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趣味盎然学拼音

趣味盎然学拼音

趣味盎然学拼音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余杏芹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和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漫长的求学生涯的第一步。

拼音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

然而拼音只是一些符号和规则,没有实际意义,其教学的难度也是众所周知的。

让一些七岁左右的学生用几十天的时间来死记这些抽象的符号、呆板的规则,可以想象那是一件多么枯燥无味的事。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善于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年级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疲劳,注意力分散,影响教学效果。

孩子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

依据一年级新生这样的认知特点,依据新大纲精神,(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增加趣味性,减轻负担”为指导思想,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在拼音教学中重点开发教学的趣味性,在设计教学时尽量减少讲解,较多运用游戏、演示、表演、绘图以及联系学生生活等方法,激发他们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让儿童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积极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

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表象入手,直观感知有乐趣从儿童的心理上看,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时期过渡,具有自制能力差,思维形象具体化,无意注意又占据优势的特点。

而“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苏霍姆林斯基语)所以只有注重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直观性,打开学生的表象仓库,才能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易于接受,便于记忆,从而感到到乐在其中。

1、充分运用插图汉语拼音教材中有许多插图,都色彩鲜艳、具体直观、、贴近生活、富有童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编者意图,从课文的插图入手,启发学生发现插图跟字母音形的内在联系。

例如:在教声母k时,先让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生:图上有小蝌蚪和水草)你们喜欢小蝌蚪吗?(生:喜欢)这些可爱的小蝌蚪在那干什么?(生:小蝌蚪在水草边玩)接着板书k让学生看,这个字母像什么?(生:它像两只小蝌蚪靠在水草边玩)我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画面时,学生特别感兴趣,很快就记住了“k”的样子,并借助“蝌蚪”的读音,又顺利掌握了“k”的发音。

2.直观演示利用教学器具进行直观演示,结合教师讲解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多看,启发学生多说,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情境下愉快学习。

以教学复韵母“ɑi、ei”为例,教学时,我让一高一矮两名同学在一起比高矮,教学生发“ɑi”音;用一条围巾围在脖子上,教学生发“ui”音,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复韵母发音的记忆。

教学“j、q、x”与“ü”相拼,“ü”上两点省写这一拼写规则时,我用一副太阳镜戴在头顶,扮成“ü”,边背省写规则儿歌边摘下眼镜以提示与j、q、x相拼要省写。

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在区分b和p,d和t,g k和h发音是否送气,我拿一张薄纸放在嘴边,有意识地发出不同的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

3.绘画激趣。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说,早期儿童的绘画活动的确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低年级学生对形象的画面十分有兴趣,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把绘画恰当地引入了教学。

以教学复韵母“ao、ou、iu”为例,我采用简笔画激起学生兴趣,先让学生拼读音节“māo、gǒu、niú”,我则相应的画出猫、狗、牛的样儿,并有意与音节相错位,再指名到黑板上做“拼读连线”的练习,学生看到有趣的动物图口中啧啧不已,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我采用“化词为画”的方法,择机让学生在音节词旁画上相应的图。

如教学“ie、üe、er”有关的看图读音节时,我让他们画出“shù yè、xǐ què、hú dié、ěr jī”,看到自己的绘画作品,孩子们感受到学拼音的无穷乐趣;每个孩子们笔下的事物都是不同模样,可见孩子们在自主参与中激发了创造力,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培养了思维的多向性。

二、创设情境,生动活泼有兴趣1.故事激趣小孩子很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讲一些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故事趣谈,或将故事穿插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渗透在故事情节之中,创造一个愉快而紧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另外,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时,我也是编故事穿插。

如:“小i的妈妈是大y,它们生活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yi yi yi”,“小u的爸爸是大w,他们住在一间屋子里,整体认读音节wu wu wu”,“小ü没有爸爸和妈妈,都伤心得哭了,大y是个好心人,见小哭得好伤心,于是来到他身边,摸摸它的头说:“好吧,我再带一个,可是你得把眼泪擦干净,记住不许哭。

小ü真愉快,擦掉了眼泪,边走边唱着歌:“小ü跟着大y走,擦掉眼泪真愉快。

”“整体认读音节yu yu yu”学生对这类故事特别感兴趣,这样把知识化为有趣的故事,使学生对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接受快,理解深,记忆牢,还能使学生对跟大y后面去掉两点引起注意。

另外,也可以根据拼音特点巧编故事创设意境,把学生引领到拼音字母的王国里去。

例如学生写n时总是写得太窄,不好看,我就告诉他们:“有一个大胖子,要到朋友家串门,可是朋友家的门太窄了,大胖子怎么也进不去,怎么办?朋友只好把门修得稍宽一点,胖子就能进门了。

”接着,我示范写了一个n,学生在笑声中记住了这个字母的写法。

2.表演激趣。

适当地运用表演形式进行情境教学,让孩子们参与生动的表演,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如学习“空中雷鸣电光闪,风呼呼,雨哗哗。

