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e试卷(推荐)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e试卷(推荐)

文学概论(一)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出现的第一个文学流派是()(1分)A:象征主义B:写实主义C:自然主义D:抽象主义2、文学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无意创作过渡到有意创作的标志是()(1分)A:文学观念的出现B:文学形式的成熟C:文学概念的提出D:文学著作的出版3、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

”这句话指()(1分) A:接受者的思想水平影响审美效果B:接受者的道德素质影响审美效果C:接受者的文化基础影响审美效果D:接受者的接受心境影响审美效果4、在审美意象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1分)A:社会情感B:艺术情感C:道德情感D:自然情感5、认为诗人在创作时会因神灵凭附而陷入“迷狂”状态的理论家是()(1分)A:柏拉图B:贺拉斯C:叔本华D:狄德罗6、刘勰所说的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指的是()(1分)A:思想在艺术直觉过程的重要作用B:情感在艺术直觉过程的重要作用C:知识在艺术直觉过程的重要作用D:意志在艺术直觉过程的重要作用7、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的理论家是()(1分)A:钟嵘B:曹丕C:刘勰D:陆机8、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是()(1分)A:抒情性B:艺术性C:普遍性D:独创性9、文采指作品中的()(1分)A:表现手法B:主题特征C:结构特色D:言语色彩10、“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里使用的主要修辞策略是()(1分) A:意象B:隐喻C:典故D:悖论11、在西方,提出“交感说”并确立了象征主义抒情原则基调的是()(1分)A:波德莱尔B:魏尔伦C:马拉美D:瓦莱里12、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做()(1分)A:艺术灵感B:艺术想象C:艺术感觉D:艺术情感13、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罪与罚》第三章开头说:“他一夜没睡好,次日醒得很早。

”从叙述时间角度看,这种叙述属于()(1分)A:省略B:概述C:减缓D:停顿14、从表意方式的角度,文学象征意象可分为()(1分)A:寓言式象征意象与符号式象征意象B:寓言式象征意象与抽象式象征意象C:抽象式象征意象与具象式象征意象D:抽象式象征意象与符号式象征意象15、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基本层面指()(1分)A:语音层面、文法层面、辞格层面B:气韵层面、格律层面、文法层面C:想象层面、辞格层面、语音层面D:经验层面、想象层面、文法层面16、英加登所说的“未定点”是指()(1分)A:作家打算写的东西B:有待读者具体化的东西C:作家没有写完的东西D:读者未读懂的东西17、从作品的角度看,文学是()(1分)A:一种语言艺术B:审美意识形态C:作家体验的凝结D: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18、“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1分)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B:作家与作品的关系C:作家与读者的关系D:读者与作品的关系19、法国诗人马拉美说“诗永远应当是一个谜”,这句话体现了文学象征意象的()(1分) A:无解性B:求解性C:可解性D:荒诞性20、席勒认为艺术起源于()(1分)A:模仿B:巫术C:游戏D:劳动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文学流通领域包括()(2分)A:印刷B:发行C:宣传D:传播E:反馈22、艺术想象的类型主要有()(2分)A:相似性想象B:再造性想象C:创造性想象D:抒情性想象E:叙事性想象23、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是()(2分)A:互相依存B:双向建构C:情重于景D:景重于情E:妙合无垠24、对话语体的特征包括()(2分)A:动作性B:抒情性C:典型化D:性格化E:口语化25、经作家艺术加工后可进入文学文本的语言形态有()(2分) A:口语B:土语C:方言D:文言E:白话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名词解释:文学消费(3分)27、名词解释:表现说(3分)28、名词解释:“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4分)29、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5分)30、抒情的策略有哪些?(5分)31、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32、创作冲动有哪些特征?(5分)33、文学的文化意义是什么?(5分)34、举例说明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

(10分)35、论述文学期待视野的具体层次。

(10分)36、举例说明文学风格构成要素(15分)1510-全国-文学概论(一)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考点】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答案:A解析: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第一个文学流派。

2、【考点】从不自觉到自觉答案:A解析:文学观念的出现标志着文学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无意创作过渡到有意创作。

3、【考点】审美的含义及其实现的条件答案:D解析:马克思的话说明美不是无条件的,审美作为一种活动必须有特定的心理时空的关系组合,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对不同的人,审美效果是不同的。

因而这句话指的是接受者的接受心境影响审美效果。

4、【考点】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的重要作用答案:B解析:在审美意象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艺术情感。

5、【考点】艺术灵感的特征答案:A解析:在西方,用“神灵凭附”和“迷狂”来解释和形容艺术灵感的人是柏拉图。

6、【考点】艺术直觉与认知直觉的异同答案:B解析: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正是指情感在艺术直觉过程的重要作用。

