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色谱条件对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糖精钠色谱分离的影响摘要:目的:采用RP-HPLC法对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糖精钠进行分离。
研究不同色谱条件对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糖精钠色谱分离的影响,建立较优的色谱流出曲线。
方法:采用不同型号C-18柱;流动相:0.02mol/L乙酸铵∶甲醇(比例分别采用82∶18、85∶15以及88∶12);流速:分别采用0.8、1.0以及1.2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
检测波长:254nm、230 nm。
结果:流速、流动相、波长对分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条件,色谱分离,影响添加剂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这些添加剂的长期过量食用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GB2760-1996)中对这些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限量均有明确规定。
目前,高效液相色谱(HPLC)作为化学分离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得到广泛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实现了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样品用样量少且灵敏度高和操作自动化。
采用RP-HPLC法对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糖精钠进行分离。
研究不同色谱条件对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糖精钠色谱分离的影响,建立较优的色谱流出曲线具有重要意义。
1 仪器与试剂1.1仪器:Shimadzu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 VP紫外-可见检测器、LC-6A 高压泵、CTO-10AS VP柱温箱〈含7725i型手动进样器〉),浙大智达N2000工作站;Sartorius CP225D型电子天平;Millipore Milli-Q型纯水仪;Sartorius BP-20型pH计。
1.2试剂:甲醇为色谱纯;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糖精钠对照品(Dr. Ehrenstorfer 公司提供);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材料与方法:2.1色谱条件色谱柱:不同型号C-18柱;流动相:0.02mol/L乙酸铵∶甲醇(比例分别采用82∶18、85∶15以及88∶12);流速:分别采用0.8、1.0以及1.2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
检测波长:254nm、230 nm。
3 结果与分析3.1 不同波长对分离的影响3.1.1波长对半峰宽、保留值、理论塔板数、分离度的影响由表一可看出,在检测波长分别为230nm 和245nm ,流速为1.0ml/min ,流动相0.02mol/L 乙酸铵∶甲醇比例为82:18、85:15、88:12时,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半峰宽、保留值、理论塔板数以及分离度的变化不大,说明波长对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半峰宽、保留值、理论塔板数以及分离度影响不大。
3.1.2波长对峰面积的影响由表一看出,不同流动相下,在波长为230nm 时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峰面积比在254nm 时的峰面积要大许多,表明波长对峰面积影响显著。
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在波长为230nm 时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吸光度大于在254nm 时的吸光度。
表一:不同波长对分离的影3.2 流速对分离的影响3.2.1流速对半峰宽、保留值、理论塔板数的影响流动相比例波长(nm) 半峰宽 保留值 理论塔板数 分离度 平均峰面积苯甲酸 山梨酸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苯甲酸糖精钠山梨酸R1 R2 苯甲酸 山梨酸 糖精钠82:182540.107 0.138 0.098 2.612 3.206 3.013 3301 5237 2990 2.3 0.96 404006 885600 354049230 0.106 0.131 0.097 2.607 3.163 3.061 3351 5517 3230 2.6 0.53 3721749 435656 2408864 85:152540.092 0.096 0.099 2.777 3.089 3.434 5048 5736 6666 22.1 416059915127372397230 0.092 0.0950.12.7723.082 3.421 5029 5831 6484 1.952 3806739 459759 2408277 88:122540.098 0.098 0.098 3.087 3.529 4.038 5497 7184 76032.7 2.9 405044 899624 359094 2300.093 0.10.1063.183.623 1.172 6477 7272 85822.73.2845622138164527348由表二可看出,在三个比例不同的流动相下,流速分别为流速1:0.8ml/min、流速2:1.0ml/min、流速3:1.2ml/min时,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半峰宽、保留值和理论塔板数均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柱效减小。
3.2.2流速对分离度的影响由表二可知,流速对分离度影响不大。
无论流速怎样改变,在流动相比例为82:18时,糖精钠与山梨酸分离度均小于1.5,不利于糖精钠与是山梨酸分离。
