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学计划及教案

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学计划及教案

教学难点
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以读促学,以读带学。
2、合作探究法,学习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领会文章。








一、导入
二、 整体感知
(一)字正腔圆 知读音
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1、 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当遇到难读的或者不会读的字,动动笔圈起来。看谁学得最快,读得最准。
小结:
我们现代人如果没有一个特殊的机缘,一生中能把《千字文》从头到尾好好读一遍的机会不是很多。现在无论在海外还是中国大陆, 能读《千字文》的不是研究生也是学中文的本科生。但在民国建立之前,这是六岁孩子入蒙学就必读的。现代人如果没有文史功底,确实读不懂。且不说弄清引经据典与用韵,只翻字典查生字一项,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兴趣全无了。有感于此,我笨鸟先飞,先求古寻论一番,作一块引玉之砖。希望我们每一个华人都能籍此珍惜自己的文化,知道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贝,不至于耻作中国人。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班级教师
教学内容
千字文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读成诵。
2、培养识字兴趣和识字意识,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3、体会文意,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背诵本节所学内容
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理解所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朗读法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盈:满,指月圆。 昃:太阳西斜。
意思: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意思: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2、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 请同学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
4、 听朗读录音,注意小声跟读。
5、教师强调重要字词的读音,然后学生齐读文章第一节。
(二)手舞足蹈 读韵律
本文四字一句,每句都押韵。你看,“黄、荒、张……”都有一个“ɑng”音,这就是古文的声韵美了。我们不仅可以用声音去找这种声韵的感觉,还可以手舞足蹈。
1、全体学生拍手读: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2、男女生合作拍手读:例:女:天 地 玄黄(男:玄黄) 女:宇 宙 洪荒(男:洪荒)
3、全体学生手舞足蹈读: ⅹ0 0ⅹ∣ⅹ0 0ⅹ∣ⅹ0 0ⅹ∣ⅹ0 0ⅹ∣
(踏脚) (踏脚) (踏脚)(踏脚)
古时候的文章就有这样的奥妙!既有好听的韵,也蕴含着不同的节奏,这就叫作韵律美了!
《千字文》既是用一千个字编成的韵文,这次就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者解字说文,学者随文入观。古文在理解上没有标准答案,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义",完全看读者的领悟力和想象能力。如果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的想象力就被扼杀了。传统教育的好处就在于处处给你留门,而不是老师越俎代庖,处处关门闭户。"讲不清,师之过;听不明,学之惰"。如果真的能够随文入观,一定会发现古人的粗茶淡饭别有一番风味。五谷杂粮是养胃的,不会伤人,希望大家多吃。
第(3)周
教学内容
12句从天地玄黄----玉山昆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够了解相关的故事或常识。
3、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2、背诵相应的诗句。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内容
周次
内容
周次
介绍千字文
1
复习
10
天地玄黄-玉山昆冈(1)(1)
2
天地玄黄-玉山昆冈(2)
3
剑号巨阙--有虞陶唐(1)
4
剑号巨阙--有虞陶唐(2)
5
吊民伐罪----赖及万方
6
盖此身发---器欲难量。
7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8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9
国学课教案
二、复习诗句内容。
1、讲故事:《盘古开天地》
传说,在远古时代,天地混沌不分……于是变成了一块巨石立在天地间。
说一说听完后你的感受
2、学习诗句:结合解释先自学,再全班交流。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玄:黑色。 宇宙:空间和时间,一般指天地。 洪荒:混沌迷茫。
意思: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
第(1)周
教学内容
介绍千字文
教学目标
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难点
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导入:同学们了解千字文吗?谁说一说?
(三)三读成诵 知其意
1、遇到疑问标出来,小组间相互解决,然后反复诵读。
2、教师点拨讲解疑问,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
3、小组间进行诵读竞赛,评出表现最佳的小组。
(四)摇头幌脑 出感情
情感式朗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要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就本文来讲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由发言)
三、课堂小结
《 千字文》问世1400 多年来的流传表明,它既是一部优秀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喜爱,这足以使它流传到将来。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作业:
把你了解的有关千字文的知识介绍给你身边的人。
新授:介绍千字文
介绍国学小书院的相关内容,讲解本班要学习的千字文的情况及内容。
《千字文》根据史书记载,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 —549 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古人多简称其为《千文》,它在“三、百、千”中虽排在最后,但其成书时间却是最早的,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确切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
第(2)周
教学内容
12句从天地玄黄----玉山昆冈(1)
教学目标
1、 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 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 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4、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