吓得小鸡叽叽叽,乐得小鸭嘎嘎嘎。

”这首儿歌时,我不仅让孩子们模仿雷声、雨声、风声,还把受到惊吓的小鸡,开心的小鸭表演得栩栩如生。

通过这样的表演,使学生了解了学习汉语拼音可以帮助阅读,也加强了他们对儿歌内容理解。

从创新教育理论来说,儿歌让孩子们去想象去表演,培养、发展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再如教学复韵母ɑi、ei、ui与声母相拼时,随着我抽动音节卡片,孩子们边拼读f—ei→fei,t —ɑi—tɑi、ch—ui—chui,边做起了小鸟飞,抬东西,吹气等动作。

三、编创游戏,寓教于乐有童趣游戏是学习,特别是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一种最好学习。

游戏教学中采用丰富的、多样的手段,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在唱唱、跳跳、听听、玩玩中领略学习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

处于幼童期的孩子,是十分活泼好动的。

单靠图片和活动教具学习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

所以上课时让他们动动手、动动脑,做做知识性游戏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极为有效的。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动手、动脑能力,加深记忆,为此,可采用以下一些做法。

1、问答法。

采用“师问生答”或“同桌问答的方法。

例如:(1)在教学“d”“b”等形近拼音字母时,可采用以下问答的形式进行。

师:左下半圆是什么?右下半圆是什么?生:左下半圆d、d、d,右下半圆b、b、b。

通过以上一问一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使学生掌握了这些易混淆的拼音字母的“音”和“形”。

(2)在教学音节时,可以进行同桌问答。

生1:yi yi yi,什么yi ?生2:yi yi yi,衣服的yi 。

通过这样的问答,使学生开动小脑筋,自主把音节联系起来记忆,增强学习效果。

2、歌诀巩固法儿童的感知具有模糊性,对音形相近的字母容易混淆,若采用编顺口溜、写儿歌来辨别巩固字母的音和形,学生学后会印象深刻。

怎样记住拼音字母的音形呢?让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同桌讨论编顺口溜,记得准,记得牢。

教学声母f时,我让学生想办法记住音形,学生在投影的启示下,编出了这样的顺口溜““伞柄朝上f f f”、“马蹄声响d d d”,“气球上升q q q”“小鸽子g g g”“小蝌蚪k k k”。

“拐棍加横f f f”,“伞把撑开t t t”等。

这些儿歌突出了字母形体的特点,形象生动,学生便于记忆。

让学生通过动脑、讨论而编出的顺口溜,不仅学生容易记忆,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拼音的成就感. 儿歌是儿童最喜欢的歌谣,唱起来琅琅上口,一个个摇头晃脑,好不得意把拼音字母或规则编成儿歌,让学生去唱一唱,学生也是兴趣十足,如“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和y,赶快脱帽行个礼,脱掉帽子还是小ü。

再如:“小ü见到j、q、x,擦掉眼泪笑嘻嘻”。

“有ɑ不放过,没ɑ找o、e,i、u都有标在后”,像这样复杂、抽象标调的规则,如果利用儿歌,学生在无意识中就记牢了。

总之,将要学习的拼音字母配上儿歌、口诀,伴以简洁、鲜明的节奏,再加上拍手伴奏,使拼音字母易读、易记,便于学生掌握。

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发展了音乐智慧,学会了汉语拼音。

3、我在课堂上还开展一些常规的“找朋友”、“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大脑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形成暂时联系,提高了学习效率。

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肢体运作智慧,充满童趣,使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学起来轻松愉快。

四.联系生活,自主创新有情趣。

在教学汉语拼音的过程中,切忌为教拼音而教拼音,不应把教学与语言学习割裂开来。

因为声、韵母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单靠死记硬背行不通。

在教学中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把拼音教学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把汉语拼音纳入到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去认识、去定位,赋予它们感情和生命,让它充满情趣。

1、联系生活,提高说话水平。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说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主要途径。

汉语拼音教学特别要注意联系儿童生活实际,把学习汉语拼音放在语言环境中,加强拼音与听说读写的联系,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拼音。

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拼音说词造句编儿歌,赋予字母或音节以意义,这样能引起儿童注意和学习兴趣。

教学中可以采用给音节带调组词的方法,如:yī—衣服、医生、;yí—阿姨、一个;yǐ—椅子、以后;yì—容易、意见;也可以练习给音节带调说话,如教学“ai”时,让学生先带调组词再说话,“ài—喜爱—我喜爱画画。

”“我喜爱踢足球”……孩子们饶有兴味地组词说话,把无意义的拼音符号与儿童生活、语言联系起来,通过听说训练发展了语言。

也可以让学生看图读音节说句子,如练习wu的四声。

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梧桐树、乌鸦、屋子、手拿五角星跳舞的娃娃、喷雾器”等图片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让学生以直观生动的形象为依据,练习看图说句子。

学生兴致颇高,说出了:“娃娃在屋前跳舞”、“乌鸦在梧桐树上叫”、“屋前靠着一个喷雾器”等句子。

由于注意了在语文实践中学习拼音,所以,学生不光学会了yi、wu的四声,还在学习中发展了语言和思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