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矸平硐掘进地质说明书
煤矿开采形成采空区塌陷后,地表水通过地裂缝、地面塌陷及导水裂隙进入矿井,产生矿井涌水,对矿区开采有一定的影响。
本矿井口位于斜坡上,地面排泄条件较好,因此地表水将不是矿井充水主要水患。但仍要注意地表水的防治工作,切不可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地表水进入井下形成水患;同时要加强工业场地的防洪排捞。
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裂隙发育地段矿井充水会有所增大,故特别要注意地表水的防、排、泄工作。
(2)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对照图及采掘工程图上标出其位置、开采范围、积水情况、探水红线等。
(3)针对主要含水层(段)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
(4)井巷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先探后掘,掌握前方水文情况,若发现有水患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待确认安全后才向前掘进,并将出水点位置标于井上下对照图及采掘工程图上。井巷揭露的主要出水点或地段,必须进行水温、水量、水质等地下水动态和松散含水层涌水含砂量综合观测和分析,防止滞后突水。
其它地质因素
地温
突出
煤尘
无
问题及建议
1、推广使用好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煤科院FDG-A防爆多功能高密度电法仪,切实执行“物探现行、钻探结合”的防治水理念。
2、编制探放水设计,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防治水原则。
附
图
1、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
2、开拓系统平面图(1:5000)
(3)断层水及陷落柱水
根据储量核实报告描述:矿区内断层落差小,多为横向正断层,断层导水性差,含水性弱。但今后在在矿井采掘及采煤活动的影响下,改变其含水性、导水性都发生,地下水、地表水将从裂隙进入矿井。矿区内在开采煤时还会发现小落差断层,这些断层破坏了地层的完整性、连续性,降低了岩石的力学强度,塑性岩石中断层破碎带含水性和导水性不强,刚性岩石中断层破碎带有一定含水性和导水性,可能连通含煤地层上部的中强含水层或地表水,加之未来矿床开采中,人工采矿裂隙大量出现,改变了断层带附近应力场和地下水的天然流场,地表水、地下水更可能沿断裂带进入矿井。
(10)在回采及巷道掘进中遇断层、褶曲、地质变化的积水带,应先探后掘,随时掌握水情。
(11)施工中应注意井下可能存在的溶洞及暗河。
(12)必须按设计和有关规定留设各防隔水煤(岩)柱,严禁在各类防隔水煤(岩)柱中采掘作业。
(12)矿井在建设过程中,应检查各类地质钻孔的封孔质量,对封闭不良或质量可疑、有突水可能的钻孔,必须采取封孔措施,否则50m留设防水煤柱。
(2)采空区及老窑积水
①在煤层露头分布着一些小窑及废井老窑,均在浅部,当矿井与小窑挖穿后,小窑水便进入矿井,生产中要注意小窑水的防治工作。是矿床开采的充水隐患。
②随着采空面积的增大,上覆含水层的裂隙水将沿导水裂隙进入采空区形成老空水,在开采老空区本层下部及下伏煤层时要注意老空水涌入工作面。
③由于小窑积水客观存在。未来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遇老窑,并产生突水,一方面老窑水通过裂隙渗入矿井,增加矿井涌水量;另一方面是老窑之间互相穿透,一旦一个小窑被淹,立即殃及一大片。因此采空区及老窑积水将是矿井充水的水患。
(7)以后掘进的开拓、准备巷道应根据井下地层情况选择稳定、淋水小的岩层,尽量避免穿过断层等构造带。
(8)必须按设计和有关规范留设各种防隔水煤(岩)柱,严禁在各种防隔水煤柱采掘作业。
(9)要加强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提前和查清采掘工作面前方“断层、裂隙、陷落柱等构造导水性”的基本情况,以便提前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
淌白水沟位于井田北西界矿区,横穿煤系地层向北流汇入郎岱河,流量为14.7~465l/s。矿区南东部发育一条常年流水溪沟,从北西向南东流入郎岱河。区内环状及树枝状水系发育,冲沟水沿途接受泉水及煤窑水、山坡紊流的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冲沟附近的网状、脉状裂隙密集,它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冲沟水可能沿风化裂隙、老窑及原矿井浅部采空区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
巷道位于龙潭组中风化岩层,属于岩性巷道,其它方向无井巷工程。
水
文
地
质
条
件
(1)地表水
xx煤矿地处珠江流域,为北盘江水系打邦河支流郎岱河,于郎岱河次级支流的分水岭上。郎岱河从井田北缘通过,其流量为23.27~695.30l/s,该河面即为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1300m)。淌白水沟位于井田北西矿界区,横穿煤系地层向北流汇入郎岱河,流量为14.7~465l/s。矿区南东部发育一条常年流水溪沟,从北西向南东流入郎岱河。区内环状及树枝状水系发育。
区内地形切割强烈,为侵蚀~剥蚀高中山及岩溶峰丛高中山地貌,岩溶、冲沟较发育。山高坡陡,地形起伏较大,矿界中部及北东部高,四周较低,中部由一系列海拔标高+1550m~+1700m的连绵起伏山峰组成一分水岭,纵贯全区。山峰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区内最高点位于北东部的落雨坡山顶,海拔+1732.0m;最低点位于矿区北部的淌白水沟中,海拔+1375m,相对高差357m,为侵蚀~剥蚀高中山及岩溶峰丛高中山地貌,岩溶、冲沟较发育。
(4)、地表洪水
本矿无矿区历年洪水水位,汇水面积,最大降水量等资料,业主必须尽快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论证已建设的工业场地是否受洪水威胁。
(5)水文地质类型评述
该矿是以大气降水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主要为顶板中所含裂隙水向巷道内渗漏,其次为老窑积水及采空区积水等。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防治水措施:
(1)必须密切观察矿井内的淋水、涌水情况,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同时必须坚持“有疑必停”的原则。
(5)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出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6)对于巷道破碎和淋水段特别加强支护,并采取导水等措施以免淋水直接淋至电缆上腐蚀电缆,巷道排水沟按规定设置并及时清理,巷道要保证排水坡度,对于巷道局部地段低洼集水段要设潜水泵或泥浆泵及时排水。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部
编制:xxx
审核:xxx
总工程师:xxx
二0一二年10月
排矸平硐掘进地质说明书
概
况
煤层名称
水平名称
+1547
采区名称
工作面
名称
排矸平硐
地面标高(m)
+1570~+1605
工作面
标高(m)
+1547
巷道长(m)
运输巷
72
地面位置
地面为山地,巷道距离地表高度约20~55米。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