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饲料中添加油脂的应用效果

饲料中添加油脂的应用效果

饲料中添加油脂的应用效果利用油脂饲喂家禽的方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在这种技术与现代动物营养理论相结合,将大大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并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与一些畜牧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饲料产品的能量水平往往偏低。

过去饲养的绝大多数是地方品种或其杂交品种,还基本适应;如今饲养的大部分是现代品种,如果不能相应的提高能量水平,满足畜禽的营养需要,往往达不到应有的生产性能。

为了达到理想的能量水平,有必要研究与推广添加油脂的实用技术。

一.油脂简述融点在38℃以上的油脂称为牛脂或兽脂,如猪脂、羊脂等;融点在38℃以下的称为油脂或脂肪油,如花生油、豆油等。

油脂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界,它们是动植物新陈代谢的产物,是贮藏的营养物质。

1.动物油脂(1)动物性油脂的来源动物性油脂不论来源如何都是由不同化学结构和不同物理特性的各种脂肪酸组成。

动物性油脂的原料多来源于肉类加工厂的副产品,如肉块上修削下来的脂肪部分、内脏及不可食的屠体部分。

此外,皮革厂修削下来和脂肪也是重要来源之一。

(2)规格和特点国际上动物性油脂的主要规格是为制造肥皂而制定的。

根据游离脂肪酸、水分和不溶物及不皂化物(纯度)、颜色等再一步分级(表1)。

美国大型饲料公司使用的动物性油脂采取以下规格(表2),这些项目与动物营养关系密切。

表1 饲料用油脂的特点品质等级融点游离脂肪酸水分、不溶物、脂肪酸颜色℃(%)不皂物(%)(处理前)最高档41.5 4 1 7精选41.0 5 1 9优质40.5 6 1 13或11B 专用40.5 10 1 19或11C 一号40.5 15 2 33二号40.5 20 2 37三号40.0 35 2 无色37 4 1 11白A 37 8 1 15白B 36 10 2 19或11C黄色36 15 2 37普通37.5 20 2 39褐色38 50 2 无色表2 饲用油脂的参孝规格色度(FAC)19——39油离脂肪酸(FFA)10%——25%稳定性(AOM)20AOM水分、不溶物、不皂化物(MIU)2%以下融点(Titer)36℃以上BHT,BHA 150g/t(3)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是中性脂肪的水解产物,油脂在被动吸收和利用之前,首先变成脂肪酸,因此,游离脂肪酸在动物性油脂中出现对动物无害。

即使脂肪酸含量达到30%,对猪、鸡也没有不良影响,只达到50%以上时才会使消化率降低。

但是,油脂富含油离脂肪酸是不理想的,它表示来源不明和质量不佳,因此,以不超过15%为好。

(4)纯度水分、不溶物以及不皂化物均属杂质,要求杂质不超过2%,杂质越多,能量越低,品质越杂。

水分过多易引起酸败,水分过多会甘油三脂水解,导致油离脂肪酸增加。

含水量从容不迫1%增加到场3%,会使氧化率提高两倍。

油脂中的水分还会使抗氧化剂效果降低。

如果油脂中没有水分,就可发在常温下保持良好,不会酸败。

不溶物多,表明油脂不纯,不能作为饲料应用。

不能皂化的物质是动物不能利用的,并会使家禽粪便粘稠。

脂肪水解时,如有碱存在,则脂肪酸皂化成肥皂后,脂肪酸皂化时所需的碱量叫作“皂化价”。

不饱和的脂肪酸也能与碱化合,饱和的和度越大,所能化合的碘越多,所以脂肪酸饱合程度可由其所化合的碘的多少来测定。

每100克脂及或脂肪酸所能吸收碘的克数,叫做“碘价”。

动物性脂肪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压加热,本身会有沙门氏杆菌等有害病原体,但在贮藏和运输过和中,有可能受病菌污染,应该进行检查。

