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D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分子能直接构成 物质,原子不能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 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 的结论错误的是( D )
加热
加热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 B.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把金属钠用小刀轻轻地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 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金属 钠的 物理性质__银__白__色__固__体__、__质__软__、__密__度__比__水__小__、_ 熔点较低 化学性质_________能__与__水__反__应______________
挑战自我
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 意图,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B)
A 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 B 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很容易发生 C 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没有 变化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挑战自我
水通电分解时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D ) A 水分子的能量 B 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C 水的化学性质 B 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哦
H2+O2 点燃 H2O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比较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概念
特征 举例
二者的联系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者两 种以上的其他物质的反应
一变多 .
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 一种物质的反应
多变一
氢气燃烧
水的电解
二者都是化学变化,都有新物质产生,都 伴随有能量的变化
【典例分析】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C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D) A、把一定量的食盐放入水中溶解,得到食盐水 B、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C、氧化汞——汞+氧气 D、氢气+氧气——水 E、通过过滤把水中的泥沙除去
分裂
重新 组合
①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 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③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 类和数目不变;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 能再分了。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 ) A.水分子 B.氧原子 C.水元素 D.氢原子
我发现:
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 : 1、化学变化 2、多变一
填表
水的分解
水的合成
条件
电解
点燃
现象 化学表达式 基本反应类型
正极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 可以点燃,并产生淡 蓝色火焰
H2O 电解 H2+O2
1 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 焰 2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 烧杯)烧杯内壁出现 水雾, 用手触摸烧杯感觉温热。
物质的反应。
跟踪练习:
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吗?为什么?
A、泥水过滤得到泥和水 B、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氧化汞加热后变成汞和氧气
我发现:
判断分解反应的方法 : 1、化学变化 2、一种反应物多 种生成物
水的分解
问题二: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是怎样变化的?
观察视频分析现象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教师 潘运 2015/9/16
复习回顾
1 过滤时的操作注意事项 2 背元素周期表前20号 3 过滤时速度过慢的原因 4 过滤后滤液依旧浑浊的原因
学习目标
1 了解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 能够对水的分解反应做出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 子发生的本质变化。
3 掌握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能对已经发生的反应 进行分类。
阅读P34最后一段,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并完成下列题目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B ) A 钢能导电 B 镁能与氧气反应 C 常温下水是无色液体 D 常温下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典例分析】
1.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2_)_(3_)(_5)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_(1_)_(4_)(_6)__. (1)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2)食盐是白色固体物质 (3)汽油易挥发 (4)镁能在空气中燃烧 (5)冰能变成水,水能变成水蒸气 (6)氧气能够支持燃烧
体积比为 1:2 ;
(3)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使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是 O2;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 点燃,并产生淡蓝色火焰,是 H2 。
实际气体体积中,H2的体积往往大于O2的2倍 原因:1 O2的溶解能力大于H2的溶解能力
2 电极材料消耗一部分O2
电解水两电极上产生的气 体种类体积可简单记忆为: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3
结合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裂
重新 组合
1.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水分子,保持不变的粒子 是氢原子和 氧原子,生成的新粒子是氢分子和 氧分子。该实验 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2.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不变,变化的只是 分子间的间隔 。 由此可见: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 最小粒子。
【典例分析】
例1.能从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C )
①水电解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②化学变化的实质 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③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 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例2.从下图获得的结论中,正确的有( D )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和读法
水 通电 氧气
氢气 (分解反应)
(反应物)(反应条件) (生成物)
表示“生成” 表示“和” 读法: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
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
解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
4 从水的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宏观现象出发,用微观观 点分析其反应的本质。
水的分解
水的电解
问题一: 水通电会发生什么 变化?
根据课本P31实验探究以及水电解实验的视频 完成下面的表格
水的电解
观察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使用的是 直流电(填直流电或交流电);
Hale Waihona Puke (2)现象:正负极均有气体产生,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理论
水的合成——氢气的燃烧
问题一:氢气在 空气中燃烧后的 生成物是什么?
根据课本P33实验探究以及氢气燃烧的视频 分析实验现象
氢气燃烧 实验现象: 1 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2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 水雾,用手触摸烧杯感觉温热。
结论: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生成了水,并放出热量。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和读法
氧气
点燃
氢气
水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表示“生成”
表示“和”
读法:氧气和氢气点燃生成水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H2
O2
H2O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实战演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 把糖和水混合在一起是化合反应 B 氢气和氧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是化合反应 C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是分解反应 D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合反应
分裂
重新 组合
1.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水分子,保持不变的粒子 是氢原子和 氧原子,生成的新粒子是氢分子和 氧分子。该实验 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2.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不变,变化的只是 分子间的间隔 。 由此可见: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 最小粒子。
拆分模型、观看动画,描述水的电解过程(从 微观),并注意与宏观现象的联系。
电解水的实质: 通电后,水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
然后每两个氢原子结合为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为
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为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
为氧气。
化学变化的实质:旧分子
分裂
原子
重新 组合
新分子
结合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4 蒸发水和电解水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变化,从原子、 分子的观点看蒸发水的过程中______发生了变化.从电 解水可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电 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水分子的间隔
水分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复习回顾
1 说一下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的分 别是什么气体,以及鉴别用的方法及现 象 2 什么是分解反应 3 化学变化时实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