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

《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

《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快乐、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是本教学设计的宗旨。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将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练”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该过程中寻找和领会方法和规律,逐步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即质量的初步概念,质量的单位和如何用天平测量质量。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本节的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通过多举例子,让学生区分物体和物质,使学生建立起质量的概念。

对于质量的单位,通过列举一些物体的质量并进行单位换算,使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对于质量有大体的概念后,通过估计物体的质量并进行测量,学习用天平的测量质量。

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边进行实验一边思考,掌握正确的操作。

2、学情分析
本节的内容主要通过事例和实验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形成质量的知识体系,为以后学习密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边实验边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说出质量的初步概念以及单位。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列举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地理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质量的概念。

2.质量的单位和如何用天平测量质量。

五、【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法、引导法、谈话法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准备】
橡皮泥、铁锤、铁钉、天平、冰、课件
八、【教学过程】
九、【板书设计】
质量的测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