(5)稳定性如果油脂中因氧化而产生过氧化物,除本身受到破坏外,还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等,形成有毒物质,阻碍动物生长。

动物性油脂包括牛脂、猪脂、羊脂、鸡油、酥油、虫油和鱼油等。

2.植物油一些物油及其油脚都可以饲用。

常用的食物油有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葵花仔油、棕榈油、玉米油、可可油、椰子油、茴香油、红花籽油等。

棉籽油、菜籽油和亚麻油中含有一定量的毒素,要经过适当处理使其有毒物质含量降低以后,有选择有限制地应用。

去毒的棉籽油仍含有少量的游离棉酚,不能用于畜、禽,以免损害繁殖机能。

表3 菜油脚的成分精炼磷脂粗炼磷脂精脂肪(%)55 34磷脂(%)40——41 45水分(%) 1 15杂质(%) 2 6折算总能(MJ/kg)8.9 7.4菜籽的毛油率平均36%,净油率98.5%,油脚率1.5%.菜油脚含能约29.29MJ/kg.菜油脚中的异硫氰酸盐和恶唑烷硫酮的总含量不超过0.02%,菜油脚的产品分为精炼磷脂与粗炼磷脂,它们的规格如表3。

3.脂的“额外热能效应”油脂的“额外热能效应”也叫添加热能效应“大量生产实践证实,额外代谢效应表现在表观代谢能的提高,例如表4介绍了牛脂被添加以后,它的表现代谢能高出原来的水平。

表4 牛脂的额外代谢效应蛋白质水平24.4% 34.0% 平均油脂水平10% 20% 10% 20%表观代谢能(kcal/g)牛脂 6.02 7.24 6.79 7.69 6.94大豆油8.65 8.22 8.94 8.02 8.46两者混合8.11 8.31 8.82 8.41 8.41发生额外代谢效应的原因大约有二:一是基础日粮中的油脂在添加油脂后,其脂肪酸组成上发生了协同作用;二是添加的油脂促进了非脂类物质如蛋白质等的吸收。

从表4可以看出,牛脂和大豆油的代谢能分别平均是6.94和8.46kcal/g,当两者以50:50混合后,代谢能为8.41kcal/g。

假定大豆油的代谢能值不变,牛脂的代谢能值应是6.94kcal/g8.46-6.94=1.52kcal/g ,1.52kcal/g即额外代谢效应。

二.添加油脂的作用1.脂肪有较高的能量价值,容易被子畜、禽利用,每克脂肪彻底氧化,可放出38J的能量,比碳水化合物高2.25倍。

饲料脂肪在小肠内受到胆汁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的作用,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被肠壁直接吸收,沉积于畜体脂肪组织中,变为脂体脂肪。

所以饲料脂肪在畜体内转化为体脂肪比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要容易的多,而且转化的效率也较高。

2.脂肪可以为幼畜提供必需脂肪酸。

脂肪酸中的18碳二烯酸、18碳三烯酸及20碳四烯酸对幼畜具有重要作用,称为必须脂肪酸,家畜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中供应。

按比例添加不同种类的油脂,达到脂肪酸中互补作用,可以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3.饲料中的脂溶性维生素A、D、E、K被子家畜采食后,必须溶解于脂肪中,才能被子畜体消化、吸收利用。

因此,加入脂肪就等于添加了脂溶性维生素。

4.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增重。

5.配合饲料中添加油脂,会减少粉尘,有利于职工保健。

6.减轻机械的磨损,延长使用年限。

7.减少饲料的浪费。

8.提高饲料粒状效果,改善饲料外观。

9.减少热应激的损失。

10.脂肪在体内氧化过程中,在放出热量的同时,还形成大量损失,对动物体内水分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11.脂肪是构成动物体内组织和器官的重要成分之一。

