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学习要点:⏹掌握焙烤食品、焙烤工艺的概念;⏹了解焙烤食品的发展趋势⏹焙烤食品概念及发展趋势⏹ 1.焙烤工艺----一般指采用远红外线、近红外线、微波、热空气等能量对食品进行加工的工艺。
广义上还指湿热蒸汽的加热,如馒头的制作。
⏹现常用于焙烤的设备有远红外线电烤炉、燃气烤炉、微波烤炉、炭(煤)炉等;⏹ 2..焙烤制品----一般指面糖制品中采用焙烤工艺的那部分食品.如最常见的面包类\蛋糕类\饼类等.非面糖制品中采用焙烤工艺的肉类\禽类食品不包括在其中.此外面糖制品中采用油炸工艺的,如方面便\油条等一般不包括在其中.⏹通常泛指的“点心”范围很庞杂,一般指采用焙烤工艺\油炸工艺\蒸煮工艺\等加工的面糖类\肉食类⏹和素食类制品.尤其是“中式点心”包罗的范围更广.面“西式点心”则一般指焙烤类制品\冷饮和沙拉等.⏹ 3.焙烤食品的发展趋势⏹焙烤食品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欧洲,由西方人主食发展而来,二十世纪初已实现工厂化大生产.发展趋势有:⏹1)营养强化型:强化赖氨酸\维生素A\C\D以及铁\锌等矿物质,以弥补小麦面的营养缺陷.⏹2)低热量型焙烤制品大多数属于“三高”食品,主要以甜菊苷\蛋白糖等天然甜剂代替白糖;以植物油生产的起酥油代替动物油;以纤维素粉\果渣掺入面粉;以全麦粉代替精白面粉等.⏹3)包装轻巧型:主要以饼干为主.⏹焙烤食品概念及发展趋势⏹可以方便食用和防止回潮.⏹4)花样型:如通过添加果蔬汁\果酱\果仁\果脯\脱脂大豆粉\肉制品\巧克力浆等花样品种.⏹5)保鲜型:除饼干外,其他焙烤制品大都属于潮湿性食品,在正常室温下易霉变,保质期一般为一个星期.现可通过微波杀菌\气体置换包装等保鲜技术实现6个月的保质期.⏹第二章焙烤食品原材料及其性能本章学习要点:⏹ 1. 掌握焙烤制品的主要原料特性;⏹ 2.掌握小麦面筋蛋白的种类及与焙烤工艺之间的关系;⏹第一节面粉⏹一.小麦的种类⏹1)按季节分⏹春小麦:春季栽种,一般粉质多;⏹冬小麦:冬季栽种,一般筋力强⏹2)按麦质分⏹白小麦:粉质小麦,面筋蛋白少,较适合于加工糕点粉;⏹红小麦:角质小麦,面筋蛋白多,较适合于加工高筋粉⏹二.小麦粒的物理结构与营养成分分布⏹麦粒粗分为胚乳,胚芽和麩皮三部分.⏹胚乳:为麦粒营养体,占粒重的80%左右,含主要的淀粉和主要的面筋蛋白;⏹胚芽:占粒重的2%左右,含少量的矿物质、脂肪、非面筋性蛋白等;⏹麩皮:含主要的矿物质、膳食纤维、维生素。
⏹三我国常用面粉的主要化学组成⏹四.面粉中各种成分的性质⏹ 1.水份⏹★因磨粉和保藏的需要,面粉的水份一般控制在13%左右,麦粒含水量低会导致粉粒粗;麦粒含水量高会导致出粉率低.⏹★面粉含水量与面粉贮藏性及焙烤制品和面团时面团粘弹性等有关.⏹ 2.蛋白质⏹★小麦面粉含两类蛋白质:⏹面筋性蛋白(1728年意大利BECCARI最早分离出):1)麦胶蛋白(也称麩蛋白,约占45%,醇溶性,分子量约40000,粘性极大);2)小麦蛋白(也称麦谷蛋白,约占25%)醇溶性,溶于稀酸或稀碱,分子量约10~100万,无粘性,但弹性好)⏹非面筋性蛋白:1)麦白蛋白(也称清蛋白,水溶性)2)麻仁蛋白(也称球蛋白,溶于盐溶液);前二者约占9%;3)酸溶蛋白,约占21%;⏹★所有谷物中只有小麦粉含有面筋性蛋白,面筋性蛋白是焙烤制品面团具有筋力的原因。
若要做面包,必须要有小麦面粉,其他任何谷物粉均无此性能。
其原因至今无定论,但可能与面筋蛋白含大量的谷氨酸有关,也可能与面筋蛋白存在半胱氨酸有关。
⏹★小麦粉中蛋白质具有良好吸水能力,最佳温度为30℃。
面筋蛋白吸水体积的倍数称为胀润值,最大值超过2倍。
⏹ 3 淀粉和糖⏹★淀粉是小麦粉中含量最大的成份。
其工艺性能是吸水约30%后,超过50℃有糊化胶凝作用,与各种焙烤制品的口感和鲜度有关。
