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如何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案例2]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2
——如何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镜头一]
第一位老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①画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
②观察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③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得出高线就是底边上的中线和顶角的平分线;
⑤归纳出“三线合一”结论;
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定理的应用举例教学。

[镜头二]
第二位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①出示一个不等边三角形(用《几何画板》);
②画出同一边上的高线、中线、角平分
线,观察三线位置;
③慢慢地拖动三角形一顶点将不等边三角形转化为等腰三角形,同时观察三线位置的变化过程;
④让学生自己合作交流去发现三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⑤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归纳并证明发现的结论;
⑥让学生运用定理探究解决课本上的例题、习题。

[评析]
两节课采用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学生虽然都掌握了知识,但由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同、体验不同,前者失去“过程”,后者获得“过程”,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过程,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

其对学生的影响有的是一个阶段,而有的却是一生。

教师应该认识到,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

一堂课如果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
提的“过程”,让学生来感受、探索,数学教学哪里还能创新?
专家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

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识的体验。

为此,教师必须把如何做“过程”,作为备课的首要问题。

在教学设计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组织学生的思考过程、参与过程上,如何设计知识的重现过程上,如何研究和发现教材习题的功能上,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上等,真正让探索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