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布套缝制通用质量检验标准编制:赵国辉审核:席鹏龙会签:刘兰丽/周良桂批准:李会祥平乡好孩子布套生产部二零壹六年三月二十四日修订记录布套缝制通用质量检验文件编码Q/JZ·T·101·PXBT 文件名称标准版本顺序号生效日期内容A 2016-3-24 首发布套通用质量检验标准1.范围本标准对本厂布套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Q/GTS B10043、定义布套区域的划分依据:按布套装配在相应产品上时外观、外露重要程度而规定布套的区域1区——视觉的焦点(主视面)2区——视觉的次焦点(次主视面)3区——被遮掩部分,不太注意,但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看到4区——正常使用看不到,折洗、维修能看到的地方3.1推车类1区部位——前、中蓬、天窗盖、厚嘴唇、无棉垫的底垫正、前侧扶手内外面、前扶手面、跨带、踏脚披正、棉垫正、蚊帐纱、脚兜面、脚兜围边等;2区部位——后蓬、奶袋外、蓬头夹里、带棉垫的底垫正面、后侧扶手内面、底垫固定布、上靠背内、篮框侧面等;3区部位——底垫反(可卸式)、上靠背外、后侧扶手外、棉垫反、脚兜夹里、踏脚固定布、学步垫、蓝框底布,蓝托布等;4区部位——其它部位夹里布;底垫反(不可卸式)。
3.2床类1区部位——横头内外、奶袋外侧、侧面正反面、上侧扶手、横头扶手、板托横头、板托扶手、垫子面、床单正面、网眼、帐纱、套管、顶篷正面、双层布套的侧边及横头正面、床围正反面。
2区部位——板托底布、手提袋、垫子里。
3区部位——底布、顶篷反面、双层布套反面及底部、缩节管袋。
4区部位——垫子衬、其它部位夹里3.3推车类布套相邻部位:厚嘴唇与前蓬,前蓬与中蓬,中蓬与后蓬,奶袋与后蓬,开窗盖与中篷,座垫上接片与座垫,座垫与座垫下接片,下接片与踏脚板,胯带与座垫等。
3.4童床类布套相邻部位:侧面与横头、围栏内侧与床垫上表面、围栏内侧与床单上表面、奶袋与横头3.5受力部位接缝:指在使用过程中,需承受外加负载的接缝部位,如底垫与侧扶手接缝。
3.6非受力部位接缝指在使用过程中,不需承受外加负载的接缝部位,如前、中蓬的接缝。
3.7 缝合:指将一个部件缝在另一个具有较大面积的部件表面上,如丙纶带缝在靠背上。
3.8 外观疵点3.8.1 粗纱:比正常纱线粗(0.5~1)倍.3.8.2 竹节纱:比正常纱线粗(1-2)倍的短片段粗节.3.8.3 跳纱:经纱或纬纱跳过二根或以上的纬纱或经纱形成的布疵.3.8.4 断纱:经纱或纬纱在织物内断缺.3.8.5 露白:筛网眼堵塞或给浆不当等原因致使织物部分花纹缺色或露色底色.3.8.6 拖浆:色浆拖沾在印花织物的花型以外部分或使色浆细点溅到织物上.3.8.7 大小格:色织布中因设计错误或织造过程中断头未接、错接、投纬错误,造成格距不均。
3.8.8 横档:织物纬向呈现一条边缘以明显外观不同于相邻正常织物的档子.3.8.9 严重疵点:破洞、豁边、并列3根吊经及松经、0.5cm的锐边、金属等物织入、霉斑严重污渍等。
4.原辅料规定4.1 面料面料应选用符合企业标准规定的产品,满足公司产品性能要求。
4.2 辅料4.2.1衬料、镶料的尺寸变化率性能应与面料相适应。
4.2.2缝纫线的尺寸变化率性能,色泽应与布料相适应。
4.2.3钮扣、拉链带、丙纶带的色泽应与面料相适应(除特殊要求外)。
5.技术要求及分类序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测方法特性分类一、工程资料1 配色1)核对实物和配色表:A、配色正确。
B、材质正确(物料代用要有代用审批单)。
核对资料、RTPB2 订单要求核对实物和订单相符性:主要看特殊要求与变更要求中的具体内容(要求与配色表)核对资料 B 3 客户要求核对实物和客户要求的相符:检查布套结构同要求,喷胶绵厚度同要求等。
核对资料 B4 平面资料核对实物和平面资料的相符性:1)印花、绣花、商标编号正确。
核对资料 B 2)印花、绣花、商标位置准确性。
