,放在培养皿中上课 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备用) 3.把学生分组,每组选定小组长,小组长提前培训。 学生: 1.在课前4--5天用橘子皮培养青霉, 用馒头培养曲霉 2.让学生上课时从家中带些干、鲜蘑菇来。
真菌在微生物世界中可以称得上是个“巨人家 族”,真菌的个头较大,其中的许多成员对我 们来说都是很熟悉的。例如,在潮湿的天气里, 常常发现粮食、衣服、皮鞋上长了霉,我们做 酱、酱油、豆腐乳用的曲霉和毛霉等霉菌;发 面、酿酒用的酵母菌等都是真菌,就连人们爱 吃的蘑菇、木耳等,也都是真菌大家族的成员。 真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群,与人类关系非常 密切。真菌是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霉素)、 有机酸等多种发酵工业的基础,在自然界中则 扮演着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者的角色。然而有 些真菌是病原菌,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病害,有 些真菌产生毒素,使人、畜中毒,严重者引起 癌症。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毒害肝脏, 易引发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