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导言 (1)2.调查基本情况 (2)3.学生玩手机常态 (3)3.1“当机立断”!手机的负面影响 (3)3.2“爱不释手”盘点手机用途之广 (3)4.玩手机的原因分析 (4)4.1内在原因 (5)4.2外在原因 (6)5.对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相关讨论 (7)6.结束语 (8)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新技术科技产品的诞生。
以手机为当代主要的移动通讯工具,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爱不释手的工具。
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令任课老师头疼的问题——课堂玩手机。
因此本文将从分析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在课堂上学生使用手机的用途情况以及影响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的内在与外在因素,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的情况调查,做出对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的相关讨论。
本文的调查分析结果对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对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做出相应并且能让学生接受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导言:近些年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登高科技产品问世并飞快的更新换代。
每位大学生随身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手机不仅成为了发信息通知的重要工具,改变了原来信息通知方式。
在大数据时代下,手机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现在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同学们玩手机,在上课期间也对手机“爱不释手”。
学校及老师对此也感到“头疼”,却没有做出有效的调整和相应的措施。
大学生在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日益趋于严重,并觉得老师不会管上课玩手机现象。
许多大学生一学期下来在上课玩手机的时间占了70%以上,轻则影响考试成绩,重则影响毕业就业。
若因玩手机导致学习态度丢失,引发的后果是多方面的,从另一个方面看这将会是我国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
2.调查基本情况现今学生上课使用手机已经成为全国各大高校的都存在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这是个让每个大学头疼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麻烦成为大学管理者的难题。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解决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问题,必须深入了解到学生上课为何使用手机,所以我们作出了与之相关的问卷调查。
2.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有学生性别、所在年级及系别;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用途及时间;学生对于上课玩手机的自身感受;减少上课玩手机的相关措施;学生对老师的看法;学生玩手机的环境影响及学生玩手机的原因。
2.2抽样方法及调查对象采取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对于调查的对象是东职100个学生,分别有大一和大二的学生。
发出的问卷有100份,收回的问卷98份,其中男生人数占有56%,女生44%。
根据调查样本及调查目的,我们采取卡方检验的、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
2.3调查时间2016年6月15日至2016年6月16日2.4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上课具有玩手机的经历的学生高达90.8%,其中公共基础课、专业公选课及全校任选课的课堂上玩手机的人数明显偏多,而专业课玩手机的人数相比之下较少。
就上课玩手机的时间而言,其中35.7%的学生都是想玩就玩不确定自己上课玩手机的时间,课堂上玩手机的时间超过半节课以上的有15.3%,而玩半节课的有18.4%,玩半节课以下的21.4%。
而对于大家都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上课玩手机的原因,其中因为老师上课无聊而玩手机的学生高达57.1%,仅仅只有19.4%的学生是因为纯粹想打发时间而玩手机。
就减少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的措施而言,27.3%的学生觉得课堂任务多,导致没有时间玩手机可以收敛自身在课堂上玩手机,而21%的学生则认为老师在课前有严重的申明会使自身收敛上课玩手机,只有13.7%的学生是会因为学校有严格的规定而收敛上课玩手机。
学生上课玩手机主要原因如下图表1图表1学生玩手机所在的课程如图表2图表23.学生玩手机常态3.1“当机立断”!手机的负面影响“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这句网友们的调侃之言正是“手机族”的真实写照。
有的人是因工作所限,需要随时接电话,否则就有被职场“边缘化”的危险。
但我们作为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如果你正在被手机束缚,不妨先了解一下远离手机有什么好处:1.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睡觉前看手机会扰乱正常作息。
据调查,白天频繁看手机、发短信的人睡眠质量越差。
2.有个好身体。
手机是“健康的定时炸弹”,除了对腰椎、视力等有害,与脑瘤等严重健康状况有关。
虽然这一结论还未得到充分证实,但研究肯定了手机对健康的危害。
3.远离疼痛困扰。
人们在玩手机时忽略了身体的疲劳感,事实上,长时间低头会导致脊椎压迫,颈脖、头部和肩膀疼痛。
根据调查发现,84%的18~24岁的年轻人在过去1年里,因为玩手机而遭受过颈脖和背部疼痛。
51015202530354045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公选课全校任选课什么课程玩手机a很多一般很少4.让出行更安全。
有一项研究发现:1/3的人走路时会发短信、听音乐、打电话,他们忽略红绿灯的几率比不发信息的人高4倍;八成人开车会打电话或发短信,这一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高出4倍,因此中国最新交通安全法明令开车禁止使用手机。
