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与沉积相》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沉积岩2、机械沉积分异作用3、杂基4.胶结物5.层理6.压实作用7、叠层石8、相律9、浪基面10、成岩作用11、沉积相12、河流的“二元结构”二、简答题1、简述三级分类命名原则。
2、白云石有哪些成因机理?3、简述典型浊积岩的垂向序列(鲍玛序列)特征。
4.简述教材中推荐的砂岩分类方法。
5.何谓冲积扇?简述冲积扇的沉积类型及其亚相划分。
6、简单描述5种不同类型的沉积构造。
7、简要评述福克的石灰岩分类方案。
8、简单描述3种不同类型的层理构造。
9、简述准同生白云石的形成机理。
三、论述题1、试述教材中推荐的砂岩分类方法。
2.试述陆源碎屑岩各组成部分的特征及沉积学意义。
3、试从发育位置、形成条件和沉积特征等方面比较述海底扇、扇三角洲、三角洲和冲积扇的异同。
4、试述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在成因、结构组分和构造等方面的异同。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沉积岩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是它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2.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碎屑物质在搬运、沉积过程中按粒度大小、密度、形状以及矿物成分等物理性质进行分异并依一定顺序分别集中的沉积现象。
3.杂基杂基是碎屑岩中与粗碎屑一起沉积下来的细粒填隙组分,其粒级一般以泥为主,可包括一些细粉砂。
4.胶结物是沉积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
5.层理层理是岩石性质沿垂向变化的一种层状构造,它可以通过矿物成分。
结构、颜色的突变或渐变而显现出来。
6.压实作用压实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后在其上覆水层或沉积层的重荷下,或在构造形变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体积缩小的作用。
7.叠层石主要是由蓝绿藻的生长活动所形成的亮暗基本层在垂向上有规律交替的一类构造。
暗层:富藻纹层,富有机质;亮层:富碳酸盐矿物层,富碳酸盐碎屑。
8.相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并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出现而没有间断。
9.浪基面又称波浪基准面、波基面或浪底,是指相当于1/2波长的水深界面。
波基面以下湖水不受波浪的干扰,是静水环境。
10. 成岩作用广义的成岩作用是指从沉积物到沉积岩,以及在沉积岩形成以后再到它遭受风化作用或变质作用即到其被破坏或发生质的变化以前,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或作用,是沉积岩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阶段。
11. 沉积相沉积环境和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综合)。
12. 河流的“二元结构”河流沉积的下段是由河床亚相的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组成,是由于河道迁移而引起的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的底层沉积。
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组成,属泛滥平原沉积,主要是大量细粒悬浮物质在洪泛期垂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剖面的顶层沉积。
