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紫外分光光度计ppt课件

紫外分光光度计ppt课件


差示分光光度法
• 普通分光光度法一般只适于测定微量组分, 当待测组分含量较高时,将产生较大的误差 。需采用示差法。 • 即提高入射光强度,并采用浓度稍低于待 测溶液浓度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 • 设:待测溶液浓度为cx,标准溶液浓度为 cs(cs < cx)。则: • Ax= εb cx As = εb cs • ΔA=Ax -As =εb(cx - cs )=εbΔc • 测得的吸光度相当于普通法中待测溶液与 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之差ΔA。示差法测得的 吸光度与Δc呈直线关系。由标准曲线上查得 相应的Δc值,则待测溶液浓度cx : • cx = cs + Δc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的应用
1、在鉴别中的应用 (1)对比吸收光谱特征参数; (2)比较吸收度比值的一致性; (3)对比吸收光谱的一致性。 2、在杂质检查中的应用 3、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1)对照品比较法; (2)吸收系数法; (3)计算分光光度法。
1.对照品比较法
Cx—供试品溶液的浓度 CR—对照品溶液的浓度 Ax —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 AR —对照品溶液的吸收度 2.吸收系数法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 不需空白溶液作参比;但需要两个单色器获得两 束单色光(λ1和λ2);以参比波长λ1处的吸光度Aλ1 作为参比,来消除干扰。在分析浑浊或背景吸收 较大的复杂试样时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灵敏度 、选择性、测量精密度等方面都比单波长法有所 提高。 • ΔA=A λ2 -A λ1 =(ελ2 -ελ1 ) b c • 两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差值ΔA与待测组分浓度 成正比 • (例子:课本366页)
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 • 1 仪器的校正和检定 • 1.1 波长 • 由于温度变化对机械部分的影响,仪器的 波长经常会略有变动,因此除应定期对所 用的仪器进行全面校正检定外,还应于测 定前校正测定波长。
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 普通测定分光光度法
• 1.单组分的测定 • 通常采用 A-C 标准曲线法定量测定。 • 2.多组分的同时测定 • ⑴若各组分的吸收曲线互不重叠,则可在各自 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进行测定。这本质上与单组 分测定没有区别。 • ⑵若各组分的吸收曲线互有重叠,则可根据吸 光度的加合性求解联立方程组得出各组分的含量 。 • Aλ1= εaλ1bca + εbλ1bcb • Aλ2= εaλ2bca + εbλ2bcb
导数分光光度法
• 导数分光光度法在多组分同时测定、浑浊样品分析 、消除背景干扰、加强光谱的精细结构以及复杂光 谱的辨析等方面,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 • 利用吸光度(或透光度)对波长的导数曲线来进行分 析: • I=I0 e-εbc • 假定入射光强度I0 在整个波长范围内保持恒定: • dI 0 /dλ=0 • 则:dI/dλ=-I0 bc e -εbc dε/dλ • =-I0 bc dε/dλ • (例子:课本233页)
1 = lo g = Beer-Lambort 定律 A E c l T *A为吸收度;
*T为透光率; *E为吸收系数(以 E *c为溶液浓度; *l为样品总厚度。
1% 1cm
表示,溶液浓度为1%(g/ml),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值)
适用条件:入射光为单色光 溶液是稀溶液 固体、 液体和气体样品在同一波长 下,各组分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紫外分光光度计基本原理仪器源自要部件主要应用基本原理
• 概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 质在紫外-可见光区的特定波长或一定波长 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 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 检查和含量测定。 • 范围: 紫外光区(200~400nm)
可见光区(400~760nm)
例 苯磺舒:用含盐酸的乙醇[取盐酸溶液(9-1000)2ml,加乙醇制 成100ml]制成没1ml中含20ug的溶液,在225nm与249nm的波长 处有最大吸收,在249nm波长处的吸收度为0.67 。
甾体激素类药物:丙酸倍氯米松的乙醇溶液(20ug/ml),在 239nm的波长处应有最大吸收,吸光度为0.57~0.60;在239nm与 263nm波长处的吸光度比值应为2.25~2.45
①杂质的无关吸收再310~340nm的波长范围内几乎呈一条直 线,且随波长的增大吸光度下降。
②物质对光吸收呈加和性的原理,即在某一样品的吸收曲线 上,各波长的吸光度是维生素A与杂质吸光度的代数和,因而吸收 曲线也是二者吸收的叠加。
3、药物的鉴别
对比吸收光谱特征数据 对比吸收度(或吸收系数)的比值 对比吸收光谱的一致性
2、药物的含量测定
如巴比妥类药物的含量测定(巴比妥类药物在碱性介质中 电离为具有紫外吸收特征的结构)、芳酸及其脂类药物含量测定、 维生素A含量测定(在325~328nm的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等。
三点校正法
本方法是在三个波长处测得吸光度,根据校正公式计算吸光 度校正值后,再计算含量。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仪器主要部件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信号显 示系统

源: 常采用氘灯和钨卤灯 钨灯最适宜的使用波长范围为320~1000nm。 氘灯能发出光的波长范围一般为190~400nm 单色器:棱镜或光栅 吸收池:玻璃或石英吸收池 检测器: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及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仪器分类
• • • •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准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双波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C=A/(E1%1cm· L)
Cx=(Ax/AR)CR
主要应用
1、药物的杂质检查
利用药物与杂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性质的差异,若药物在杂质的 最大吸收波长处没有吸收,则可在此波长处测样品溶液的吸收度,通 过控制样品溶液吸收度来控制杂质的量。 例:地蒽酚中二羟基蒽醌的检查 二羟基蒽醌的三氯甲烷溶液 在432nm处有最大吸收,而 地蒽酚在该处几乎无吸收。
4.结构分析
• 1.判别物质的异构体,如互变异构体, 顺反异构体,开链和成环异构体,旋 光异构体,空间异构体等。反式异构 体空间位阻小,共轭程度较完全。最 大吸收峰波长,最大摩尔吸收系数, 大于顺式。 • 2.推测物质的共轭体系和部分骨架 • 一般需与色谱,红外,质谱,波谱等 多种仪器联合作物质的结构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