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战争的特点战争的历史表明,主动发动战争的一方总是事先进行了长期和充分的准备,包括战前全民动员、营造世界舆论、国民经济转型、军队集结部署等等。
而未来战争的规模和特点将完全取决于敌对双方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外交能力,以及敌对双方国内的施政情况。
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美国的一贯原则就是极力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确保自身在全球重要战略地域内的利益不受侵害。
纵观美国参与的各场战争和军事冲突,不论它以什么理由发动战争,都是为了最终实现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能源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为了保障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利益,最大限度的攫取世界原材料和能源,它会适时发动“能源战争”,“伊拉克战争”就是例子。
换句话说,美国21 世纪的战争就是“能源战争”,有了能源就有了经济霸权,取得了经济霸权也就享有了政治霸权,美国保持“超级大国”地位的想法始终不会动摇。
通过对发生在21 世纪初的几场战争进行分析后,俄军得出了下列结论:战争在21 世纪仍然是实现国家利益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与以往的战争不同,21 世纪战争的突出特点表现在高强度、大消耗、陆海空天全方位、高机动性、诸军兵种协同作战、信息战……交战双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军事行动和激烈的战场交锋,其目的就是为了夺取和保持己方的战略主动权,促使战局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迫使敌退出战争。
本人认为,21 世纪的战争有6 个主要发展趋势:第一,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工智能型武器、纳米武器、军用机器人和新概念武器将被广泛的应用于未来战争。
这些武器的作战性能还将不断得到提升,杀伤力也是越来越大。
据专家预测,到2020-2030 年,这些新式武器将会在战争中被大规模使用,它们的作战威力已不亚于核武器。
第二,空天领域是未来战争的一个重要战场,空天部队和空天作战兵器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与日俱增。
随着空天进攻兵器射程的不断扩大,使得被攻击国的全部领土都处在其打击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未来的战场是全方位的,不分前方和后方,也不分前沿和纵深,作战区域有可能是两国或多国,也有可能是世界大战。
为了对付来袭的空天进攻兵器,干扰防护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干扰防护系统是一个综合性成套使用的作战系统,它不仅可用于反飞机和反导弹,还能用于反太空作战。
第三,信息战是21 世纪战争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毫不夸张的说,信息战的结果将直接决定整场战争的成败,甚至不用出动地面部队就可结束战争。
为此,各主要军事大国都将信息战部队的建设视为重中之重,大力研发和装备信息战武器,加强情报侦察系统和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的建设,积极探索和发展信息战、电子战的作战理论和作战方法。
各国都明白:在21 世纪,获取战场的制信息权是成功遂行各项军事行动的前提和必要保证。
第四,21 世纪战争的持续时间一般不会很长,原因主要有三:(1)由于各国部队的机动性不断得到提升,再加上快速反应部队数量的不断增加,这就使得各国可以在不进行全国总动员的情况下直接发动战争,大大缩短了战争的准备时间。
(2)情报搜集、处理和传输效能的提高,将会大大缩短指挥机关的决策过程,提高指挥机关的决策和指挥效率。
(3)武器系统的性能越来越先进,作战反应时间也是越来越短。
第五,为了提高本国部队的机动力和先发制人的打击能力,指挥通信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由原先的垂直(纵向)指挥通信体制向全球网络自动化指挥通信体制转变。
这就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交换网络,将决策者和执行者用数据连接起来,加快战场决策的进程,共享战场态势情报,实现“多对多”链接。
新的指挥通信体制不仅可以提高本国军队的作战效率,扩大作战成果,而且还能增强己方的生存能力和自动化同步作战的水平。
第六,特种作战的应用范围将会持续扩大,不仅表现在对敌侦察和敌后破坏等方面,还包括为他国的武装组织、叛乱分子和游击队等反政府武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协助。
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21 世纪的战争还有许多新特点,现简要概述如下。
21 世纪战争特点之一:随着军事科学的大量应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式武器装备部队,与此相对应,部队遂行战斗任务的方式方法也将不断发生改变和创新。
21 世纪初发生的几场战争,不论是在战争的目的和手段,还是在持续时间和战争规模上都有所不同。
俄罗斯著名军事理论家A.A.斯维钦早在20 世纪初就指出:相同的战争是不存在的,每场战争各有各的特色、发展轨迹和战略战术方针,战争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和模板可以套用。
事实也确实如此,近十年来的每场现代化战争和武装冲突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每一场战争都有自己的新特色,但总会有一些与过去战争相同的东西,比如战争都是需要流血的、战争的开始和结束总是要展开相应的军事行动等等,完全抛弃过去战争经验和痕迹的超现代化战争是不存在的。
历史经验表明,战争的形式和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它呈现出一个阶段性变化的特点。
21 世纪战争的特点之二:政治战、宣传战、心理战将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未来战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使用暴力和武力只是战争的表现形式,而不是战争的本意,“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战争的最高境界。
中国的军事理论家孙子认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如果在不使用武力的前提下,就能使敌人屈服,以达到本身的政治目的,那是最好不过的。
进入21 世纪之后,国与国之间的对抗通常不再是以流血战争为主,而是变成了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较量,比的是综合国力。
实力决定地位,一个国家的实力达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可轻而易举的实现本国的战略目标。
为了使对手屈服,一般有两种手段:一是从政治上摧毁对手,二是从军事上打败对手。
克劳塞维茨也认为:在进行军事打击之前,有必要对敌人开展政治宣传战,以鼓舞本国人民的斗志和瓦解敌国民众的士气,最大程度的降低本国军事行动的风险和增加战争的胜算。
削弱一个国家的实力有多种方法,分对内和对外两种。
