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名词解释(补充)

心理学名词解释(补充)

催眠:通过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特殊意识状态。

(参考:心理学词典【美】阿瑟.S.雷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12,P380/心理学大辞典,P167)
催眠术:运用暗示、诱导等手段使受术者进入一种特殊意识状态的技术。

(参考: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P342,马维祥撰,李明杲审/心理学词典【美】阿瑟.S.雷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12,P381)
否认:心理防御机制之一,指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个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的事件以保护自我的过程。

(参考:心理学词典【美】阿瑟.S.雷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12,P213/心理学大辞典,P359/简明心理学词典黄希庭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9,P99)
固定角色疗法:当事人按其希望变成的角色行事,一段时间后,将替代角色的良好人格特点整合到自己人格中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心理学大辞典,P440/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P352,梁宝勇撰,徐俊冕审/简明心理学词典黄希庭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9,P399)
合理化作用:又称文饰,心理防御机制之一。

指无意识地给自己的行为赋予正当理由,使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可以接受的心理过程。

(参考:心理学词典【美】阿瑟.S.雷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12,P694/心理学大辞典,P1311)
解释:咨询师对来访者问题的性质、症结、归因和解决办法给予简洁、明确说明或启示的一种晤谈技巧。

(参考: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P27,王小英撰,车文博审/心理学大辞典,P623)
人格整合:又称“人格组织”,指构成一个人人格的各种特质、行为倾向、动机、情绪等协调统一的过程。

(参考:心理学词典【美】阿瑟.S.雷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12,P611/心理学大辞典,P993)
投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指个体把自我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感情、观念等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的心理过程。

(参考:心理学词典【美】阿瑟.S.雷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12,P659/简明心理学词典黄希庭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9,P384)
退行:心理防御机制之一,指个体遇到挫折时,以早期的、更原始的或更为儿童般的行为模式来应付困难的心理过程。

(参考:心理学大辞典,P57/心理学词典【美】阿瑟.S.雷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12,P711)
危机干预: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中的个体、家庭及群体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之能最终战胜危机。

(参考: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百科全书梁宝勇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11 P631/简明心理学词典黄希庭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9,P391)
压抑:心理防御机制之一,将具有威胁性的思想、情感、记忆和冲动排斥到潜意识之中,使之避开意识的过程。

潜抑:心理防御机制之一,个体把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情感或痛苦经历,不知不觉地压制到潜意识去,以避免痛苦。

潜抑:又称“压抑”,心理防御机制之一,个体把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情感或痛苦经历,不知不觉地压制到潜意识去的心理过程。

行为矫正: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改变个体不良行为习惯的一种治疗方法和技术。

(参考:心理学大辞典,P1442/简明心理学词典黄希庭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9,P435)
知情同意:在心理咨询师为当事人提供足够信息基础上,由当事人做出决定(同意或拒绝),必要时达成书面协议的过程。

(参考:美国心理治疗和咨询的伦理学规范及其管理赵静波,季建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年第17卷第4期 P236/治疗协议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作用与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李林英,祝卓宏,程文红 2002年第16卷第8期 P578)
咨询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咨询的过程、原则、技巧和方法,并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指导生活实践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

(参考: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P27,王小英撰,车文博审/心理学大辞典,P175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