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循环与洋流ppt1 湘教版

水循环与洋流ppt1 湘教版


一、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 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三类水循环比较
水循环类型 发生流域
海陆间循环 海洋与陆地 之间
陆地水循环 海洋水循环
陆地与陆地 之间
海洋与海洋 之间
水循环的环节


蒸发、水汽输送、 使陆地水得到补
围湖造田的利与弊
利: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总产 弊:湖面缩小后,蓄水量减少,水资源缺少;汛时径 流量增加,水灾增多;蒸发的水汽减少导致空气湿度 下降,气候变干。
退田还湖的效益
环境效益:减少洪水灾害、增加水资源、调节气候。
经济效益:种植水生蔬菜,提高经济效益。
“北大荒”全面停止开荒
①开荒的原因:开发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②开荒的负面效应:湿地减少60%,气候变干,
地下水示意图
2、河水
(1)河流的补给来源 ①雨水补给:汛期出现在雨季,我国为夏秋季节,枯 水期多在冬春季节。地中海气候汛期为冬季。
②积雪融水: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汛期为春季。
②冰川融水:我国西北部有些河流夏季大部分水量来 自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冰川融水。 ③湖泊水: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中下游对河流 起蓄洪作用。 ④地下水:稳定可靠的补给来源。济南附近的小清河。
凝结降水、地表径 充,水资源得以
流、下渗、地下径 更新,是最重要

的类型
蒸发、植物蒸发、 补充陆地水的数
凝结、降水等
量很少
蒸发、凝结、降水 水循环的水量很


何种情况下地表水容易转成地下水?
主要从降水强度、地形坡度、植被三方面分析
地表平坦、坡度小, 植间的循环运动,维持全球 水的总量平衡; (2)使地表物质大规模运动,雕塑地表形态
洪水出现,候鸟被迫迁移。 ③停止开荒的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
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系统。
二、陆地水体类型
1、按空间分布分类 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 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
2、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 利用的淡水资源。
3、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 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三、陆地主要水体
1、地下水
(1)类型
潜 水: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空气 中水汽进入地下凝结而成有自由水面;重力作用水从高处向 低处渗流;水量不稳定;水质易受污染;埋藏较浅。
承压水: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 有承 压水面,承受压力,水的运动取决于压力的大小,可从低处 向高处渗流;水量稳定;水质不易受污染;埋藏较深
C. 6~7月
D. 10~11月
3、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的
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c )
A. a变大
B. b变稳定
C. a在丰水期变小 D. b在枯水期变大
湖泊 含水层 隔水层
河流
洪水位
枯水位
(1)图中湖泊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大气降,水湖泊水与地下水 的补给关系是 湖泊水补给地下水。 (2)图中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枯水期 地下水补,给河水 洪水期 河水补给地下水。 (3)按埋藏条件,图中含水层的地下水是 潜水 。
一条河流的补给类型一般有多种 我国河流补给类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增多
如图是我国东部某河流的综
合补给示意图 , 读后回答 :
1.图中河流水源补给形式
A 、B 、C 分别是( C )
A.大气降水;地下水;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C.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
D.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
第四节 水循环与洋流
考纲要求
• 能利用水循环示意图,判断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意义
• 能阅读河流的补给类型,说出河流的补给来源及补给特 点,并分析原因
• 根据不同水体的水位关系,判断和流水、湖泊水和地下 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并判断季节及洪水期、枯水期
• 能根据洋流的模式图或局部大洋图,分析世界洋流的分 布规律,并能分析洋流对局部地区的气候、海洋生物、 航行和海洋污染的影响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 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 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 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3)促进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转化和交换
(4)促进水资源更新,使水成为洁净的可再生 资源
4.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 人类通过改变地表径流改变水的时空分布 规律
• (1)、有利影响:造林、水库、引水灌溉、 跨流域调水
• (2)、不利影响:毁林、大面积排干湖泊 沼、过度抽取地下水
实例分析
洞庭湖大面积退田还湖
2.据图示信息,判知这条河流位于我国的什么地区?( A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青藏高原区
3.图中①②均表示径流情况,则其叙述正确的是 ( D ) A.①为降水后的径流情况,②降水前的径流情况
B.①为降水前的径流情况,②降水后的径流情况
C.①为修坝后的径流情况,②修坝前的径流情况
11.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 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 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 (1)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影响流量变化的 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温度)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风(风力)
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比较
补给 影响因素 地区分布 特点
时间
雨水
夏秋 降水量
东部季风区 迅速集中,不连续
积雪融水 春 气温、积雪 东北山区 流量稳定、连续性
冰川融水 夏 气温
西北内陆 水量集中冬季断流
湖泊水 常年 湖泊水面变 普遍 化
流量稳定,过程平 缓
地下水 常年 地下水位变 普遍 化
流量稳定,过程平 缓
D.①为修坝前的径流情况,②修坝后的径流情况
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 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黄河下游为单向补给
江河水
湖泊水
地下水
1、甲代表的水体是:(c)
A. 雨水 B. 冰川融水
C. 潜水 D. 承压水
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c )
A. 1~2月
B. 3~4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