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道德责任论文

企业道德责任论文

试论企业道德责任
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道德责任的界定,把企业道德责任划分为底线道德责任、条件道德责任和高端道德责任,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道德责任缺失的现状,指出我国企业道德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伦理道德责任
一、企业道德责任
目前,对企业道德责任的理解主要围绕在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上,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等同论:认为企业道德责任等同于社会责任;二是包含说:认为企业道德责任包含于社会责任;三是并列论:认为企业道德责任并列于社会责任。

笔者认为企业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狭义的道德责任就是指企业法律责任之外的有着道德理想的企业主动承担的责任;广义的企业道德责任就是社会责任。

所以,我们可以把企业道德责任划分为底线道德责任、条件道德责任和高端道德责任。

底线道德责任是企业必须遵守的道德责任,诸如保护环境、保障员工基本权益等是必须尽到的责任,其实就是法律责任;条件道德责任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条件作出选择的道德行为,是应当尽到的责任,诸如为员工谋福利、提供发展机会以及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等;高端道德责任是企业超越法律、超越一般道德风尚习惯自愿地改善社会福祉的行为,是提倡尽到的责任,诸如捐赠和支持公益事业。

本文是基于广义道德责任进行论述的。

二、我国企业道德责任的现状
当前,我国不少企业表现出较强的道德责任感,如在各种灾害面前踊跃捐赠,一些企业如中国电网公司、中国石化公司等近年纷纷发表了社会责任白皮书。

然而,部分企业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而置道德责任于不顾,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具体而言,当前我国企业道德责任缺失现象可按照顾客、竞争者、员工、自然环境、政府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与顾客关系方面,部分企业存在欺骗消费者的问题,比如欺骗性广告宣传和提供劣质甚至有害产品,如三鹿婴幼儿奶粉。

这些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甚至给行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第二,与上下游企业以及竞争对手关系方面,部分企业对待上下游企业不讲信誉,拖欠和赖账,存在以仿冒、侵权、不公平竞争等方式损害竞争对手商业正当利益的行为。

这些不道德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市场秩序混乱和诚信危机。

第三,与员工关系方面,部分企业漠视员工生活和工作环境,并随意侵犯员工权益,比如逃避应承担社保和福利义务、不执行法定工作制度、任意辞退员工、安全生产生活设施匮乏危及员工生命安全等,同时部分企业还存在雇用不公平与歧视现象,少数企业甚至存在雇用童工等恶劣行为。

第四,与自然环境关系方面,部分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肆意转嫁环境成本,如偷排废气废水废渣、占用耕地、过度利用自然资源造成资源枯竭等,这些问题给周边社会其他成员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他们承担了这种转嫁成本而没有得
到任何补偿。

第五,与政府关系方面,部分企业违反监管部门合理规定弄虚作假,如一些上市公司出具虚假报表、涉及内幕交易等。

三、我国企业道德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
首先,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许多非经济性因素被注入到企业身上,企业的许多正常经营行为因此被扭曲。

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方式获取正常利润——如同亚当·斯密所描述的“看不见的手”那样运行都无法完全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最浅层的经济责任都未能很好实现,更遑论企业如何去处理好谋利与正德之间的关系。

其次,我国对普遍道德水平的认识还处于迷茫状态。

对于和谐社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观念,实践显然滞后于理论,不同群体伦理道德水平很不一致,缺乏主流道德价值观念支撑社会的运行,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缺乏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无准可依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容易迷失方向。

再次,我国企业缺乏按照自身意志做出承担道德责任决定和行动的空间和自由。

在转型前,企业都属于计划体制内的一个单元,因此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不少企业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但种种摊派使他们承担了许多强加的成本,长此以往,就会降低他们出自社会影响考虑或自觉地承担道德责任与以摊派为主要内容的承担所谓社会责任的辨别能力。

同时,过度成本也降低了他们承担道德责任的选择空间。

另外,近年来国内的“国进民退”也恶化了道德主体状况,更多的中小企业依附到央企身边,
而央企仍然表现出太多的政府色彩,并且因为自身的垄断地位,降低了企业整体对于市场经济中如何更好承担道德责任的认识。

最后,道德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和顺畅,企业道德责任决策主体可以逃避决策带来的负面责任。

一般而言,法律是道德的下限,如果合理的法律规范都缺失或者正当的执法都不严格,那么对于更高要求道德责任的逃避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另外,逃避决策带来的负面责任具有传染效应,假使一个市场处于良性竞争的局面,只要有一家企业不遵守市场规则,那么整个好的局面就很有可能不复存在。

部分企业在明显的失德的情况下,却仍然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这打击了那些合法经营或者愿意承担道德责任的企业,从而有可能迫使他们改变经营行为。

四、推动企业履行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企业承担道德责任状况并不乐观,存在相应的制约因素。

提高企业道德水平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利益相关人群承担的转嫁成本,增加各方的经济福利,而且还能够使企业甚至社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需要我们在宏观与企业层面、企业内部与外部层面不断努力,消除提高企业道德水平的障碍,使企业能够真正认识并把握谋求利润与承担道德责任的平衡,从而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一是推进基本道德立法,加强监管力度,把法律等道德他律作为规范企业行为的基础和后盾。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下,企业的道德责任基础还不够稳定,道德责任履行
动力还不足,如不加强基本道德立法和监管力度,要求企业自愿坚守道德是极不现实的。

二是重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独立地位,尽量减少非经济因素对于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承认企业在法律和道德框架内追求经济利益的合理性,为企业塑造宽松生存环境。

只有当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有一个合理的生存发展环境,企业道德责任的实现才有了可能。

三是加强理论研究,理论联系实际,树立主流道德价值观念,加强舆论宣传力度,用主流价值观念引导企业行为,使得企业的道德追求有正确的指引。

四是健全基本道德运行机制,降低企业不履行底线道德责任的预期收益,提高企业履行基本道德的预期收益,使尽到道德责任的企业得到应有的肯定和激励,违背道德的企业得到应有的惩罚。

五是保留企业自由选择空间,实现企业高端道德责任的崇高追求。

企业高端道德责任比如慈善,只能是企业的一种道德自觉,是企业自觉行为。

政府部门一定要留给企业自由选择的空间,提倡鼓励企业崇高的道德行为,但不能把崇高的企业个体选择作为全社会要求,消减企业对崇高道德责任的认同感。

六是企业要加强企业伦理文化建设,认识到“道德资本”和“道德生产力”的重要性。

优秀的企业伦理文化对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自觉履行底线道德责任,培育企业道德资本,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王小锡等.道德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安晋军.近年来国内企业道德责任研究综述[j].前沿,2011(05):142-147.
[4]曹凤月.我国转型期企业道德责任的缺失及原因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01).
[5]曹凤月.企业道德责任的三重依据[j].哲学动态,2007(02).
[6]欧阳润平.道德实力:企业赢得竞争的真正核心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2):103-108.
[7]王淑芹.企业道德责任论[j].伦理学研究,2006(11).
[8]许敬媛.论企业道德责任的实现路径[j].企业经济,2008(02).
作者简介:韩金娥(1986-),女,河南驻马店人,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伦理学;
林浩(1968- ),男,云南个旧人,云南财经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会计理论和经济伦理问题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