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最新版本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专题拔高特训)

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最新版本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专题拔高特训)


2.商鞅变法失败了还是成功了?商鞅精神是什么?从中得到了哪些启 示?你学习了商鞅变法后,有何感想? (1)成功了。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军队战斗力不 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一场社 会变革是否成功,主要是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了,不是看实施变法的人是 生还是死。
[解析] 我国原始社会实行禅让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开始实行郡县 制,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
4.[2017·泰安] 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 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 A A.晋 B.齐 C.楚 D.秦
[解析] 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2)商鞅精神:他为使国家及时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不畏艰辛和强权, 敢于向落后的旧势力挑战,甚至不惜流血牺牲,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信心, 值得我们敬佩。 (3)启示:在今天的改革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阻力,但是我们也应该 像先人们一样,坚定改革的信念并推进改革的进程。 (4)感想:①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改革。②改革能发展社会经济,增 强国家的实力,提升国家的地位。③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
5. [2017·湘潭] 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 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 A 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解析] 商鞅变法中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这一举措,使奴隶主转 变成地主,奴隶转变成农民。
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 族融合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考点图解 ┃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百七十万
七十万年至二十万
天然 氏族
三万
水稻 粟
黄帝 禅让制
干栏式 半地穴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禹 桀 盘庚 牧野 世袭
分封 齐桓公
商鞅
┃考向探究 ┃
1.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原因有哪些?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原因是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 疆界。
2.[2011·湛江] 下图为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行政机构示意图, 它所反映的制度创立于______朝。图中________一职对皇权的威胁最大, 后来被朱元璋彻底废除了( ) B
2.如何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通过丝绸之路而进行的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 步,丰富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3.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启示。 运用皇权威力,坚决摧毁敢于反抗的阻力;有一个比较好的改革集团, 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智囊、决策作用;从客观出发,系列配套,比较全面;坚 持改革,不断前进。 启示: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重视和培养人 才,要不断创新、改革。
┃典题例练 ┃ 1.[2017·黔东南]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 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在 云南省的是( ) C A.半坡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解析] 云南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 人类。
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西汉初年经济繁荣与 政权巩固的基础上,使西汉进入全盛时期。他在位期间,西汉出现了大一统 的格局。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顺应了建立统一国家的潮流,符合历史发展的 方向。
汉武帝削弱封国势力,使其无力与中央抗衡,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接 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军事 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 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对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意义重大。汉武帝时期开拓的疆域,为今天中国幅员辽阔的疆域奠定了初步 基础。
┃考点图解 ┃ 统一国家的建立
嬴政
封建
长城
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乡
巨鹿
刘邦
董仲舒
王景 杜诗
冒顿
昭君
西域都护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曹丕
司马炎
淝水
经济重心
鲜卑
┃考向探究 ┃ 1.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汉武帝? 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一个暴君。主要理由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 实行郡县制,修长城抵御匈奴,开灵渠开发南方。但同时,他又焚书坑儒, 钳制思想,摧残文化;他对人民实行暴政,实行严刑酷法,征收重税,征发 无尽的徭役和兵役,充分说明他是有名的暴君。
2.[2017·常德] 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 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 物开始的( ) A A.黄帝 B. 炎帝 C.舜 D.禹
[解析] 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是从 黄帝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开始的。
3. [2017·连云港] “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 B 之封。”其中“周制”指(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表现及原因。 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 民族差异日益缩小。少数民族的语言、生活习俗基本汉化,汉族也吸收了少 数民族的先进文化成果。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在与江南人民 共同开发江南的过程中逐步渗透,加快了融合步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典题例练 ┃
1.[2017·绵阳] 光明中学正在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说:“他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 文字。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你认为主持人描 述的人物是( ) A.禹 B.嬴政 C.杨坚 D.李世民 B
[解析]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又统一了货 币、度量衡和文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