核对资料 C5辅料单耗表核对所有辅料与实物的相符性核对资料 B 二、缝制质量(缝制方法同RTP):1 线头1)线头1)布套上允许存在5mm以下未剪掉的线头(不允许在同一接线处出现2根以上5mm线头);不允许存在异色线头卷尺测量 C2)未剪掉的线头,2根或更少,长度超过75mm的线头;卷尺测量 C3)未剪掉的线头,3根或更少,长度在12mm-75mm的线头;卷尺测量 C4)未剪掉的线头,4根或更多,长度在6mm-75mm的线头;卷尺测量 B5)未剪掉的线头,长度超过300mm的线头;卷尺测量 A 2)毛毛头1、2区在60CM距离,目测轻微目测 C3、4区在60CM距离,目测不明显目测 C2 针距1)603线针距:12-14针/3cm 卷尺针码比标准稀密10%以内的OK10%以上的为C 2)403线针距:8-11针/3cm 卷尺3)203线针距:7-9针/3cm 卷尺4)缝制透明膜针距:7-9针/3cm 卷尺法国产品所有针距要求为9-10针/3cm 卷尺 C3 拼缝1)装配部位:缝份要求控制7--10mm;在10cm长缝线缝份宽窄控制在1.5mm以内(但不能影响装配)。
卷尺 C2)非装配部位:缝份要求控制6--12mm;在10cm长缝线缝份宽窄控制在1.5mm以内(但布料不能纰裂)卷尺 C4 缝线1)绗线直度A、1、2区,行线歪斜(Z型线)<5mm/30cm 卷尺 CB、3、4区,行线歪斜(Z型线)<7mm/30cm 卷尺 C 2)抛线A、1、2区,允许轻微抛线(距离60cm目测)目测 CB、受力部位不允许明显抛线目测 B 3)跳针A、1、2区,在30cm长度内,允许1个单跳目测 CB、受力部位不允许跳针目测 C4)断线接线A、1、2区,断线接线重叠长度3cm--5cm,接线缝线与原线偏差控制在1mm以内卷尺 CB、3、4区,断线接线重叠长度不低于3cm,接线缝线与原线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卷尺 C5)吃势(见图1)A、1、2区,允许存在轻微吃势不良(距离60cm目测)目测 CB、3、4区,允许存在不严重吃势不良(距离60cm目测)(见图1)图1目测 C 6)打裥A、1、2区,不允许打裥(见图2)目测 CB、3、4区,允许存在轻微打裥,裥深小于1mm(距离60cm目测)(见图2)图2目测 C5 刀眼1)与车架等有装配要求的定位刀眼:缝制的对齐刀眼偏位≤3mm,(但不能造成缝制后成品外观明显劣形。
)卷尺 C 2)与车架等无装配要求的布片相拼刀眼:缝制的对齐刀眼偏位≤5mm,(但不能造成缝制后成品外观明显劣形)卷尺 C 3)篷头部位,上中下篷的布片相拼刀眼:缝制的对齐刀眼偏位≤3mm,(但不能造成缝制后成品外观明显劣形)卷尺 C6 反吐1)1、2区,允许存在轻微反吐(距离60cm目测,反吐≤2mm)目测 C 2)3、4区,允许存在不严重反吐(距离60cm目测,反吐≤3mm)目测 C7左右对称性A、1、2区,部件外形不对称≤5mm(目测不明显)卷尺 CB、3、4区,部件外形不对称≤8mm 卷尺 C8 整止口1)1、2区,止口宽度要求控制在1.5mm -2.0mm 卷尺 C2)3、4区,止口宽度要求控制在1.5mm -3.0mm 卷尺 C9 倒回针1)倒回针长度1、2区,倒回针长度 0.8-1cm(不能低于3针)卷尺 C 2)倒回针道数1、2区,倒回针道数控制在3--5道以内。
目测 C3)倒回针重线1、2区,倒回针重线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
卷尺 C10 滚边1)滚边止口A、1、2区,要求控制在1.5mm -2.0mm;(圆角处可放宽至1.5mm –3.0mm)卷尺 CB、3区,要求控制在1.5mm -2.5mm;(圆角处可放宽至1.5mm –3.5mm)卷尺 C 2)虚滚A、1、2区,虚滚控制在2mm以内(内转角滚边控制在4mm以内)卷尺 CB、3、4区,虚滚控制在4mm以内(内转角滚边控制在4mm以内)卷尺 C 3)毛脱A、1、2区,用手拨无毛脱手 CB、3区,距离60cm目测不允许有毛脱。
目测 C4)劣形(见图3)A、1、2区,允许存在轻微劣形(距离60cm目测,不明显)(见下图)目测 CB、3区,允许存在不严重劣形(距离60cm目测)(见图3)图3目测 C5)滚边包住扣线A、1、2区,不允许有缝线外露目测 CB、3区,露线允许存在宽度控制在2mm以内。