⏹★面粉中的低糖主要为葡萄糖和麦芽糖,含量不多(约为10%),其工艺性能与发酵时激活酵母促进发酵,或与制品成色有关。
⏹ 4 脂肪⏹面粉中的脂肪含量少,但主要由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是面粉贮藏酸败的主要原因。
被脂肪酶氧化后的产物可作用于面筋蛋白的巯基形成二硫键,故陈粉的筋力较新粉高。
⏹ 5 灰分⏹面粉中的灰分主要来源于麩皮,矿物质多的面粉营养价值高,但口感粗糙。
⏹6、膳食纤维⏹主要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主要也来源于麩皮,口感粗糙。
⏹7 维生素⏹富含B族,但缺乏A、C,几乎不含维生素D。
故要进行强化。
⏹8 酶类⏹★蛋白酶:面粉中的蛋白酶可在面团中分解面筋蛋白,过度发酵的面团变烂与此有关。
对面包面团有害,但糕点粉则要适量添加此酶;⏹★淀粉酶:α-淀粉酶为液化淀粉的酶,从淀粉中间随机切断α-1,4糖苷键;β-淀粉酶则从淀粉非还原端每次切下一个葡萄糖。
可促进发酵,对面包面团有利;⏹★脂肪氧化酶: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引起酸败,但可提高面团筋力。
⏹五、面粉的种类和等级标准⏹面粉主要从面筋质含量、灰分含量、粗细度等指标进行划分。
但最重要的指标是面筋质含量,根据这个指标进行面粉的专业化生产和划分。
⏹★所谓面筋质,也称为湿面筋,就是面团中面筋蛋白吸水胀润形成的面筋蛋白水合物,具有很高的粘弹性。
⏹1。
我国的面粉种类划分⏹特高筋粉:面筋质高于36%;⏹高筋粉:面筋质高于30%;以上两种为面包用面粉⏹中筋粉:面筋质介于26—30%;适合于饼干、馒头、包子等;⏹低筋粉;介于22—26%;适合于饼干、蛋糕等;⏹特低筋粉:小于22%。
适合于蛋糕、饼类;⏹2。
国外面粉种类和等级⏹各国面粉种类笔标准有所不同,但主要还是以面筋质含量为标准。
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面粉专业化程度很高,如日本有400多种面粉种类。
⏹如日本的面粉大致分类:⏹强力粉:湿面筋36~38%,且粒度最粗,主要加工主食面包;⏹准强力粉:湿面筋34~36%,粒度粗,主要加工点心面包;⏹中力粉:湿面筋28~32%,粒度细,主要加工馒头、面条;⏹薄力粉:湿面筋小于26%,粒度最细,主要加工糕点、饼干等;⏹六、面粉的工艺性能⏹面粉的工艺性能决定于面粉的筋力。
面筋力又取决于面筋质的数量和质量。
⏹所谓筋力就是使面团具有良好弹性、延性性、持气性和体积膨胀的综合性能。
其实质可以认为是两种面筋蛋白总量及其比例。
因为面筋总量是前提,但麦胶蛋白决定面团的延伸性,而小麦蛋白决定面团的弹性,两者的综合又决定面团的持气和膨胀性。
因此,要有合适的比例才能达到这种性能。
此外,面粉粒度与筋力也有关系,它决定了吸水时的速度及面筋蛋白之间的结合。
可用面团吹泡示功仪测定的下列参数进行量化衡定:⏹1)弹性:面团吹泡示功仪吹面团薄片成泡,在泡破裂前遇到的最大阻力P(单位:mmHg)。
也可认为是湿面筋被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2)延伸性:面团被吹成泡后破裂前达到最大的容积L(单位:ml)。
也可认为是湿面筋被拉长而不断裂的能力。
⏹3)筋力:将单位重量面团变成厚度最小的薄片所需的功W(单位:尔格/克),W越大,筋力越好。
它是L和P的综合体现。