7、【考点】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答案:B解析:“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至”,此理论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

曹丕把“气”与“体”相连,以文气论文体和风格,品评当时的作家作品。

8、【考点】文学风格的独创性答案:D解析: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是独创性。

9、【考点】文采答案:D解析:文采指作品中的言语色彩。

10、【考点】抒情的修辞策略答案:D解析:悖论是指那种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千真万确的语句,即所谓的“似非而是”的语句。

抒情作品(尤其是抒情诗)不必处处合乎逻辑,因而常常具有悖论的性质。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就包含了这样的悖论。

11、【考点】象征主义的抒情原则答案:A解析:波德莱尔以诗的形式为象征主义的抒情原则确立了基调,他提出了“交感说”。

12、【考点】艺术想象的含义答案:B解析:艺术想象是指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13、【考点】次序和频率答案:A解析:省略是指创作过程中作家对所写事件和人物只寥寥几笔,将其特征勾勒出来,而对于那些大量的、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完全省略。

14、【考点】文学象征意象的分类答案:A解析:从表意方式的角度,文学象征意象可分为寓言式象征意象与符号式象征意象。

15、【考点】文学语言组织的层面答案:A解析: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基本层面指语音层面、文法层面、辞格层面。

16、【考点】体验说答案:B解析: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认为,作品中有许多“不定点”,这些“不定点”使作品成为“待机存在状态”,必须经过“具体化”的阅读体验行为,才能使作品真正实现为作品。

17、【考点】文学定义所包含的命题答案:A解析:(1)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2)从作家的角度看,文学是作家个体的体验的凝结。

(3)从读者角度看,文学是作家与读者情感沟通的渠道。

(4)从作品构成的角度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18、【考点】体验说答案:D解析:读者"体验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19、【考点】求解性答案:B解析:求解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审美特征。

由于象征意象创造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哲理或观念,那么对象征意象艺术的审美过程,便形成了不断追问、不断求解的审美鉴赏的过程。

这种审美求解的过程有点近似猜谜。

艺术家有意隐瞒自己的立意,以求神秘含蓄。

诚如黑格尔所说,象征(意象)到了极致就成了猜谜。

法国诗人马拉美说“诗永远应当是一个谜”。

这句话体现了文学象征意象的求解性。

20、【考点】游戏说答案:C解析:游戏说认为艺术与游戏一样,是一种非功利性的纯粹审美的生命活动,艺术起源于人类摆脱物质与精神的束缚、追求自由天地的游戏本能。

游戏说最早可追溯到康德。

但明确提出和系统阐述这一理论的是席勒和斯宾塞,因此,游戏说又被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考点】文学消费在文学活动链中的作用答案:BCDE解析:文学流通领域包括:发行、宣传、传播、反馈。

22、【考点】艺术想象的类型答案:ABC解析:根据艺术想象在创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艺术想象的类型主要有: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相似性想象。

23、【考点】情景交融答案:ABE解析: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双向建构,妙合无垠。

王夫之曾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这是描述情与景的辩证关系和意境中的艺术形象的情景交融的状态。

24、【考点】文体三层面答案:ADE解析:对话语体有以下特征:动作性、性格化、口语化。

25、【考点】文学中的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答案:ABCDE解析:文学文本的语言是经过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并表达意义的语言系统。

一般来说,各语言形态,如口语、土语、方言、书面语和文学语言,以及文言和白话等,都可以经过作家艺术加工后进入文学文本,成为其组成部分。

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考点】消费是文学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答案:文学消费是相对于文学生产、文学产品而言的,它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

27、【考点】表现说答案:表现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西方的真正的表现说产生于19世纪初兴起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

28、【主考点】“扁平”人物【副考点】“圆形”人物答案:“扁平”人物:是具有单一或简单性格特征的人物。

“圆形”人物:是指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

29、【考点】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答案: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主要有印象式批评、诠释式批评、评点式批评。

(1)印象式批评。

它是感想式的鉴赏式的批评,或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或以诗论诗、用形象比喻表达感受。

(2)诠释式批评。

这是以诠解词句、阐释原意为主的批评方法。

(3)评点式批评。

即在原作上加以批注、点评并与原作一起印行的一种批评方法。

30、【主考点】抒情的修辞策略【副考点】抒情的语法策略答案:抒情的策略有两种:语法策略和修辞策略。

(1)所谓抒情的语法策略,是指从语言的结构方式(包括词语的构成和变化、词组和句子的组织)这一角度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