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新”舆论环境中创新典型宣传的方式方法、
加强典型宣传,就是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扩大典型宣传的影响力,大力营造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浓厚氛围。县级新闻媒体要高度重视典型宣传工作,牢固树立“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把标尺、一张对外宣传名片”的思想,把大力弘扬主旋律,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培养、宣传、推广典型工作中努力走出一条新路,推出一批叫得响的典型群体和先锋模范人物,真正发挥示范引导、教育群众的作用。
增强意识,创新观念,建立典型培养新机制
典型宣传是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先进典型具有无可替代的示范性,一个好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在新形势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更加需要典型的示范、激励、引导作用。
一要建立制度,为培育典型提供“沃土”。为加大对典型的培养力度,要建立健全典型调研、典型信息反馈、典型培养、典型总结提炼、典型考核奖励等规章制度。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及时掌握、发现有时代特点、能代表发展主流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优化选择,确定重点典型。同时,积极发挥各级宣传干部、新闻工作者及通讯员的作用,形成上下贯通、左右通达的信息反馈网络。
二要搞好规划,为培育典型播好“种子”。每年年初,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制定典型宣传的计划,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镇街、市直部门单位,要求各镇街、市直部门通过民主推荐、群众监督、组织审查等程序,把有时代气息、事迹过硬的先进典型推荐上来。经过认真审核、筛选,根据形势要求确定重点培养对象,然后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指导帮助,对典型加以总结、提炼、升华,促使典型日益成熟,并稳妥把握典型宣传的推出的时机、节奏和密度。
三要共建共享,为典型培养形成合力。在典型的培养、推荐、宣传、推广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发挥全市上下各级部门的积极性,市直有关部门要成立协调小组,确立典型培养工作机制,建立典型共享资源库,对典型进行共同培养、资源共享,避免典型培养的重复和浪费。各成员单位要对典型的培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做到通力合作,整合资源、共同培育、形成合力。对建立的重大典型,各相关部门作为典型培育的参和者,享有共同的典型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和典型宣传的浓厚氛围。
四要对照时代特征和先进性要求,找准闪光点,选择契合点。既要突出行业特色,又要重视分层宣传,激活各类老典型的引导力和贴近性。特别是重视选树、推广在平凡岗位上和群众身边的各类拔尖人才、领军人物、重要奖项获得者、做出突出贡献者和其他先进典型,使典型宣传更好地体现先进性、代表性、示范性,用身边的事教育感染身边的人,让全社会学有榜样、争有方向、赶有目标,把创先争优的目标要求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追求。
和时俱进,围绕中心,拓展典型挖掘新领域
在培养挖掘典型时,要立足当前、围绕中心、着眼大局,全方位多层次地挖掘各条战线上的先进典型,让先进典型具有时代特色,反映社会和广大群众的需要,努力营造百花齐放、典型辈出的生动局面。
第一,围绕中心挖典型。要坚持把典型宣传重点放在对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部署上,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捕捉先进典型的信息。例如,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邹城市太平镇幸福楼村盲人调解员朱克荣身残志坚,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在调解工作第一线,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我们意识到朱克荣的做法对构建和谐村庄具有重要意义,及时跟踪,深入提炼其事迹加以上报。朱克荣被司法部授予“标兵人民调解员”称号。
第二,扣准热点挖典型。我们十分注重在培育上做文章,在策划中下工夫。早在2000年,邹城市张庄镇民情恳谈经验这一轰动全国的重大典型,就是在当时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农村工作相对难抓的社会“热点”面前适时推出的。对张庄镇开展民情恳谈活动,我们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从活化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等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撰写了调研文章。这一典型经验后被中宣部列为重大典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二十多家中央及省级新闻媒体来邹城进行了采访报道。
第三,紧贴时代挖典型。时代造就典型,典型更需要具有时代特点。一个典型只有能够引领时代潮流,顺应时代要求,才能为时代和人民群众接受,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带动力。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尤其需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以淳化民风、凝集人心。而典型人物往往是富有传统美德的代表性人物,通过弘扬传统美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例如,我们这些年陆续策划了“爱心使者”、“感动邹城人物(事件)”的评选活动,先后推出了以“爱心使者”王文真、救助小壮壮群体、二十三年寻恩人、“好后妈”陈继英、“绿化使者”刘德国等典型事件和先进个人,很好地起到了弘扬传统美德、引领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活化形式,丰富内容,创新典型宣传新途径
在宣传推广典型中,我们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主导作用,积极创新宣传形式,多种手段并用,多层次、多角度、高密度、新形式地进行宣传报道。紧紧抓住“高、深、新、实、活”五个字,着力在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下工夫,增强典型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用先进典型作标杆、作示范、作导向,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进一步弘扬干事创业的风气、奋发有为的锐气、敢为人先的勇气和互助友爱的和气,着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推进邹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是精心策划,形成新闻宣传的合力。对选准的典型,我们在宣传之前都进行周密筹划,统一部署,制定出具体宣传方案,根据版面不同的特点和手段,按统一要求,集中优势,集中版面,集中时段,连续推出。《新邹城》设立了“时代先锋”等专栏,例如报道张庄镇民情恳谈经验,我们先是推出了长篇通讯报道,同时刊登评论员文章,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在中宣部把民情恳谈作为全国重大典型推出以后,《新邹城》编委会按照市委宣传部要求,专门成立了典型报道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采访组、评论组和编辑组,专门负责典型报道。我们不失时机地在一版开辟了“学习推广张庄民情恳谈”专栏,二版开辟了时评专栏。
