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建模
MTBF=1/λ+1/2λ+......+1/nλ
可靠性建模
并联模型:
Rs(t)=1-(1-e
-λt)n
MTBF=1/λ+1/2λ+......+1/nλ
可靠性建模
混联模型:由串联系统和并联系统混合而成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谢
可靠性建模
谢!
均会导致整个产品故障(或所有单元完成规定功能, 产品才能完成规定功能)
1 2 n
串联单元越多,产品越 复杂、可靠度越低
框图模型
RS(t)=∏Ri(t)=R1*R2*R3*......*Rn
数学模型
可靠性建模
串联模型:
若各单元独立且寿命服从指数分布,则系统可靠度为:
t λ s RS(t)=∏Ri(t)=∏e
系统故障率为:
∑λ t i =e
各单元服从指数分布,其 串联起来构成的系统仍服 从指数分布,且系统故障 率为所有单元故障率之和
λs =∑λi
系统MTBF为:
MTBF=1/λs
可靠性建模
例:某系统是由六种元器件构成的串联结构,其元器件的 数量及其失效率如下表所示。求系统的失效率和MTBF。
元器件名称 集成电路 晶体管 电阻、电容 厚膜电路 接插件 焊接点 元器件λ 3.7x10-7 10-7 10-8 2.4x10-8 10-8 10-8 数量 3600 3500 7750 50 10000 83000 总失效率 1.33x10-3 3.5x10-4 0.78x10-4 1.2x10-6 1.0x10-4 0.83x10-4
绘制可靠性框图
一个方框对 应一个功能 单元 连线表示功 能之间的逻 辑关系 对产品及其 单元故障/功 能逻辑关系 的定型描述
建立数学模型
对产品及其 单元可靠性 关系的定量 描述
可靠性建模
可靠性模型包括
可靠性框图:以图的形式逻辑的描述产品及其组成单元关系的模型。
天线 高频 放大 混频 振荡 中频 放大 检波 放音 电源
收音机的可靠性框图
数学模型:用数学表达式或函数的形式表述产品及其组成单元的模型。
RS(t)=R1*R2*R3*.....*R8
可靠性建模
典型系统可靠性模型
典型系统可 靠性模型
非贮备模型
工作贮备 模型
非工作贮备 模型
串联模型
并联模型
表决模型
旁联模型
可靠性建模
串联模型:组成产品的所有单元中任一单元的故障
可靠性建模
建立可靠性模型的主要目的
明确各单元的可靠性逻辑关系及其数学模型
利用模型进行可靠性分配和预计,发现设计中
的薄弱环节,以改进设计
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为设计决策提供依据
可靠性建模
建立可靠性模型一般程序
明确产品定义
产品的构 成、功能、 接口、故 障判据等 产品的原 理图(功能 流程图) 产品的寿 命剖面和 任务定义
多、系统可靠 度越高大
R (t)=1-∏(1-Ri(t)
S
n
框图模型 数学模型
可靠性建模
并联模型:
当各单元寿命服从指数分布时、系统寿命不再服从指数分布 对于n个单元并联系统,有:
随着并联单元数量增 多、可靠度提高的速 度在减慢,当n=2时, 可靠度的提高更显著
n λt Rs(t)=1-(1-e )
可 靠 性 建 模 可靠性建模
XXX 2018.11
性/故障逻辑 关系的描述。
假设火箭由10个单元构成。 如果火箭可靠度要求为0.97,那么各 组成部分的可靠度要求应为多少? 如果火箭各组成单元的可靠度均为 0.999,那么火箭的可靠度水平可达 到多少?
可靠性建模
串联模型:
从设计方面考虑,为提高系统可靠度,可从下列方面着手:
尽可能减少串联单元数量,简化设计
提高单元的可靠度,降低其故障率
缩短工作时间
可靠性建模
并联模型:组成产品的所有单元都发生故障时产品才发
生故障(或只要有任意单元完成规定功能,产品就能完成 规定功能) 并联单元数越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