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作文;思维导图;教学
1绘制思维导图的特点和步骤
思维导图可以说是作文的地图,按照事先构想好的写作形式和写作思路进行写作,对于命题式的作文,在看到文章的要求之后,首
先要抓住要求的中心句还有关键词,围绕中心句将关键词进行扩展,以中心句为起点,将相关的内容与之联系,逐步扩展,以多种形式
将题目的相关内容呈现出来,这样的方式更加有助于学生进行写作,触发学生的写作思维。
2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2.1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思维导图就是利用一个关键词或者点进行深入的研究,逐渐扩展,找寻和关键词和句相关的内容进行扩充,形成一个与关键词为中心
的网状结构,根据关键词来确定整篇文章的立意,解决学生对于写
作不知所措的状况,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思维方式和生
活经历都不同,所以在进行关键词的扩展,也就是思维导图的构建
过程也是不相同的,形成不同的写作风格。
2.2开发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将语言首先在大脑中绘制成一幅图画的形式,将复杂的知识点以图画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更加形象地体现出来,促进学生的想
象能力。
形象的形式要远比语言的形式更加容易记忆,学生经过对
素材的认真思考,根据关键词,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想象扩展,根据词语展开相关的联想,然后根据想象的内容进行内容的筛选,
组成最佳的写作内容,达到开发学生想象能力的目的。
2.3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3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教学的方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要运用想象能力来丰富写作的内容,对文章的题目要求进行合理的拓展,作文的内容是来源于生活的,学生应该具
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自我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望。
在写作练习中学生的思维来源于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运用思
维导图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想象空间的拓展,有更加宽的写作
空间。
比如:小学第十二册作文要求题目为《难忘的……》,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进行举例教学,通过《难忘的一件事》的导读,让学生先了解一下对于这类题目的写作形式和内容,对整
个题目有更加具体的把握,然后学生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拓展,联系
身边的实际经历,不一定将写作定位在难忘的一件事上,还可以进
行难忘的一个人,难忘的景色等许多角度的描写,拓宽写作的范围,只要联系生活时自身感觉比较难忘的人和事都可以进行描写,打开
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感受到生活中
的任何经历都会对写作产生帮助,会让学生更加了乐于观察生活,
运用到写作当中,让写作成为体现生活的途径,运用想象,让学生
在作文教学中快乐的学习。
3.3采用提问教学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导图绘制
在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思维方式不仅是教师需要执行的,在教学中也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导图绘制。
教师在教学
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导图绘制的引导教学,有针对性
的进行思维的启发,可以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乐趣性。
比如:在小学第十二册的作文《假如我会克隆,我要……》为题目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发表下自己的想法,如果具有
这种能力想要做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很多
树木;有的会说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很多的海豚,还有的会说假
如我会克隆,我会克隆一个孙悟空。
听完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想法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什么想要克隆这
些东西,克隆这些的意义是什么?克隆树木的学生会说因为现在人们
过度的砍伐,导致了树木越来越少,环境越来越差,所以要克隆更多的树木来绿化我们的环境。
4总结
总而言之,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优化小学作文的教学,将思维方式和作文教学联系在一起,改变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开拓了小学生的写作思维,教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运用,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目前,思维导图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写作、沟通、演讲、管理、会议等。
思维导图在学习上的作用最大体现就是及笔记。
我们在阅读或学习过程中,为记住学习内容,养成了按顺序做常规笔记的习惯。
然而我们很少意识到:此种传统的笔记方法存在着非常致命的弱点!托尼·巴赞在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后,发现传统笔记的弊端:
1.埋没了关键词:重要的内容要由关键词来表达,然而常规标准笔记中,这些关键词却埋没在一大堆相对不重要的词汇之中,阻碍了大脑对各关键概念之间作出合适的联想。
2.不易记忆:单调的笔记看起来很枯燥,要点也很相似,会使大脑处于一种关催眠状态,让大脑拒绝和抵触吸收信息。
4.不能有效刺激大脑:标准笔记的线性表达阻碍大脑作出联想,因此对创造性和记忆造成消解效果,抑制思维过程。
利用思维导图作笔记,可以对我们的记忆和学习产生关键作用:
1.只记忆相关的词可以节省时间:50%到95%;
2.只读相关的词可节省时时间:90%多;
3.复习思维导图笔记可节省时间:90%多;
4.不必在不需要的词汇中寻找关键词可省时间:90%;
5.集中精力于真正的问题;
6.重要的关键词更为显眼;
8.易于在关键词之间产生清晰合适的联想;
9.做思维导图的时候,人会处在不断有新发现和新关系的边缘,鼓励思想不间断和无穷尽地流动;
10.大脑不断地利用其皮层技巧,起来越清醒,越来越愿意接受
新事物。
思维导图能够清晰的体现一个问题的多个层面,以及每一个层面的不同表达形式,以丰富多彩表达方式,体现了线性、面型、立体
式各元素之间的关系,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有特色。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具有以下优势:
2.利用关键词学习,让学习者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节省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帮助学生做积极的倾听者,引导学生学会
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线,以便积极主动思考;快速系统的整合知识,融会贯通;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思维导图具有极大的可伸缩性,它顺应了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
能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把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相结合,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把新知识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建立新旧
知识之间的联系。
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分清主次,理清彼此关联,同时提供平台,让学生在画思维导图时从学习内容到表达思想,从课堂笔记到学科作
文平稳过渡。
当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完成课堂记录,整理出关键词语,
理清相互的关系,这本身的思考过程就是思想的组织和深化提炼,
并形成了清晰的结构,促进写作更容易,更快捷,更快乐。
思维是作文过程的核心,只有抓住思维这一条主轴,作文才能有深度、有广度。
用思维导图指导作文教学,尤其是学科作文的写作,让学生画思维导图不断进行发散性思维,通过联想,由一事物作为
触发点,向四面八方想象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从而写出更丰富、更有深度的文章。
思维导图作为以放射性思考(RadiantThinking)为基础的一种收
放自如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高效的学习策略与思考工具,它是能
带动具有发散性与聚敛性,还有连续性(包括线性和环状)等具有创
新性与系统性的思维,它能把学生个体的智慧潜能发挥到极至。
应
用思维导图解决写作问题,能有效帮助每个孩子调动起已有的词语
及素材,初步运用相关写作方法。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他列举例子,说明自然发展的规律,由此发出:无论做
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同时
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
其实,从阅读积累,到写成佳作也是这样一
个过程,只是借助思维导图,能使写作入门这一过程走得更轻松些。
画图写作的步骤:
第一步,审清写作题目要求,拟定写作主题。
将所有环绕写作主题的想法或事情作合理选材,逐一写下来或画出来。
跟着感觉走,
不必理会对或错,应该或不应该,把写作导图的草图画出。
第二步,对已画出的内容进行筛选或删减、补充,并将所选材料组织编号或适当合并,确定详写、略写内容及写作顺序;
第三步,让大脑放松放松,回忆一下,联想或思考片刻,再把那些闪现的点滴个性化的创意记入图中,然后将写作思维导图再修改
完善。
第四步,按图索骥写出作文,最后修改作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