对内,包括破坏该国的民族凝聚力、民众向心力、社会道德观、文化观、价值观和国家的组织能力,扶持其国内的反政府势力,挑拨民族纷争和分裂,制造国内冲突等等。
对外,则主要是指利用经济、政治、法律等各种手段设法降低该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并限制它的活动空间和发展能力。
比如,让该国背上巨额债务,大肆掠夺该国的自然资源,操纵和收买该国的周边国家为己所用,在战略和地缘上形成对该国的包围等等。
21 世纪战争的特点之三:新式非常规武器大量装备部队并被用于实战。
近十几年来,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进步,出现了许多新式非常规武器,诸如信息武器、心理战武器、生物武器、基因武器、气象武器等等。
1990-1991 年的海湾战争就已初步彰显了这些非常规武器的威力和效能。
现在,各国军事专家都已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信息对抗在21 世纪战争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各国都在大力建设全新的信息化部队,广泛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升级自身的情报侦察系统、通信系统和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并装备专门的电子战武器,积极开展电子战理论和战术的研究探索工作。
与此相对应,信息武器的发展前景也是十分广阔,它既可以和其他常规武器一起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有时,信息战的结果就决定了整场战争的胜负。
无独有偶,美国人正在制订21 世纪信息战战略,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武器使用的原则和方式方法,信息战和心理战的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案,如何建设信息战部队和培训信息战人才等等。
气象武器在21 世纪战争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它可以人为的制造各种自然现象:暴雨(可使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迟滞敌军机械化部队和重装部队的行动,甚至可引发洪水,淹没敌方的城市村庄、军事设施和军队);驱散轰炸区上空的云层,提高己方攻击轰炸敌方目标的准确率等等。
特别是在攻击敌主要农业区时,气象武器更可大显身手,彰显其能。
由此可见,信息武器、气象武器等新式非常规武器的发展和应用必然对21 世纪战争的性质、特点和结局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21 世纪战争的特点之四:用军事理论指导实战,再通过实战检验军事理论,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如果说20 世纪战争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不妥协的武装斗争以实现各自的政治目标、军事目标和战略目标,那么21 世纪的战争尤其是大国之间战争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争夺地缘政治优势,进行区域权力的再分配,实现本国利益的全球化扩张,在政治和经济上对他国实施控制和影响。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北约联合部队规定的目标是有能力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遂行一项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的同时,还可进行两场小规模的战争。
美军近年来特别重视其“全球打击”能力,目的就是通过快速彻底的打击使敌遭受重大伤亡,迫使敌接受美国的条件,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
美军“全球打击”能力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快”,美军的想法就是尽量避免打长期持久战争,尽量减少己方物质技术保障的数量和规模,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自己的战略战术目标,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
在过去的十年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战争和维和行动对现有的军事理论进行了实战检验,找出了其中的缺点和不足,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进而用以指导部队的建设、发展和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
21 世纪战争的特点之五:强大的战略威慑力是国家遏止战争、发动战争和结束战争的一个极其有效的工具。
加强本国的战略威慑能力,将战争遏止于萌芽之中。
这些措施包括:增强侦察与反侦察能力,提高战略核部队和常规部队的战备水平,研发新型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加强战区和战场建设,提高部队信息化和自动化指挥控制水平,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等等。
只有拥有了一支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大的常备军,再加上技术先进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才称得上一个国家完整的战略威慑力。
21 世纪战争的特点之六:战略展开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20 世纪末21 世纪初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经验表明,部队能否顺利的实现战略展开是决定战局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然,部队战略展开的规模有多大——是部分展开还是全面展开——取决于战争的规模、性质和特点。
21 世纪战争的特点之七:未来战争第一阶段的结果基本上就决定了整场战争的胜负。
未来战争是一个综合性的“竞技场”,它不仅仅表现为军事上的较量和拼杀,交战各方在经济、政治、外交、信息、心理、文化、气象、科技、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在进行着激烈的交锋。
未来战争的第一阶段十分重要,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第一阶段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的战争的结局。
在第一阶段,交战双方争夺的主要是制空权、制太空权和制信息权,并努力消灭对方的远程高精度武器。
达成了上述目标的一方,基本上也就控制了战场的主动权,也就极有可能赢得整场战争的胜利。
未来战争第一阶段的战场主要是空天领域和电磁领域,进攻方大量使用导弹、战机等空天武器对防守国的整个国家纵深实施精确打击,再配合以信息战、电子战和特种作战,以求最大限度的削弱敌战争潜力,破坏敌交通、通信和指挥枢纽,摧毁敌军工企业和经济中心,迟滞敌战争动员、部队的集结及展开,消灭敌重兵集团,打乱敌防御部署,隔断政府、军队与民众之间的联系,摧毁敌抵抗意志……在成功压制敌反击力量之后,地面部队便可以投入战斗,给敌以最后一击,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大大减少地面部队人员装备的伤亡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