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教学目标的定义与特点1

浅析教学目标的定义与特点1

小组成员:王列
张晓慧
王雪芹
马秀萍
宋胡宁
李二亮
浅析教学目标的定义与特点
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慢慢成熟,教学目标不仅是反应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向,而且必须在传统或信息教学中继续强化。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对象。

我组总共查阅26篇文献,其中比较有效的有11篇,其中只包含教学目标涵义的文献有8篇,只包含教学目标特点的文献有1篇,包含教学目标涵义与特点的文献有2篇。

将其内容分为:教学目标的定义、教学目标的特点、教学目标的表述。

文献综述
一、教学目标的定义
李如密在《教学目标与目标教学》提到: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学结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调节、控制整个教学过程;
王国华、林祖荣在《课堂教学目标探究》提到:教学目标是预期教学结束时所达成的学习结果或终点行为,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二、教学目标的特点
杨心德1998年在宁波大学学报第21卷第4期《试论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说设计得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观察性、清晰性、可操作性和层次性等特点;
付生宝在2003年中国教师报第T00版《你会确定教学目标吗》一文中说当我们陈述教学目标时,应从不同方面表现教学目标的科学性、规范性、艺术性和系统性;
王国华、林组荣在1998年《教学与管理》第6期《课堂教学目标与管理》中说好的教学目标要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层次性、全面性、实际性、明确性和重点性。

小组的观点与评论
(一)评论
经过辩证的讨论,我组比较认可李如密在《教学目标与目标教学》提到教学目标的含义,不仅是比较全面,突出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而且是对教学结果的一种科学的预测。

然而王国华、林祖荣在《课堂教学目标探究》中教学目标的含义,只是说明教学目标的一些客观作用,未对教学目标做深入的研究,所以我组持反对意见。

对于教学目标的特点,我组比较同意付生宝在《你会确定教学目标吗》与王国华、林组荣在《课堂教学目标与管理》中的观点,系统全面的说明了教学目标的外在内在的特点,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杨心德在《试论教学目标的设计》中简单描述了教学目标的特点,一方面是比较具有进步性,另一方面是具有某些缺陷。

总体而言,我们反对他的观点。

(二)观点
经过思考讨论,以下是我组对教学目标含义与特点的观点: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学目标是教学者以教学对象为主体,对教学内容进行有计划性的确定,进而在教学活动中达到对教学对象学习情况有效的展现;另外,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对象学习技能的具体的描述的一种工具。

高效成功的教学目标,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明确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中的要求跟地位;
2.合理分析教学对象的技能;
3.教学目标必须简单明了;
4.教学目标要有步骤性。

二、教学目标的特点
1.强调教学对象——学习者的主体性
众所周知,教学对象在教学过程占有重要的地位。

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作用,是以学习者明确教学目标为前提条件的,这样学习者在课堂学习中会主动的、
有条理[6]。

只有高度地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转换学习方法,才能成功高效率的完成学习内容。

走出一条符合新课改要求下的由“学会”转变为“会学”的道路。

2.教学目标的设计以通俗易懂为原则
教学活动过程当中,只有每个学生清楚教学内容,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达到有效地掌握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制订的教学目标要简单明了,不能模糊,学习者才能懂得。

否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掌握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和提高。

3.教学目标要明确“三维目标” 的多元化
加涅提出教学目标的“三维目标”是:认知、情感和技能。

这三个领域之间的目标既是互相依赖、互相递进,又是具有协调作用的一个整体。

只有教学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合理体现出“三维目标”,这样会有效地培养学习者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趋向,形成一定的社会
责任感与清晰的价值追求[7]。

4.教学目标具有层次
布卢姆、加涅等人对教育目标分类都是有层次性的。

一方面,教学目标是有不同目标组成的,我们必须明确所学科目、所学单元、所学课文的教学目标,掌握这些各级目标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通过这个合理的精确的目标,表现出学习
者的学习结果的层次性[8]。

三、如何正确的表述教学目标
(一)要明晰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凸显学生主体
我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定教的思想。

我们要让学生知道,经过一节课的学习,自己必须掌握哪些知识,达到什么程度。

唯有这样,教学目标才是真正的学习目标,才能真正体现课改的理念。

2.表述明确到位
由于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表述教学目标时,语言要明确,行为动词要准确。

3.注意重点突出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新课标的这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

用新课标上的话来说,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因此,我们在设计课文教学目标时,要兼顾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所侧重,注意突出重点。

(二)设计教学目标应注意的事项
1.全面性;
2.具体性;
3.难易应适度;
4.重点应突出;
5.学习结果便于检测。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目标与目标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1997,(5);
[2]王国华,林祖荣.课堂教学目标探究[J].教学与管理,1998,(6):39-40;
[3]杨心德.试论教学目标的设计[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21(4);
[4]付胜宝. 你会确定教学目标吗[N].中国教师报2003(T00);
[5]王国华,林组荣.课堂教学目标与管理[J].教学与管理,1998,(6);
[6]姚华强. 对新课标下体育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Z].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1);
[7]白仁莉.科学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04
[8]金军华.教学目标设计的层次性原则.
/mingshigongzuoshi/ShowArticle.asp?ArticleID=
494;
附:
一、小组介绍
研究小组:漩涡(第三组)
组长:张晓慧
组员:王列王雪芹马秀萍宋胡宁李二亮
二、小组分工:
☺王列、张晓慧、王雪芹、马秀萍、宋胡宁和李二亮六人查阅资料;
☺王列、张晓慧、王雪芹、马秀萍、宋胡宁和李二亮六人进行文献综述;☺王列、张晓慧、王雪芹、马秀萍和李二亮六人进行观点与评价;
☺张晓慧、王雪芹、马秀萍、李二亮四人进行参考文献的格式调整;
☺李二亮、王雪芹负责梳理材料,撰写研究报告,张晓慧制作PPT。

三、小组讨论情况:
1.5月15日,10A-106教室,分配任务(参加人数六人);
2.5月22日,10A-106教室,讨论资料的查阅情况,并进行汇总,交流各
自的观点(参加人数六人);
3.5月29日,10A-106教室,小组讨论,确定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参加人
数六人)
4.6月2日,网络中心,统稿完成研究报告的电子文档及ppt(参加人数四
人)
5.6月5日,10A-106教室,小组讨论,对研究报告及ppt进行修改(参加人
数六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