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造气工序B4001-1/2/3螺杆压缩机的维护和检修(型号:
LG66/0.7,厂家: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1.2 结构及技术性能
螺杆压缩机属于容积式压缩机,机体内的气体是依靠容积的减少来实现压力的提高的。
它是一台由Y型防爆电机驱动的固定式喷水螺杆压缩机组。
螺杆主机由电机驱动通过增速齿轮升速到额定的旋转速度,增速齿轮装在压缩机吸气端前部属于内装式结构。
电机,压缩机安装在同一个固定底架上,压缩机还配有油系统、水系统、气系统、仪表、电控系统等必要的辅助设备。
压缩机提供进口状态下66m3/min,排压0.7MPa(表压)CO气体。
压缩机转子直径255mm,齿型为SRM非对称型。
2.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
2.1.1 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1.2 仪表、计器、信号、联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
敏、准确,开表率、信号及联锁装置投运率达100%,计器定期检测率
100%。
2.1.3 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连接齐全、紧固。
每组螺栓规格统一,
螺纹外露1~3扣。
2.1.4 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全装置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要求。
2.1.5 防腐、保温、防冻设施完整、有效。
2.2 运行性能
2.2.1 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油质符合要求,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 无异常振动和松动、杂音等现象。
2.2.3 各部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规程要求。
2.2.4 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
2.3 技术资料
2.3.1 有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总装配图。
2.3.2 有安装、试车、验收资料。
2.3.3 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填写及时、准确、齐全。
2.3.4 设备运行时间和累计运转时间有统计、准确率100%。
2.3.5 设备易损件有图样。
2.3.6 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 设备及环境
2.4.1 设备清洁、表面无灰尘、油垢。
2.4.2 基础及周围环境整洁。
2.4.3 设备、管线、阀门等无泄漏。
3.设备维护
3.1 日常维护
3.1.1 严格按操作规定启动、运行与停车,并做好记录。
3.1.2 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按规定补充润滑油,发现油品质量不符
合使用要求时,应立即更换润滑油。
3.1.3 检查油路系统工作情况,润滑油压力要保持在0.4MPa。
油箱油位下降,
要及时补充新油;油箱油位上升,要及时查找原因(可能是油冷器漏水),以防止设备出现异常磨损。
3.1.4 随时检查各部分压力、温度,按规定做好记录。
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
因,进行处理。
3.1.6 设备和现场要保持清洁,随时消除跑、冒、滴、漏。
3.1.7 设备长期不用时,应妥善管理,每周进行一次盘车。
3.2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项目、周期、内容、标准见表2。
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见表3。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紧急停车。
a.润滑油中断;
b.冷却水中断;
c.轴承温度超标;
d.压缩气体突然超温超压;
e.声音突然异常,查不到原因;
f.突发性严重振动,查不到原因;
g.主零、部件或管道断裂;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1 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表4。
4.2.1 小修
4.2.2 中修
4.2.3 大修
5.检修方法、间隙调整、质量标准
5.1 检修方法简述
螺杆压缩机是较精密的机器,在拆卸组装时,要小心谨慎,注意保持清洁、防止损伤;有专用工具时一定要使用,要保护好轴承、齿轮等部件。
5.1.1 压缩机外壳的拆卸
5.2间隙调整及质量标准
在轴承座内,利用专用工具(芯轴)、百分表,通过调整垫片对轴承游隙进行调整,使之保持在0.02~0.04mm。
先将转子推到排气端一侧,使排气端端面间隙为零,然后测出调整垫待安装的间隙(设为Y),本机要求排气端端面间隙为0.10~0.12,则调整垫厚度=Y-(0.10~0.12),轴承座及压盖就位后,要重新测量端面间隙,并根据间隙的大小增(减)垫片。
排气端端面间隙太大会影响压缩机的排气能力,而太小则会使转子端面与排气轴承座摩擦,所以必须保证在规定的范围内。
阴阳转子型面之间的啮合间隙为0.10~0.15,此项工作在同步齿轮侧隙调整前完成,同步齿轮侧隙调整后要复查,如超出范围,需重新调整。
将厚、薄齿片及齿轮毂装于阴转子的末端,先用螺栓把厚、薄齿片固定到轮毂上去,并在4个点上测量侧隙,当测量值小于要求的间隙时,向逆旋转方向滑移薄齿片,如果测量值大于要求的侧隙时,向正常旋转方向滑移薄齿片,同步齿轮侧隙必须调整在0.02~0.04范围内,调整完毕,应拧紧装在厚、薄齿片间的紧固螺栓并验证侧隙,而且在锁孔处打入定位销。
电机、压缩机的联结采用扰性联轴器,为了长期工作的可靠性,避免振动过大,要求压缩机和电机之间的端面跳动和外圆跳动控制在0.08mm范围内,校准时可以用两只半联轴器进行互较。
机械密封安装时必须小心仔细,密封体要擦拭干净,无杂质、灰尘等,要轻拿轻放,不得敲击,以免损坏密封面。
6.试车与验收
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6.1.1 全部检修工作结束后,检修现场要达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6.1.2 油箱内加油至工艺要求位置。
6.2 试车
℃,无异常现象。
6.2.2 工艺气体试车
工艺气体试车应进行24小时,达到下列要求:
a.不超压,流量不小于原流量或设计能力;
b.各部位无杂声和异常振动;
c.轴承温度不超过60℃;
d.润滑系统、冷却水系统无泄漏现象,油压、水压正常;
e.密封良好。
6.3 验收
6.3.1 试车合格,检修资料齐全,方可验收。
6.3.2 由生产设备部主持,有关检修单位、生产单位参加。
7.维护检修安全注意
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1.1 严禁违章开停车和违章操作。
7.1.2 严禁使用不合格或变质润滑油。
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2.1 设备检修时必须办理检修任务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按大、中、
小修规定逐级审批。
7.2.2 按规定停车、卸压,介质处理合格,并经安全管理人员确认。
7.2.3 切断电源、并挂上“有人检修,禁止合闸”标志。
7.2.4 按规定办理设备交出检修手续。
7.2.5 对检修用起吊机具,工具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7.2.6 对应该加盲板的部位加上盲板,以防介质外泄。
7.2.7 拆卸零部件必须按顺序进行并整齐摆放,切勿碰撞。
7.2.8 拆开的设备孔、管孔,要及时堵好防止掉进杂物。
7.2.9 使用吊车和其他起吊机具时,必须有专人指挥,绳索要拴牢固。
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7.3.1 设备检修后试车,要有试车方案(小修除外),经审批后按方案组织试车。
7.3.2 试车必须有专人指挥,专人负责安全,专人进行操作。
7.3.3 试车前需按本规程6.1条的要求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7.3.4 试车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7.3.5 试车中如发生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止试车,查出原因再继续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