卷尺 C 6)滚边接头宽度A、1、2区,接头外口与原滚边偏差控制在1mm以内卷尺 CB、3区,接头外口与原滚边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卷尺 C封口缝线A、1、2区,封口缝线与原线控制在1mm以内卷尺 C B、3、4区,封口缝线与原线控制在2mm以内卷尺 C封口长度A、1、2区,距滚边接头两侧倒回针长度控制在2.0—3.0cm卷尺 C11 拷边1)拷边针距:11-13针/3cm;卷尺 C 2)拷边起止留长线头长度:留长0.5cm-1.0cm 卷尺 C 3)拷边宽度:一般要求5--7mm 卷尺 C 4)虚拷:虚拷控制在1.5mm以内卷尺 C 5)拷边后布料毛头长度:拷边后布料的毛头要求小于1.5mm;且要求布料毛头不能脱落卷尺 C 6)拷边线抛线:要求不明显(距离60cm目测)目测 C 7)拷边线断裂,不允许目测 C 8)拷边线接头,允许,接头长度控制3.0---5.0cm 卷尺 C12 锁眼1)锁眼针距加密锁眼针距为10-13针/CM普通锁眼针距为9-10/1CM(允许偏差不低于7针)卷尺 C 2)锁眼单边宽:控制在2.0mm-2.5mm 卷尺 C 3)锁眼起终点线头长度:要求留3mm-5mm(以防止毛脱)卷尺 C4)锁眼内允许出现毛头长度A、1、2区毛头长度要求短于2mm;卷尺 CB、3、4区毛头长度要求短于3mm 卷尺 C5)锁眼线跳针:允许1针单跳目测 C6)锁眼处布料抽丝1、2区,锁眼处布料抽丝轻微(距离60cm看,不明显)目测 C7)锁眼接刀1、2区,允许接刀,但接刀处需整洁(距离60cm看,不明显)目测 C8)锁眼起止回针锁眼起止回针宽度(锁眼长度与落刀边距)要求不低于3mm卷尺 C13 订粘扣带1)止口宽1)止口要求控制在1.5mm –2.0mm 卷尺 C2)歪斜A、1、2区,订粘扣带10cm长,允许歪斜≤3mm卷尺 CB、3、区,订粘扣带10cm长,允许歪斜≤5mm卷尺 C3)接线A、1、2区,接线缝线与原线偏差控制在1mm以内卷尺 CB、3、4区,接线缝线与原线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卷尺 CC、接线长度控制在2cm--3cm,终点不要求倒回针(刺毛回针后易断裂)卷尺 B 4)订粘扣带不牢固(用硬软粘扣带扣合分开20次不得脱落)目测 B 5)粘扣带上线成圈目测 C 6)锐利边缘手 A 7)易脆材料、破损手 B14 订商标1)止口宽:止口要求控制在1.5mm-2.0mm 卷尺 C2)歪斜A、1、2区,订商标10cm长,允许歪斜≤3mm 卷尺 CB、3、4区,订商标10cm长,允许歪斜≤5mm 卷尺 C3)接线A、1、2区,接线缝线与原线偏差控制在1mm以内卷尺 CB、3、4区,接线缝线与原线偏差控制在 1.5mm以内卷尺 C C、接线长度控制在2cm--3cm;终点不要求倒回针卷尺 C4)订商标不允许泻针或缝牢字体目测 C5)订商标未订牢,脱落目测A(不完全脱落的为B 类)15 订丙纶带1)止口宽A、1、2区,止口要求控制在1.5mm -2.0mm 卷尺 CB、3、4区,止口要求控制在1.5mm -2.5mm 卷尺 C2)倒回针A、长度控制在1.0cm—1.5cm(不能低于3针)卷尺 CB、起终倒回针要求不低于三道(倒回针不少于3针);卷尺 BC、安全固定部位:203线要求三道、403线要求五道目测 B 3)订丙纶带未订牢,脱落目测B(若为腰带和肩带脱落则为A)16 装拉链1)装1、2区拉链弄堂宽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卷尺 C拉链弄堂宽度3、4区拉链弄堂宽偏差控制在3mm以内卷尺 C 2)起弓(见图4)1、2区不允许有明显起弓现象(注:直线拉链30cm低于2个弓,高度低于5mm)(见图4)图4目测 C3)开启功能拉链尾不影响拉合手 B4)拉链自锁功能用手平拉拉链码带,拉链头具有自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