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遇到循环障碍的新生儿,常会用到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改善微循环,对于它的用量,有些文献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均为2.5~5 μg/(kg·min)加入10%或5%葡萄糖注射液30~50 ml静脉滴注,5滴/min(5号或4号输液针头,20滴约1 ml),或用输液泵,10%或5%葡萄糖注射液20 ml,5 ml/h;有些为多巴胺4 μg-1·kg-1·min-1,多巴酚丁胺6 μg-1·kg-1·min-1。
我院用量为2 μg-1·kg-1·min-1(主任认为新生儿血管脆性差,若用量太大,会导致出血),血压偏低者逐渐加量。
不知大家所在医院对此药的用量有何不同?以下附说明书供参考:1.盐酸多巴胺注射液药理毒理激动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受体和位于肾、肠系膜、冠状动脉、脑动脉的多巴胺受体其效应为剂量依赖性。
⑴小剂量时(每分钟按体重0、5-2ug/㎏),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使肾及肠系膜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加;⑵小到中等剂量(每分钟按体重2-10ug/㎏),能直接激动β1受体及间接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自储藏部位释放,对心肌产生正性应力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及心搏量增加,最终使心排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脉压可能增大,舒张压无变化或有轻度升高,外周总阻力常无改变,冠脉血流及耗氧改善;⑶大剂量时(每分钟按体重大于10ug/㎏),激动α受体,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及尿量反而减少。
由于心排血量及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致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
①对心脏β1受体激动,增加心肌收缩力作用强的多;②由于增加肾和肠系膜的血流量,可防止由这些器官缺血所致的休克恶性发展。
在相同的增加心肌收缩力情况下,致心律失常和增加心肌耗氧的作用较弱。
总之,多巴胺对于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为补足的休克患者尤为适用。
药代动力学口服无效,静脉滴入后在体内分布广泛,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
静注5 分钟内起效,持续5-10分钟,作用时间的长短与用量不相关。
在体内很快通过单胺氧化酶及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的作用,在肝、肾及血浆中降解成无活性的化合物。
一次用量的25%左右,在肾上腺神经末梢代谢成去甲基肾上腺素。
半衰期约为2分钟左右。
经肾排泄,约8 0%在24小时内排出,尿液内以代谢物为主,极小部分为原形。
适应症适用于心肌梗死、创伤、内毒素败血症、心脏手术、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休克综合征;补充血容量后休克仍不能纠正者,尤其有少尿及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较低的休克。
由于本品可增加心排血量,也用于洋地黄和利尿剂无效的心功能不全。
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静脉注射,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1-5ug/㎏,10分钟内以每分钟1-4ug /㎏速度递增,以达到最大疗效。
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静滴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0.5-2ug/㎏逐渐递增。
多数病人按1-3ug/㎏/分给予即可生效。
闭塞性血管病变患者,静滴开始时按1u g/㎏/分,逐增至5-10ug/㎏/分,直到20ug/㎏/分,以达到最满意效应。
如危重病例,先按5u g/㎏/分滴注,然后以5-10ug/㎏/分递增至20-50ug/ ㎏/分,以达到满意效应。
或本品20㎎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中静滴,开始时按75-100ug/分滴入,以后根据血压情况,可加快速度和加大浓度,但最大剂量不超过每分钟500ug.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心律失常(尤其用大剂量)、全身软弱无力感;心跳缓慢、头痛、恶心呕吐者少见。
长期应用大剂量或小剂量用于外周血管病患者,出现的反应有手足疼痛或手足发凉;外周血管长时期收缩,可能导致局部坏死或坏疽;过量时可出现血压升高,此时应停药,必要时给予α受体阻滞剂。
注意事项⑴交叉过敏反应:对其他拟交感胺类药高度敏感的病人,可能对本品也异常敏感。
⑵对人体研究尚不充分,动物实验未见有致畸。
给妊娠鼠有导致新生仔鼠存活率降低,而且存活者潜在形成白内障的报道。
孕妇应用时必须权衡利弊。
⑶本品是否排入乳汁未定,但在乳母应用未发生问题。
⑷本品在小儿应用未有充分研究。
⑸本品在老年人应用未有充分研究,但未见报告发生问题。
⑹下列情况应慎用:①嗜铬细胞瘤患者不宜使用:②闭塞性血管病(或有既往史者),包括动脉栓塞、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冻伤(如冻疮)、糖尿病性动脉内膜炎、雷诺氏病等慎用;③对肢端循环不良的病人,须严密监测,注意坏死及坏疽的可能性;④频繁的室性心律失常时应用本品也须谨慎。
⑺在滴注本品时须进行血压、心排血量、心电图及尿量的监测。
⑻给药说明①应用多巴胺治疗前必须先纠正低血容量。
②在滴注前必须稀释,稀释液的浓度取决于剂量及个体需要的液量,若不需要扩容,可用0.8㎎/ml溶液,如有液体潴留,可用1.6-3.2㎎/ml溶液。
中、小剂量对周围血管阻力无作用,用于处理低心排血量引起的低血压;较大剂量则用于提高周围血管阻力以纠正低血压。
③选用粗大的静脉作静注或静滴,以防药液外溢,及产生组织坏死;如确已发生液体外溢,可用5-10㎎酚妥拉明稀释溶液在注射部位作浸润。
④静滴时应控制每分钟滴速,滴注的速度和时间需根据血压、心率、尿量、外周血管灌流情况、异位搏动出现与否等而定,可能时应做心排血量测定。
⑤休克纠正时即减慢滴速。