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二、简答题1. 简述三级分类命名原则并对下列岩石命名。
(1)原则是一种最重要的岩石粒度分类命名原则:以含量大于或等于50%的粒级定岩石的主名,即基本名;含量介于50~25%的粒级以形容词“**质”的形式写在基本名的前面;含量25~10%的粒级作次要形容词,以“含**”的形式写在最前面;含量少于10%的粒级一般不反映在岩石的名称中。
(2)具体岩石命名含粉砂细砂质中砂岩。
2.白云石有哪些成因机理?白云石的主要成因机理有原生沉淀作用、毛细管浓缩白云化作用(蒸发泵作用)、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混合白云化作用、淡水白云岩、调整白云化作用和生物作用等。
3.简述典型浊积岩的垂向序列(鲍玛序列)特征。
一个完整的鲍玛序列是由六个段组成,自下而上出现的顺序如下。
A段―底部递变层段:主要由砂组成,底部含砾石。
一般具有正向递变层理,底面上有冲刷-充填构造及印模构造,A段厚度较大。
B段―下平行纹层段:与A段粒级递变过渡,一般由中、细砂组成,具平行层理。
C段―流水波纹层段:以粉砂为主,有细砂和泥质。
具有小型流水成因的砂纹层理及变形层理,厚度一般较薄。
D段―上水平纹层段:由泥质粉砂和粉砂质泥组成,具水平纹层。
E段―泥岩段:为块状泥岩。
F段―深水页岩段:为远洋深水沉积的页岩或泥灰岩等,F段已不属浊流沉积,但它是判断深水浊流沉积的重要标志。
4.简述教材中推荐的砂岩分类方法。
砂岩的分类采用四组分体系。
首先按基质含量将砂岩分为砂岩和杂砂岩两大类:前者为基质含量<15%的、分选性好的纯净砂岩;后者为基质含量>15%的分选性差的杂砂岩。
在砂岩和杂砂岩中,按照三角图解中三个端元组分石英、长石及岩屑的相对含量划分类型。
如长石>25%、长石>岩屑的为长石砂岩(杂砂岩)类;如岩屑>25%、岩屑>长石的为岩屑砂岩(杂砂岩)类;如长石和岩屑含量都<25%的为石英砂岩(杂砂岩)类。
每类界限可按具体界限再划分亚类。
5.何谓冲积扇?简述冲积扇的沉积类型及其亚相划分。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出现季节性暴雨时,山区河流携带大量碎屑物质进入平原,在出山口处,由于坡度突然变缓,流速骤减,水流分散,搬运能力减弱,而使碎屑物质快速堆积下来,形成一种扇形沉积体,称为冲积扇。
冲积扇可进一步划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端三个亚相。
冲积扇包括泥石流沉积、河道沉积、漫流沉积及筛余沉积四种沉积类型。
6.试简单描述5种不同类型的沉积构造。
此题没有固定答案,只要是沉积构造即可。
如波状层理:纹层呈对称或不对称的波状,但其总的方向平行于层面。
7.简要评述福克的石灰岩分类方案。
福克的石灰岩分类是三端元分类:异化颗粒、微晶方解石泥、亮晶方解石胶结物,相应地分出亮晶异化石灰岩(Ⅰ)、微晶异化石灰岩(Ⅱ)和微晶石灰岩(Ⅲ),加上生物岩(礁石灰岩)共四类石灰岩。
福克把Ⅰ、Ⅱ类叫作异化石灰岩,把Ⅲ类叫作正常化学岩。
根据异化颗粒的类型及其它特征,福克又把上述四类石灰岩细分为11种主要的石灰岩类型。
福克的分类有三个优点:①把碎屑岩结构观点系统地引进碳酸盐岩中来,②首先提出异化颗粒和异常化学岩的观点,打破了石灰岩一统的“化学岩”的观点,③创建了一整套全新的石灰岩结构分类和术语系统。
因此,福克的分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其分类也有明显的问题:①把亮晶方解石胶结物这个非独立的单元与颗粒和灰泥并列,②未考虑重结晶作用的影响,③分类中的“清规戒律”太多,④使用了非描述性的成因术语。
8.试画出并简单描述3种不同类型的层理构造。
此题没有固定答案,只要是层理构造即可。
如波状层理:纹层呈对称或不对称的波状,但其总的方向平行于层面。
9.简述准同生白云石的形成机理。
又称毛细管浓缩作用或蒸发泵作用。
一般认为在潮上带,早先沉积的碳酸钙沉积物饱含孔隙水,在强烈蒸发时孔隙水沿毛细管上升,并使沉积物下部与海水沟通的孔隙不断获取海洋中正常海水的供给,就像泵汲一样。
蒸发泵汲作用进行,使潮上带沉积物上部孔隙水的盐度大大提高,出现文石、高镁方解石及石膏沉淀,特别是石膏的沉淀增高了卤水中Mg/Ca比值,这些卤水就成为一种交代溶液,逐渐交代碳酸钙沉积物而形成白云岩。