其他情况下分离度均大于1.5,分离较好。
表二流速对分离的影响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比例流速ml/min半峰宽W1/2保留值tR理论塔板数n分离度R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R1 R282:18 0.80.127 0.174 0.119 3.249 3.982 3.744 3626 2901 5484 2.4 0.951.00.107 0.138 0.0982.6123.206 3.013 3301 2990 5237 2.3 0.96 1.20.093 0.123 0.093 2.188 2.678 2.52 3067 2626 4068 2.1 0.885:15 0.80.11 0.114 0.120 3.471 3.861 4.293 5516 6355 7090 2 2.11.0 0.092 0.095 0.1002.7723.082 3.421 5029 5831 6484 2 2 1.2 0.081 0.084 0.087 2.326 2.585 2.865 4568 5247 6008 1.9 1.988:12 0.8 0.113 0.117 0.124 3.748 4.276 4.853 6095 7400 8486 2.7 2.81.0 0.098 0.098 0.098 3.087 3.529 4.038 5497 7184 76032.7 2.9 1.2 0.088 0.087 0.097 2.6423.017 3.475 4994 6662 7110 2.5 2.9(注:流动相0.02mol/L乙酸铵∶甲醇比例为82:18时,R1为苯甲酸与糖精钠的分离度,R2为糖精钠与山梨酸的分离度,流动相比例为85:15与88:12时,R1为苯甲酸与山梨酸的分离度,R2为山梨酸与糖精钠的分离度,下同。
)3.3 不同流动相对分离的影响3.3.1流动相对半峰宽的影响由表三可看出,在检测波长为230nm与流速为 1.0ml/min条件下,流动相:0.02mol/L乙酸铵:乙腈为85:15时半峰宽最小,其次是88:12,半峰宽最大时是流动相比例为82:18。
在检测波长为245nm与流速为别为0.8ml/min、1.0ml/min、1.2ml/min条件下,半峰宽同样在流动相比例为85:15时最小,其次是88:12,半峰宽在流动相比例为82:18时最大。
说明对半峰宽最适宜的流动相0.02mol/L 乙酸铵与乙腈比例是82:18.3.3.2流动相对保留值与理论塔板数的影响由表三可知,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条件下与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分别为0.8ml/min、1.0ml/min、1.2ml/min条件下时,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保留值与理论塔板数随乙酸铵与乙腈比例82:18、85:15、88:12逐渐增大,表明乙酸铵与乙腈混合流动相中乙酸铵比例增大,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保留值和理论塔板数也增大,柱效增大。
3.3.3流动相对分离度的影响3.3.3.1对分离度R1的影响同样由表三可看出,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条件下与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分别为0.8ml/min、1.0ml/min、1.2ml/min条件下时,流动相0.02mol/L 乙酸铵:乙腈=85:15时分离度R1最小,流动相0.02mol/L乙酸铵:乙腈=82:18时分离度R1较大,流动相0.02mol/L乙酸铵:乙腈=88:12时R1最大,且均大于1.5,有利于混合标样的分离。
3.3.3.2对分离度R2的影响同样由表三可看出,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条件下与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分别为0.8ml/min、1.0ml/min、1.2ml/min条件下时,分离度R2随乙酸铵与乙腈比例82:18、85:15、88:12逐渐增大,表明乙酸铵与乙腈混合流动相中乙酸铵比例增大,分离度R2也增大。
表三不同流动相对分离的影响流速(ml/min) 流动相比例半峰宽W1/2保留值tR理论塔板数n分离度R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R1 R21.0 (波长230nm) 82:18 0.106 0.131 0.097 0.607 3.063 3.161 3351 3230 55172.6 0.5 85:15 0.092 0.095 0.100 2.7723.082 3.421 5029 5831 6484 1.95 2 88:12 0.093 0.100 0.106 3.180 3.623 1.172 6477 7272 8582 2.7 3.20.8 82:18 0.127 0.174 0.119 3.249 3.982 3.744 3626 2901 5484 2.4 0.95 85:15 0.110 0.114 0.12 3.471 3.861 4.293 5516 6355 7090 2 2.1 88:12 0.113 0.117 0.124 3.748 4.276 4.853 6095 7400 8486 2.7 2.81.0 82:18 0.107 0.138 0.0982.6123.206 3.013 3301 2990 5237 2.3 0.96 85:15 0.092 0.096 0.099 2.777 3.089 3.434 5048 5736 6666 2 2.1 88:12 0.098 0.098 0.098 3.087 3.5294.038 5497 7184 7603 2.7 2.91.2 82:18 0.093 0.123 0.0932.188 2.678 2.52 3067 2626 4068 2.1 0.8 85:15 0.081 0.084 0.087 2.326 2.585 2.865 4568 5247 6008 1.9 1.9 88:12 0.088 0.087 0.097 2.6423.017 3.475 4994 6662 7110 2.5 34、样品分析由于各种物质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均有确定的保留值,因此保留值可作为一种定性指标,通过与表一数据与样品在各种条件下所得的保留值相对照,可较准确地将样品进行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