⏹W;大于300尔格/克,为强力粉;⏹W:180~220尔格/克,为中力粉;⏹W:小于120尔格/克,为弱力粉;⏹★可用湿面筋含量、P、L、W三个指标的综合进行面粉专业化:⏹1)最适合生产面包的面粉:湿面筋35~40%、P:L=0.8~1.4,W为250~300尔格/克;⏹2)最适合生产饼干,糕点的的面粉:湿面筋20~26%,P:L=0.15~0.7⏹,W为120尔格/克;⏹3)P:L高于2.5的面粉一般粒度太大,弹性过强,延伸性太差,.反而不适合于焙烤制品的制作.⏹第二节糖⏹糖是焙烤制品中常用的主要原料,它与制品的工艺性能关系很大.⏹一.各种常用糖的特性⏹1、白砂糖:也称蔗糖,是最好的原料糖,使用量最大。
甜度纯正、溶液无色,结晶颗粒吸湿性小。
经粉碎可制成白糖粉。
⏹2、绵白糖:由白砂糖加少量饴糖制成。
甜度较白砂糖略小,结晶颗粒较细,吸湿性较大。
⏹3、红糖:由制白糖后的糖蜜制成,杂质有铁、果糖、蛋白质及其他有机物。
又分赤砂糖、黄片糖。
中式点心的月饼、糖果馅常用。
⏹4、饴糖:也称淀粉糖,是利用谷物芽中的淀粉酶分解淀粉溶液制成。
主要含麦芽糖、糊精及少量葡萄糖、低聚糖等。
甜度较小,无结晶性,有大吸湿性。
可使焙烤制品回软吸潮。
⏹5、蜂蜜:主要含果糖、蔗糖及蛋白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
营养丰富,甜度较蔗糖大,有较大的吸湿性,且成色性较佳。
⏹6、高果糖浆:以淀粉为原料,经淀粉酶分解、葡萄糖异构酶转化而来,主要含果糖和葡萄糖,甜度较大,有吸湿性。
美国、欧洲用量较大。
⏹二.糖对焙烤制品工艺性能的影响⏹1.糖对面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糖的溶解度高,具有渗透压。
对面筋蛋白来说,水与之结合形成湿面筋,是为水化作用;在面团中当糖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使面筋蛋白结合的水反渗出来。
糖对湿面筋来说,糖从湿面筋中争夺水份,即为反水化作用。
因此,糖量太大对湿面筋的形成是不利的。
糖每增加5%,面粉吸水率就降低1%,当糖量超过面粉量的20%后,就有明显的反水化作用。
从外观上表现为面团发粘、面筋形成延迟,弹性下降,并影响面团的持气性。
糖的反水化作用还会影响酵母的发酵,当糖量超过面粉的6%时就有明显的抑制发酵作用。
⏹2.糖对焙烤制品的感官的影响⏹首先糖在高温下会发生焦糖化反应,形成焦糖色素,这是焙烤制品成色的原因之一;例如,蔗糖发生的焦糖反应:⏹2个蔗糖分子(200℃,脱去2个水)2个蔗糖酐(无甜味,温和若味,继续脱去4个水)焦糖色(味苦,黄褐色,继续脱水并聚合)焦糖素(焦黑色,不溶于水,有不良风味)⏹其次,糖与蛋白质和氨基酸等物质会发生美拉德反应,形成结构复杂的⏹焦黄色物质,并产生许多酯类、醇类、醛类等特有的风味物质,这是焙烤制品成色和具有特殊风味的另一原因。
⏹3。
促进发酵⏹单糖是酵母直接可利用的物质,蔗糖亦可被分解成单糖而被酵母利用。
即发干酵母在最初活化时要依靠糖这一碳源。
⏹第三节油脂⏹一、焙烤制品常用油脂种类⏹ 1.植物油:主要有菜油、花生油、大豆油、棉籽油、玉米油、棕榈油等,因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一般常温下为液态,具有易渗性。
但棕榈油所含饱和脂肪酸较多,为固态。
植物油不含胆固醇,但易酸败变质。
成膜能力比不上硬化油,故起酥性较差。
可用于潮湿性食品面包和蛋糕的水份的保持,起到保鲜作用,故有时可用于液态起酥油的配制。
但一般主要用于制品的外表涂抹和烤盘的脱模。
⏹2.动物油:⏹2.1奶油⏹是牛乳中分离出来的油脂,称为黄油或白脱(BUTTER),具有良好的天然乳香,熔点较高(28-34℃),常温下呈凝固态,具有细腻的口感和良好起酥性。
⏹常作糕点的奶饰原料或直接作为食用油。
缺点是热值高,含胆固醇。
⏹2.2猪油⏹由猪肉板油和网油精炼而成。
具有独特的芳香,常温上一般为固态,晶粒较粗,具有优良的起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