三、论述题1.试述教材中推荐的砂岩分类方法,并给具体砂岩命名。
(1)砂岩的分类采用四组分体系。
首先按基质含量将砂岩分为砂岩和杂砂岩两大类:前者为基质含量<15%的、分选性好的纯净砂岩;后者为基质含量>15%的分选性差的杂砂岩。
(2)具体分类:在砂岩和杂砂岩中,按照三角图解中三个端元组分石英、长石及岩屑的相对含量划分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三大类型,以10%(90%)、25%(75%)、50%为重要分类界线。
如长石>25%、长石>岩屑的为长石砂岩(杂砂岩)类;如岩屑>25%、岩屑>长石的为岩屑砂岩(杂砂岩)类;如长石和岩屑含量都<25%的为石英砂岩(杂砂岩)类。
每类界限可按具体界限再划分亚类。
(3)具体砂岩命名A.长石杂砂岩。
B.岩屑质石英砂岩。
2.试述陆源碎屑岩各组成部分的特征及沉积学意义。
碎屑岩包括四种基本组成部分:碎屑颗粒、杂基、胶结物和孔隙。
(1)碎屑颗粒主要是由母岩物理风化作用过程中机械破碎而成的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组成。
矿物碎屑主要包括石英、长石、云母及重矿物等。
在碎屑岩成因分析中,通常以碎屑岩中最稳定的组分的相对含量来标志其成分成熟度,在轻组分中,石英是最稳定的,它的相对含量是成分成熟度的重要标志。
在重矿物中,“ZTR”指数也是判别成分成熟度的标志。
岩石碎屑是母岩岩石碎块,是保持母岩结构的矿物集合体,因此,岩屑的成分反映着母岩的岩石类型,另外,岩屑的含量还是成分成熟度的函数。
(2)碎屑岩中,杂基和胶结物都可作为碎屑颗粒间的填隙物,但它们在性质、成因及对岩石所起的作用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杂基是碎屑岩中与粗碎屑一起沉积下来的细粒填隙组分,它们是机械沉积产物而不是化学沉淀组分,其粒级一般以泥为主,也包括一些细粉砂。
杂基的含量和性质可以反映搬运介质的流动性质,沉积速率,反映碎屑组分的分选性,因此也是碎屑岩结构成熟度的重要标志。
胶结物是碎屑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
碎屑岩中主要胶结物是硅质、钙质及铁质,此外,硬石膏、海绿石等也可以作为碎屑岩的胶结物。
胶结物的性质可以对沉积环境分析及碎屑岩成岩阶段分析提供依据。
(3)孔隙是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不包括沥青质)充填的空间,是油、气、水的赋存场所。
孔隙可以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类。
原生孔隙主要是粒间孔隙,即碎屑颗粒原始格架间的孔隙。
原生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与碎屑颗粒的粒度、分选性、球度、圆度和填集性有关。
次生孔隙绝大多数是形成于成岩中期之后及后生期,一般都是岩石组分发生溶解作用的结果。
3.试从发育位置、形成条件和沉积特征等方面比较述三角洲、扇三角洲、海底扇及冲积扇相的异同。
发育位置:形成条件:沉积特征:4.试述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在成因、结构组分、构造和沉积后作用等方面的异同。
A.同属沉积岩,均为主要由母岩风化产物组成的沉积岩类。
B.成因碎屑岩——碎屑物质机械搬运沉积作用,外源沉积岩。
碳酸盐岩——机械搬运沉积作用、化学搬运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内源沉积岩。
C.结构组分碎屑岩——颗粒、杂基、胶结物、孔隙碳酸盐岩——颗粒、泥、亮晶、晶粒、生物格架、孔隙两者结构组分的关系:颗粒与颗粒、杂基与泥、胶结物与亮晶、孔隙与孔隙可大体相当,但有区别(成分、来源)。
晶粒、生物格架是碳酸盐岩所独有的。
(注意:要详述)D.沉积构造碳酸盐岩具有碎屑岩所有的构造,并具有叠层石、鸟眼、示顶底及缝合线等特有的沉积构造。
(注意:要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