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喜欢法院调解
近日,手头几个案件,让我越来越觉得诉讼不容易,我也越来越不喜欢法院调解,就我看来,法院调解有如下弊端:
一、工作效率低下,百姓诉讼难
以前法院调解只是在庭审过程中,现在搞了诉前还要调解,年前一个欠款案件根本没有调解可能,作为原告方代理人的我明确表示不调解,但是案件还是在栖霞调解庭待了2个月才给立案,后来了解到原来是法院年底不收案而找的借口。
1月份一个合作合同纠纷案件至今还待在白下区人民法院调解庭,和法官联系总是说尽量调解,如果能够调解当然好,纠纷尽快解决,但是事实上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能调的是极少数,很多案件根本就没有可调性,也在那反复的调解,拖延时间,这样一来,一个简单的一审程序就凭白的多了几个月的时间。
也不知道是法院时间多还是当事人时间多,反正我觉得时间比较紧张,能够尽快结案最好,长期拖沓,效率低下不是新时期的工作风格。
二、调解就是让老实人吃亏
大家都知道诉讼费时费力,在法院公权力的干预下进行调解,当事人都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公平的解决,但是实际上是,法院告诉当事人你不调解我们会将案件放很久不结案,然后反复的做当事人的工作,迫使当事人接受那些看似公平的调解方案,这种调解的通常结果就是老实人吃亏。
三、调解往往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调解中,守约方当事人往往为了解决问题会做出一定的让步,这就刚好被某些人利用进行执行拖延和减轻自己的义务,法院原本是解决问题的地方,但是这种方式的法院调解,旧问题当事人勉强接受了解决方案,新的问题就来了,等到执行的时候守约方发现自己亏了很多,最后恨谁?相信他们不会恨对方当事人,只会恨法院,法院这样做并没有化解矛盾,反而将仇恨引向了自己,这也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法院“碉堡化”,老百姓进法院难了就去找政府,上访、自焚等事件也就相继发生,从而导致社会矛盾更加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