5.让工作和学习更专注。
美国密歇根大学一项研究分析表明,工作中仅仅发一条短信,都会使失误的次数增加。
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研究发现,手机会让人持续处在多任务状态中,长此以往会出现注意力障碍等问题,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6.感受亲情。
我们慢慢淡忘了从前的欢聚时光、游戏互动、聊天畅想,人际交流变成了“人机交流”,冷落了父母、朋友和爱人,自己也显得更孤独。
因此,别让手机成为“小三”,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最好放下手机。
3.2“爱不释手”盘点手机用途之广三千多年前,报告通讯军情要士兵点燃滚滚狼烟,那是古代军队专用方式;一千多年前,向家乡亲人报平安需要读书人写的一封信并经过长达几个月才能送达到家人手中;一百多年前,快速传递信息要有专业人员操作的电报机;十多年前,乡愁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台电话,那是每个家庭都可以享受的便利;今天,只要手掌大小的手机,每个人都能快捷迅速地联系到每个人,直到整个世界。
随着技术人员的不断钻研创新,手机已经不再是少数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越来越方便潮流的手机几乎成为人人必备的掌上物。
现在的手机,除了可以通过打电话和短信最快捷的实现到人与人之间联系,还让更多的功能集中在手机这个小盒子里面。
你可以用摄像、照相功能记录精彩瞬间可难忘时刻;用游戏、影音消磨无聊时光;用字典和电子书阅读学习;用上网功能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用微博、微信朋友圈吐吐槽发发感慨…… 不管你是谁,不管你爱好什么,只要手机有电,只要有网络,你总能在这个新时代的科技结晶里找到让你迷恋的东西。
4.玩手机的原因分析学生上课玩手机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据调查分析,绝大部分大学生在课堂上都玩过手机,他们在课堂上玩手机的时间或多或少,他们使用手机的用途五花八门,但是导致他们上课玩手机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了解到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两个,第一,内在原因,学生们课堂上玩手机是本身自己的原因;第二,外在原因,是因为老师、学校、同学等的所引起的学生上课玩手机。
4.1内在原因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自身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学生自身不想学习。
因为学习的动力不足,学生对于学习没有目标、没有打算,所以对学习的动力欠缺;学习的能力不足,学生对于自己的课程及知识不知道如何去整理运用,学习中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的方式,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学生日常的作息时间出现问题,导致学生疲倦劳累,学生在上课前的一个晚上可能因为外出跟朋友聚会、宵夜、晚上通宵玩游戏、看电视剧等,所以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无法集中精力。
4.2外在原因外在原因很多,根据我们相关的调查结果知道,第一,是学校方面的。
学校对于学生上课玩手机没有严格的明文规定,学校虽然不愿意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但是在校规校纪方面没有做出硬性的规定,导致学生以为在课堂上玩手机虽然是个不好的行为但不至于是违法校规校纪。
第二个原因是有关老师的。
大学的课程很多,每个课程有不一样的任课老师,每个任课老师共有不一样的性格,有些老师对于学生上课玩手机持有很严肃很反对的态度,而有些老师则觉得学生自己应该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这就导致了学生认为老师放任不管而上课玩手机;每个人理解的能力与知识不一样,每个老师所讲授的课程与知识的难易度自然就不同,而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理解能力不高,对于老师所讲授的东西接受速度不快,而致使学生觉得某一位老师讲课简直是天花龙凤,不知所云,对于这一位老师的课程丧失了兴趣,久而久之,就会慢慢的不听,甚至是无视。
最后是外在诱惑。
在课堂上出现一小段的走神和无聊是正常的,想要全程保持100%的集中注意很难,但是在这一小段的时间里面,如果看到别的同学在玩手机而且玩的很开心快乐,内心难免会出现挣扎,而有些同学自制力不足,就会忍受不了同学玩的很开心的诱惑,就加入了玩手机的行列;现在的科技正在每天高速的发展,手机上的软件不仅类型很多,而且内容丰富,这就使部分自制力不足的学生沉迷于此,连上课的时间都不放过。
5相关讨论:学校方面措施:在学院内设置校内专用APP,购置NFC、蓝牙设备。
搭建一人一机一号课堂签到机制,在校内强制使用并作为唯一签到方式。
与电信等通讯公司建立合作,对丰富APP功能内容起到支持作用。
APP内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课堂模式,一旦签到后手机自动进入课堂模式,手机自动设置熄屏静音无任何可操作向(除了紧急来电显示),通过课堂模式累计学习时间获得相关奖励。
另一种是正常模式,课堂模式结束后将在正常模式对课堂进行评价并累计积分,允许手机任何操作。
该APP主要控制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通过寻找学生对流量的需求给予一定的流量奖励,通过用上课不玩手机的时间累积流量。
学校制度方面不完善,仅靠于学校领导巡堂只能做到九牛一毛的警示作用。
学生层面大学生活是从学生过度要社会的重要阶段,同样也是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家长从小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长大成才成为骄傲。
往往自身就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一个学期下来除了上课回答问题以及讲ppt之外,课堂上都是玩手机度过。
在学习方面上付出的时间少,变得没有目标没有追求。
调整自身的作息时间,控制玩手机的时间。
多看看书,了解其他未知的事物,拓宽自身的视野。
把学习和提高自身能力做为重点,发掘自身潜力与优势,打造成为有能力的人。
任课教师层面任课教师重视自己在期末考评,多数因为害怕差评影响职称晋升等问题,对学生上课玩手机不管不问,自己讲自己的。
任课教师可以不断的改变讲课风格,调整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学会去交流,实现思维碰撞,更多的是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再从学生的观点去分别指导。
打破原有老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局面,同样也是现在大学课堂上迫切需要改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