12.利肠泻火润燥。

三.高能日粮的应用效果1.仔猪、生长猪和育肥猪美国Bud Hormon 列举了世界上典型的添加脂肪的研究结果。

从表5中可见,高能日粮使仔猪和生长猪的增重或饲料效率均得到了改善,在美国流行的仔猪阶段能量水平为13。

81~14.6MJ/kg。

表五早期断奶的仔猪日粮能量水平对生长性能的影响项目ME代谢能(MJ/kg)12.97 13.81 14.73 15.65试验1 日增重(g) 221 254 263 242增重/饲料0.595 0.595 0.648 0.735试验2 日增重(g) 303 338 366 327增重/饲料0.574 0.578 0.690 0.709 从表5试验中看出,随着代谢能的提高,饲料效率呈线性改善,随着代谢能的提高,日增重呈线性提高。

从表6看出,高能日粮对生长猪的影响大于育肥猪。

日粮能量提高后,生长猪和育肥猪的饲料转化率得到改善。

根据以上结果,邵彩梅博士设计了中猪阶段不同代谢能水平的系列配方,按北方的原料成本,计算随着代谢能水平的提高,配方成本提高的幅度,结果见表7。

表6 生长和育肥阶段的猪饲喂高能日粮的效果比较ME(MJ/kg)14.27 15.00生长猪日增重(kg) 0.74 0.75日采食量(kg) 2.00 0.75增重/饲料0.370 0.420(13.5)肥育猪平均日增重(kg) 0.94 0.92日采食量(kg) 3.12 2.81增重/饲料0.301 0.327(8.6%)表7 中猪日粮不同代谢能水平对配方成本的影响代谢能水平油脂添加比例配方成本成本上升幅度(MJ/kg) (%) (元/t) (%)12.43 ——130712.85 ——1340 2.5213.26 ——1374 2.5513.68 0.2 1425 3.7414.10 2.0 1486 4.314.52 3.97 1558 4.8214.94 5.85 1629 4.58结果表明,代谢能在12.43~14.94MJ(2970~3270kcal)的范围内,每增加0.42MJ,成本仅上升2.5%~3.7%,即成本增加幅度比想象的低,而加1%的油即可收到吸附粉尘、减少浪费、改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效果,同时饲料报酬的回报将超过投入。

可见,随着油脂价格的不断下跌,参考猪的行走势,在商品猪料前期配方中加入1%——2%的油脂是切实可行的。

豆油与椰子油按1:1混合,在断奶中日粮中添加2%——5%,实验组比对照组增重14.5%。

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1%——2%的葵花籽油,可使增重提高10%——14%,死亡率下降50%左右。

农村饲喂的架子猪,用豆油一汤匙熬后兑入米汤500ml,搅匀拌入日粮中,有弱猪催壮,瘦猪催肥,增强抗病力作用。

一般来说,生长育肥猪可添加3%——5%的油脂,而乳猪开食料可达5%——10%。

2.母猪在母猪哺乳带仔阶段,饲料中添加不同来源的油脂也对母猪乳汁品质、提高仔猪生产性能、改善母猪体况、缩短断奶发情间隔有益(表8)。

表8 哺乳母猪日粮中增加能量对乳汁品质、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常规能量水平高能量水平乳干物质中脂肪含量(%)36.3 39.6(+9.1%)乳脂中的油酸含量(%) 24.2 29.0(+19.8%)断奶窝重(kg) 53.3 56.5(+6.0%)母猪体重变化(kg) 11.4 6.8断奶后第一个发情周期配种受胎率(%) 73.9 8.0邵彩梅认为,在妊娠的最后30天日粮中添加适量脂肪,不必担心母乳过稠而引起仔猪下痢,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促进胎儿生长,提高初生重,并可生产更均匀健康活泼的仔猪.在哺乳母猪八戒阶段添加脂肪,则可显著增加乳脂率和乳脂中油酸的含量,导致断奶窝重提高6%.高能日粮不仅能间接养好仔猪,母猪体况亦可得到改善,最重要的是缩短了断奶发情时间。

广三宝养猪公司万头猪场在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3%的油脂,可提高猪的个体重、21日龄体重和育成率,而母猪的饲料消耗比对照组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