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写作试题

应用写作试题

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16分)
1.公文: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所制作的文件。

2.总结:总结,也叫总结报告,是人们对前一阶段工作、学习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分析和评价,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用以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应用文书。

3.述职报告:所谓述职报告,就是述职人(即各级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向自己的任命选举机构和上级领导或人民群众述说在一定时期内履行职责情况的书面报告。

4.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其它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反映交易关系的法律形式。

二、简答题:(20分)1.应用文选材有哪些要求⑴材料要真实可靠;⑵材料要典型对应;⑶材料要新颖生动。

2.撰写请示应注意哪些问题⑴一文一事;⑵不要多头乱送;⑶一般不要越级请示;⑷正确使用文种;⑸向上级机关的请示,在未获批示或批准前,不要向其他机关或下级机关抄送或下发;⑹几个部门可以联合请示;⑺注意行文语气。

三、判断题:(10分)
1.表彰性通报既要写明被表彰者的先进事迹,还要简介其一般表现。

(×)
2.规范性公文的生效日期应是公文起草完成的时间。

(×)
3.对于上级的指示,只须参考执行。

(×)
4.批复同请示一样,也应一文一事。

(√)
5.写作调查报告时,一般常用第一人称。

(×)
四、要素操作题(10分)
少数干部利用公款游山玩水,某省人民政府拟发文予以批评,请代该省人民政府拟写文件标题。

标题:
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16分)
1.主题词:用以揭示公文基本内容并经过规范化处理的名词术语。

2.通报:通报是上级机关在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时使用的公文。

3.计划:计划是在一定时限内,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种目标,事先制定的步骤方法措施,并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类文书的总称。

计划包括规划、狭义的计划、工作安排、设想、方案等。

4.广告语:广告语是广告主在长期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含义的宣传用语。

二、简答题:(20分)
1.应用文语体有哪些特征⑴模式性;⑵专业性:①行业性特征②种属性特征;⑶直接性
2.贺词的写作要点有哪些⑴感情要饱满;⑵措词要妥当;⑶篇幅要短小。

三、判断题:(10分)
1.××市教育局关于召开××同志任职的通知。

(×)
2.××市电信局关于安装私人电话的公告。

(×)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体工商户必须依法纳税的通告。

(√)
4.几个单位联合行文,主办单位要排列最前。

(√)
5.写作调查报告时,一般常用第三人称。

(√)
四、要素操作题(10分)
广东省人民政府收到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商洽经贸协作关系事宜的函》(苏政发〔2003〕×号),经研究,同意合作
并给予函复,请代拟这篇复函的标题和开头的文字。

一、名词解释:(16分)
1.结构:应用文结构,是指应用文文本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和排列,是其内容的组织构造。

2.主题词:主题词是标示公文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别的关键词语,是文件信息输入计算机的一种符号,它的出现为计算机等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管理公文奠定了基础。

3.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对客观事务或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后写成的书面报告。

也称为"调查"或"考察报告",是机关工作和其它社会工作中常用的一种应用文体。

4.经济预测报告:经济预测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特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经济活动在未来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测算和判断。

经济预测报告就是用文字将这种预测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的书面报告。

二、简答题:(20分)
1.撰写批复要注意哪些问题(1)准确地摸清下情;(2)针对性要强;(3)意见要明确;(4)写作上一文一事。

2.规章制度的性质有哪些(1)具有权威性、政策性。

(2)具有法规性、强制性。

规章制度是作为行政法规实施并起作用,是一定范围内的组织和人员必须遵守的具体规范,一旦获准通过并正式实施就必须严格遵照执行,没有商量的余地。

(3)具有严肃性和稳定性。

三、判断题:(10分)
1.请示的内容必须是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之内的事。

(×)
2.意见既可作下行文,也可作平行文,还可以是上行文。

(√
3.公文是人人都要阅读的,行文文字要求不必很精炼(×)
4.版记是公文的文件尾部分,包括主题词、抄报机关、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份数。

(×)
5.××市电信局关于安装私人电话的公告。

(×)
一、名词解释:(16分)1.主旨:主旨是指主要的意义、用意和目的。

应用文的主旨,是写作主体通过文本所反映出来的基本思想,是写作主体意图的体现。

2.通告:通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公文文种。

3.起诉状:起诉状也通称诉状,是指诉讼当事人向人民法院呈递的书面请求。

4.申请书:申请书是个人或集体因某种需要,向有关部门、机关、团体、单位等组织提出请求时使用的一种常用的文书。

二、简答题:(20分) 1. 通知和通报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1 )通报重在“报”,是报道和传播消息;通知重在“知”,是知之而后行,要贯彻执行。

( 2 )收文单位的办理情况不同:通知的收文单位是“共同执行”,通报的收文单位可区别不同类型的通报而不同对待。

( 3 )通知事项是发文单位根据自身需要下达,通报事项来源于下属单位,经上级了解、掌握后整理制发。

2.经济合同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⑴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⑵标的;⑶数量和质量;⑷价款或酬金;⑸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⑹违约责任;⑺解决争议的方法。

三、判断题:(10分) 1.中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公布关于严肃党纪、杜绝"走后门"等不正之风的有关规定,用通告。

(×) 2.公安厅表彰公安战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用决定。

(√) 3.情况紧急可以越级请示。

(√) 4.××县税务局通知建筑税纳税的有关事项,用公告。

(×) 5.政府机关不得对党组织作批示、交任务(√)
一、名词解释:(16分)
1.抄送机关:次要受文机关,对所收公文不需要承担主办或答复责任,而只需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

2.通知: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或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时使用的文种。

3.答辩状:答辩状是指被告人或被上诉人,针对起诉状或上诉状进行回答和辩解的书面文书。

4.市场调查报告:市场调查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市场中的消费者、产品、竞争者等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

将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及相关分析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市场调查报告。

二、简答题:(20分)
1.简述答辩状的格式和主要内容。

答辩状一般分为首部、答辩理由和结尾三部分。

(1)首部:这部分应写明下列事项:①标题。

②答辩人的基本情况;③写明答辩事由。

(2)答辩理由:答辩状的理由和内容要针对原告人的诉状或上诉人的上诉状的内容来答辩。

(3)结尾:要写明"此致×××人民法院。

""此致"占一行,"×××人民法院"另起一行。

最后由答辩人在右下方签名盖章,注明年月日,如
系律师代书,可注明代书人的姓名、单位名称。

2.调查报告有哪几个组成部分⑴标题:单标题和双标题即公文式和新闻式标题;⑵前言:介绍调查的概况;⑶主体:主要是
写出调查的事实、过程,是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⑷结尾:结论、意见和建议。

三、判断题:(10分)
1.规范性公文的特殊形式有:抄本、试行本、暂行本、修订本(×)
2.××学院关于招收IBM研究生的通告。

(×)
3.材料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在明确行文目的之后要进行调查说明。

(√)
4.表彰性通报既要写明被表彰者的先进事迹,还要简介其一般表现。

(×)
5.任免通知均需写明经何组织研究决定、任免谁及任免职务、任期和待遇,这样才便于执行。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