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巴胺的使用

多巴胺的使用

2010.11.27午
突然又有点小狠自己明明记录了多巴胺的使用咋就又不记得了呢
下载再看看了唉
盐酸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刺激多巴胺受体、β1受体和α肾上腺素能受体,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

多巴胺还能刺激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小剂量多巴胺(1~2μg/kp/min)刺
激多巴胺受体,使脑、肾和肠系膜血管扩张,而静脉张力增加(由于α肾上腺素能刺激作用)。

尿量可有增加,但心率血压常无变化。

于2~10μg/kg/min剂量范围,多巴胺刺激β1受体和α受体。

刺激β1受体使心输出量增加,并部分对抗α受体兴奋所致的血管收缩作用,结果使心输出量增加而外周血管阻力仅有轻度度增加。

当剂量超过2.5μg/k/min时,多巴胺产生静脉张力和中心静脉压的显著增高。

在剂量超过10μg/k/min时,多巴胺主要表现α肾上腺素能
作用,使肾、肠系膜和外周动静脉血管收缩,体循环和肺循环阻力显著增高,前负荷进一步增高。

剂量大于20p/kg/mln时,其血流动力学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仿。

如同所有的血管活性药物一样,患者对多巴胺的反应可有很大不同。

必须根据血流动力学
效应来调整用药。

多巴胺增加心肌作功而不代偿性增加冠脉血流量,氧供和氧需的不平衡可导
致心肌缺血。

临床上,多巴胺适用于伴有显著血流动力学异常陶低血压(收缩压<90mmHg伴组织灌制不足、少尿或神志改变=。

所用剂量应以能使重要脏器得到足够血流灌注的最小剂量为度。


管阻力增高、肺淤血或心脏前负荷增高是多巴胺的相对禁忌证。

此时只能用小剂量(1~2μg/
k/min)以增加肾血流。

多巴胺通常仅用于伴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导致的低血压或自主循环恢复后的低血压。

当维持
血压所需的多巴胺剂量大于20μg/k/min时,应加用去甲肾上腺素。

Gonzalez等研究9例院
外心脏骤停者对逐步增大的肾上腺素静脉内注射剂量(1,3和5mg)的升压反应,同时给或不给多巴胺(15μg/kg/min)。

结果发现,单用肾上腺素对收缩压和舒张压产生显著的(P<
0.05)剂量依赖性升压作用。

同时给予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并不产生升压作用的相加。

在复苏后,可能需要给予大剂量多巴胺造成暂时性高血压以增加脑血流灌注。

此时要注意
其α肾上腺素能作用可使肺动脉压力增高,从而诱发或加重肺淤血(即使在较小剂量给药时)。

扩血管药(如硝酸甘油或稍普钠)可以对抗多巴胺所致的动静脉阻力增高,因此,可合用以降
低前负荷,改善心输出量。

多巴胺和稍普钠合用的血流动力学作用类似多巴酚丁胺。

多巴胺起始剂量为1~5μg/kg/min,逐渐增加输液速度直至血压、尿量和其它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得到改善。

推荐的最终剂量范围5~20 μg/kg/min。

为减少不良反应,宜采用能
产生满意的血流动力学效果的最小给药速率。

多巴胺应通过输液泵给药,以保证精确的给药速率。

对于冠心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以保证多巴胺的合适使用。

停用多巴胺时,应逐渐停药,以免产生急性低血压反应。

多巴胺增快心率,可诱发或加重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

而且,即使小剂量多巴胺也会加
重肺淤血,降低心输出量,以致有时需要减量甚至停药。

给予大剂量多巴胺时,血流动力学指
标得到改善,但心肌氧耗量和心肌乳酸生成可增加,说明冠脉血流未能有足够的增加以代偿心
肌作功的增加。

这种供需的不平衡可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

恶心和呕吐是多巴胺常见的副作用,尤其在给予大剂量时。

如同去甲肾上腺素一样,多巴胺血管外渗漏可使组织坏死。

对嗜铬细胞
瘤患者,多巴胺可诱发高血压危象,应禁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