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核心素养反思评价谢

学习核心素养反思评价谢

学习核心素养反思
一、专业理论学习要跟得上,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人们所掌握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折旧率”越来越快。

如果一天不看书、两天不看报,三天不上网,几天不学习,就会感觉“out”了,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

这次学习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不能机械地教知识。

培育人才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知识更倾向于怎么解决老师教过的问题。

教育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是片段的、支离破碎的。

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

这就要求我要钻研所带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比如研读新课程标准,这就是教学理念的新提法,不能闭门造车。

那这些专业理论及理念从哪儿学?向专家学、从一些教育网站上学、同伴互助--向专业教师学。

二、真实——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在以往的公开课教学中我总是觉得自己雕琢,耍花架子,刻意准备的痕迹太过浓重,虽然按部就班成功的完成了一节看似完整的课堂教学,其实却缺少了真实性,多了几分虚假。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首先教师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暴露思维的真实。

其次,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凸显个性的真实。

整个课堂氛围很轻松、愉悦,不像是听课,好像是在享受中学习。

三、情境——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有效的手段
我记得某个教育专家说过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注重来自于生活,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设置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而是尽量贴近于生活,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便于思考操作,同时也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特别是像我们学校的学生更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手段方法,掌握技能。

所以情境的创设需要我在生活中、教学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操作,让品德变得更能指导和约束孩子的行为。

四、教师为引领,学生为主体。

相对地说,差距最大的就是学生。

这其中有城乡差别的因素,但另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的培养。

养成教育包括很多好的学习和在校生活习惯,和我前面谈的培养学生的几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我在想,我的课堂也并不是每一个学生没有动脑子思考,而是我剥夺了孩子的尝试和想法,我可以尝试着做、坚持做、给他们的是一种思维和方法,而不是答案。

五、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与我们以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

我们以前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的特长发展”。

素质教育改变了“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方式,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培养各种社会需要的人才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而素质的培养是在学生“有天分”的基础上。

“素养”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后天中、长期实践中养成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经过努力养成好的习惯、能力等。

这与我们学校的《新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积极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文化基础表现为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表现为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表现为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

从文化基础可以看出,它更加关注学生知识积累的宽度和厚度,使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形成正确、科学、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这也是一个人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

自主发展方面更多的强调学生的学习发展意识,能够自主学习,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追求健康、快乐、精彩的人生。

社会参与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能力,一个有担当的人,才能爱国、爱集体、爱家,才能勇于为社会做贡献,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而且还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和研究。

我将不断学习新理念,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

培训学生的核心素养,那老师呢?我们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缸水,一潭水,提高自身素养,树立终身
学习的理念,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切行为的榜样,从概念到行动,从“知识至上”转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学习的同时,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工作,我认为要做一名好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也希望我所培养的学生将来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我尽可能多地去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并鼓励引导他们努力发扬。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没有失去自尊心,也逐渐地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再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以证实自己一定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他们,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他们的能力。

多对学生们说: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你必须这样做。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在,更应关注他们的将来,利用现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让学生做未来发展的设计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