二是利用新兴媒体进行宣传。注重发挥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的影响力,切实加大网络宣传力度。例如,在推出“爱心使者”、“感动邹城人物(事件)”的典型时,通过在新华网、邹城外宣网、邹城政府网发帖或设置专题、开设网络投票、发送手机短信等形式,广泛吸收群众参和,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打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是地企联合,互动宣传。为进一步加强和驻邹城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协作,要建立新闻宣传地企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制定地企互动宣传工作方案,互将对方的宣传报道纳入各自的总体宣传报道计划,统一标准要求,统一安排版面、栏目,统一编发稿件。
四是亮化载体,烘托典型宣传的社会氛围。在坚持新闻宣传为主的基础上,我们把典型的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理论宣传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举办大型文艺颁奖晚会、制作大型宣传牌、设立典型宣传长廊,开展多形式宣传,不断扩大典型宣传的覆盖面,增强典型宣传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形成了多形式推进、立体化宣传的社会格局。
如何利用网络有效宣传先进典型人物
——首都新闻院系学生对网络上先进典型人物宣传的接触程度和认知态度的情况分析
先进典型人物宣传在唱响时代主旋律、引领积极健康的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和网民的大幅度增加,如何利用网络媒体有效宣传先进典型人物成为当前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新闻院系大学生是先进典型人物宣传受众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先进典型人物的认知、共鸣和反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闻宣传的效果。不断扩大先进典型人物宣传在新闻院系学生中的作用和影响,关系到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确立和巩固,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壮大。
为了了解首都新闻院系大学生对网络先进典型人物宣传的接触程度和认知态度,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课题组选取了任长霞、牛玉儒、洪战辉、丛飞、孟二冬、宋鱼水、杨业功、王顺友、许振超和郭秀明等十位先进典型人物,采用了入户问卷调查的方法,深入教室和宿舍,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五所高校的新闻院系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38份。我们对数据作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主管部门改进典型宣传、不断提高宣传效果提供参考和建议。
1、五所高校非常重视校园网络建设,效果显著,宿舍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上网地点 调查显示,新闻院系学生在宿舍上网的比重为91.39%;其次是校内公共网络设施(如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等),其比重为5.04%;校外网吧的比重为1.19%;家里上网的比重为1.78%。
2、网络是新闻院系学生接触最频繁的媒体,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调查显示,约有90.83%的新闻院系学生认为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的比例分别为61.83%、37.28%、30.18%和15.38%。这表明网络是新闻院系学生接触最频繁的媒体,而广播的比重较低,位居第四,这一点和其他社会群体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上有所不同。这是由于宽带网络进宿舍,而电视在学生宿舍不够普及和收看时间受到限制等原因造成的(本项数据为多选题,各项合计超过100%)。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每天上网浏览新闻在半小时以上的占调查总人数的60.06%;其中“半小时—1小时”的占39.35%,“1小时—2小时”的占13.31%,“2小时以上”的占7.40%。数据显示,每天上网浏览新闻在一小时以内的学生比例近80%,这就要求在网络上进行先进典型人物宣传时要考虑学生的阅读习惯,使新闻报道做到“短平快”,以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信息量。
3、图片报道是新闻院系大学生印象最深的网络报道形式,专题报道是最易于接受的网络报道手段
在网络报道形式中,新闻院系大学生印象最深的是图片报道,约占47.04%。其次是文字报道,约占39.35%。之后依次是网络视频占9.17%,电子动画占3.55%,网络音频占0.89%。
图片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等特点,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图片报道深受欢迎在情理之中,提高先进典型人物宣传中图片报道和网络视频的比例,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既能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又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在网络报道手段中,49.40%的学生认为最易于接受的是专题报道,其次是网络论坛,占20.24%。对青年学生而言,专题报道因其综合性取胜,网络论坛以其贴近性见长。先进典型人物宣传要充分发挥专题报道全面性、整体性和网络论坛互动性、人性化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把一个个鲜活的典型人物形象呈现在大学生面前。
4、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尤其是影视文艺作品进行宣传的先进典型人物,被了解的程度较高,如任长霞、牛玉儒等,和青年学生具有贴近性的先进典型人物,被了解的程度也较高,如洪战辉、丛飞等
通过分析数据,并进行加权处理,我们以“了解程度指数”来衡量学生对十位先进典型人物的了解程度。其中,任长霞以251.64的指数成为新闻院系学生最了解的典型人物;洪战辉次之,其了解程度指数是202.11;排第三位的是丛飞,其了解程度指数为193.99。
最不被了解的依次是郭秀明、王顺友和许振超,其了解指数分别是52.60、70.61和77.44。
5、电视和网络媒体是新闻院系大学生了解先进典型人物的主要渠道。网络媒体方面,商业门户网站影响最大。在先进典型人物宣传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影响超过了广播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