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餐饮业的历史
中国有句古语讲“民以食为天”,意思是说“食”是人们生存的根本。
长久以来,饮食在中国人心里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一个地方的饮食跟当地的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饮食文化也是一样。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南北菜肴的风味就表现出来差异。
到了唐宋时期,南方和北方已各自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体系。
至清代初期,鲁菜、苏菜、粤菜、川菜已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为“四大菜系”;到了清末时,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别形成,与四大菜系融合共同构成中国饮食文化史上的“八大菜系”。
因此中国餐饮业的背后是秉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中国餐饮市场的规模和档次不断提升。
依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字,1978年的中国居民人均餐饮消费支出还不到6元钱,而这一指标在2005年增至680元,增长了118倍。
中国餐饮业的零售额已经连续16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
2006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0345.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6.4%,比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出2.7个百分点。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餐饮行业正在急速成长。
然而随着中国市场逐渐开放和外资涌入的新局面的出现,外国的“餐饮航母”,如麦当劳和肯德基等,正在冲击着中国的传统餐饮业。
那么在这个新时代里,中国的餐饮业如何能够抵御外来的威胁,守护着几千年的饮食文化,甚至冲出中国,将中国的饮食文化传至世界各地呢?我们以此为出发点,带着这样一种使命感,希望通过研究餐饮业的行业本质,为我国餐饮企业找到一条发展壮大的康庄大道。
二、中国餐饮业面临的现状
从总的发展情况看,中国餐饮业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
然而,事实上传统的中国餐饮业正面临着不少隐忧。
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外国餐饮集团不断涌入中国餐饮市场,对中国餐饮业带来不少冲击。
自1987年肯德基、麦当劳为首的外国连锁快餐厅,仅用了十几年时间就在中国各地开设了几百、几千家分店,他们遍布全国各省市,征服了广大消费者。
如今大中城市的很多人,不论男女老幼,经常会去这些地方吃个鸡腿汉堡,喝杯可乐。
那么中国本土快餐在这种环境中发展的如何呢?
中国快餐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20世纪90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的背景下,中国快餐业以20%的年递增率迅速发展,行业利润率在15%——25%之间。
至1996年底,全国专业快餐公司已有800个左右,连锁经营企业超过4000家,快餐网店近40万个,快餐业年营业额实现750亿元,占餐饮业年营业额的1/3,营业额比上年增长20%以上,高于餐饮行业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然而,在整个快餐业市场中虽然中式快餐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据国内贸易部2000年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式快餐的营业额约占中国快餐市场份额的2/3),可是事实上日销售额在1万元以上的快餐企业却大部分为西式快餐企业。
日销售额在3000——4000元的快餐企业则多为中式快餐企业。
可见,西式快餐企业经营状况远远比中式快餐企业好。
就上述情况看,传统中国餐饮业真的会抵挡不住外来的竞争吗?中国餐饮业能否抵御外来的威胁,甚至冲击中国建立另一个“东方麦当劳”的神话呢?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认清并了解餐饮业的行业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