⑥遇有血管过度收缩引起舒张压不成比例升高和脉压减小、尿量减少、心率增快或出现心律失常,滴速必须减慢或暂停滴注。
⑦如在滴注多巴胺时血压继续下降或经调整剂量仍持续低血压,应停用多巴胺,改用更强的血管收缩药。
⑧突然停药可产生严重低血压,故停用时应逐渐递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药物相互作用⑴与硝普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合用,注意心排血量的改变,比单用本品时反应不同。
⑵大剂量多巴胺与α受体阻滞剂如酚苄明、酚妥拉明、妥拉唑林(Tolazoline)等同用,后者的扩血管效应可被本品的外周血管的收缩作用拮抗。
⑶与全麻药(尤其是环丙烷或卤代碳氢化合物)合用由于后者可使心肌对多巴胺异常敏感,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⑷与β受体阻滞剂同用,可拮抗多巴胺对心脏的β1受体作用。
⑸与硝酸酯类同用,可减弱硝酸酯的抗心绞痛及多巴胺的升压效应。
⑹与利尿药同用,一方面由于本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可增加利尿作用;另一方面本品自身还有直接的利尿作用。
⑺与胍乙啶同用时,可加强多巴胺的加压效应,使胍乙啶的降压作用减弱,导致高血压及心律失常。
⑻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同时应用,可能增加多巴胺的心血管作用,引起心律失常、心动过速、高血压。
⑼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用,可延长及加强多巴胺的效应;已知本品是通过单胺氧化酶代谢,在给多巴胺前2-3周曾接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病人,初量至少减到常用剂量的1/10。
⑽与苯妥英钠同时静注可产生低血压与心动过缓。
在用多巴胺时,如必须用苯妥英纳抗惊厥治疗时,则须考虑两药交替使用。
2.多巴酚丁胺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DobutamineHydrochlorideInjection 汉语拼音:YaneuanDuobafeding'anZhueheye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4-[2-[[1-甲基-3-(4-羟苯基)丙基]氨基]乙基]-1,2-苯二酚盐酸盐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18H23NO3·H Cl分子量:337.85【药理毒理】⑴对心肌产生正性肌力作用,主要作用于β1受体,对β2及α受体作用相对较小。
⑵能直接激动心脏β1受体以增强心肌收缩和增加搏出量,使心排血量增加。
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后负荷减少),但收缩压和脉压一般保持不变,或仅因心排血量增加而有所增加。
⑷能降低心室充盈压,促进房室结传导。
⑸心肌收缩力有所增强,冠状动脉血流及心肌耗氧量常增加。
⑹由于心排血量增加,肾血流量及尿量常增加。
⑺本品与多巴胺不同,多巴酚丁胺并不间接通过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而是直接作用于心脏。
【适应症】用于器质性心脏病时心肌收缩力下降引起的心力衰竭,包括心脏直视手术后所致的低排血量综合征,作为短期支持治疗。
【用法和用量】成人常用量将多巴酚丁胺加于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后,以滴速每分钟2.5-10ug/㎏给予,在每分钟15ug/㎏以下的剂量时,心率和外周血管阻力基本无变化;偶用每分钟﹥15ug/㎏,但需注意过大剂量仍然有可能加速心率并产生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可有心悸、恶心、头痛、胸痛、气短等。
如出现收缩压增加〔多数增高1.33-2.67Kpa(10-20 mmHg),少数升高6.67Kpa(50mmHg)或更多〕,心率增快(多数在原来基础上每分钟增加5-10次,少数可增加30次以上)者,与剂量有关,应减量或暂停用药。
【注意事项】⑴交叉过敏反应,对其他拟交感药过敏,可能对本品也敏感。
⑵对妊娠的影响,在人体应用未发生问题。
⑶本品是否排入乳汁未定,但应用未发生问题。
⑷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不宜使用,以免加重梗阻。
⑸下列情况应慎用:①心房颤动,多巴酚丁胺能加快房室传导,心室率加速,如须用本品,应先给予洋地黄类药;②高血压可能加重;③严重的机械梗阻,如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多巴酚丁胺可能无效;④低血容量时应用本品可加重,故用前须先加以纠正;⑤室性心律失常可能加重;⑥心肌梗死后,使用大量本品可能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加重缺血。
⑦用药期间应定时或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心排血量,必要或可能时监测肺楔嵌压。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本品在小儿应用缺乏研究。
在老年人中研究尚未进行,但应用预期不受限制。
【老年患者用药】【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本品在小儿应用缺乏研究。
在老年人中研究尚未进行,但应用预期不受限制。
【药物相互作用】⑴与全麻药尤其环丙烷、氟烷等同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⑵与β受体阻滞剂同用,可拮抗本品对β1受体的作用,导致α受体作用占优势,外周血管的总阻力加大。
⑶与硝普钠同用,可导致心排血量微增,肺楔嵌压略降。
⑷本品不得与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混合使用。
我们是这样计算:比如患儿2Kg,多巴胺按4微克/kg/分钟, 则:4X2X24X60=11520 即:多巴胺约为:11.5毫克医嘱为:NS 23毫升+ 多巴胺11.5毫克+ 多巴酚丁胺 5.5毫克24小时维持,输液泵速度为:1毫升每小时。
我们这里是这么配:按5ug/kg/min速度算,20小时的量就是体重乘以6,比如小孩3kg,20小时用量就是3×6=18mg,加入20ml液体中,1ml/h泵入。
你想多些液体,那就加入40ml液体中,2ml/h泵入。
如果想用一日量,那就用乘7.2法则,3kg小孩24小时用量为3×7.2=21.6mg,加入24ml液体中,1ml/h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