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指导完整版PPT课件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指导完整版PPT课件

功能锻炼能够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 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 硬等并发症
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创伤骨科治疗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部 位最大可能的、尽快的恢复正常功能
我们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多 种形式的功能锻炼指导,使患者减少并发 症,顺利愈合,尽快地恢复生活和工作能 力。
功能锻炼分期
患者弯腰垂臂,甩动患臂,以肩为中心,做由 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画圈运动,用臂的甩动带动 肩关节的活动,幅度由大到小,反复做30~50次。
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
▪ 梳头练习:
▪ 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者肘屈曲,做梳头动作,每 日3~5次,每日30次左右。
▪ 摸背练习:
▪ 患者站立,患肢置于背后,肘部屈曲沿着脊柱尽量向 上或向下摸,以最大限度为准,反复练习30~50次。
▪ 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的肩关节活 动锻炼。
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
▪ 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的肩关节活 动锻炼。
▪ 患者站立位,患肢肘关节屈曲,做肩关节前后的摆动, 每天不定时3~5次,每次30次左右。或者身体前屈(即 弯腰)上肢下垂,尽量放松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 然后做前后摆动的练习,幅度逐渐增大,做30~50次, 然后挺直腰,稍作休息,休息后再做持重物(0.5~2公 斤),下垂摆动练习,同样做前后摆动30~50次,以不 产生疼痛或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开始所持重物不宜太 重,应从0.5公斤开始,逐渐增加到2公斤。
疾病分类与功能锻炼
▪ 按照身体创伤部位,分为上肢骨折、下肢 骨折
▪ 上肢骨折包括:锁骨骨折、肱骨骨折、尺 桡骨骨折等
▪ 下肢骨折:股骨骨折、胫腓骨、踝关节、 髌骨骨折等
锁骨骨折
肱骨干骨折
尺桡骨骨折
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
▪ 握拳、伸指、分指: ▪ 五指实心用力握紧,以五指末端的血液感觉全
部被挤出,握拳3~5秒钟后慢慢放松并伸直五指, 以最大力量进行,每天不定时3~5次,每次30次 左右。
▪ 方法:在他人协助下托住患肢腕部、做肘关节炼
▪ 旋转肩关节:
▪ 患者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度以上, 在他人协助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
作,即划圆圈动作。
尺桡骨骨折功能锻炼
▪ 早期阶段:骨折后l~2周内,局部反应明显,肿胀
▪ 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缩。
▪ 功能锻炼:以患肢肌肉主动舒缩活动为主。 ▪ 原则上:骨折上、下关节暂不活动
功能锻炼分期
▪ 中期阶段:骨折3~6周,骨痂已逐步生成,骨
折处已有纤维连接,日趋稳定
▪ 局部肿胀反应消失,骨折端已稳定,接近临床愈 合。
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
▪ 前臂内外旋转:
▪ 患侧上肢保持中立位,向内外做主动旋转活 动,如果患侧上肢不能主动进行,可在健侧上肢 辅助下进行患肢的被动锻炼,每天不定时3~5次, 每次30次左右。
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
▪ 腕、肘屈伸:
▪ 患侧上肢掌心向上伸直,指、腕、肘关节主动 做屈伸活动,患肢不能进行主动活动时,可在健 侧肢体辅助下进行患肢的被动活动,每天不定时
肱骨干骨折功能锻炼
▪ 功能锻炼的目的:
▪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 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 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 骨断处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
肱骨干骨折功能锻炼
▪ 肘、肩关节活动:
▪ 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可逐渐做肩、 肘关节活动
▪ 双脚打开同肩宽站立,健侧掐腰,患肢手握 30CM长木棒水平打开,收回。每天不定时3~5 次,每次30次左右。
▪ 双手握木棒两端,与腰部水平,分别向左右 两侧做肩关节外展、内收锻炼,保持肘关节伸直。
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
▪ 骨折后三周增加抗阻的前臂内外旋转活动;
▪ 仰卧在床上,头、双肘、双脚支撑床上,用力做 挺胸练习,每天不定时3~5次,每次30次左右, 加强抗阻力肘关节力量。
3~5次,每次30次左右。
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
▪ 骨折后两周可在以上锻炼的基础上,进行 捏软球、抗阻力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 的肩外展旋转运动
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
▪ 捏小球练习:
▪ 取橡胶质地的软球轻轻放入手心,先用拇指用力挤压软球, 用力持续3~5秒钟;再用五指指腹用力捏软球,持续3~5 秒钟;除拇指外剩余四指用力向掌心挤压软球,持续3~5 秒钟;用拇指下方大鱼际用力挤压软球,持续3~5秒钟; 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分别用力挤压软球,持 续3~5秒钟。加强手指的力量和功能。每天不定时3~5次,
● 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 功能锻炼的原则 ● 功能锻炼的分期 ● 疾病分类与功能锻炼指导 ● 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骨科牵引与固定
骨科外固定 骨科内固定
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骨折治疗的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 炼”。
功能锻炼是骨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 进肢体活动、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的重要 保证。
每次30次左右。
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
▪ 抗阻力腕屈伸:
▪ 患肢掌心向下水平放在桌子上,腕关节靠近 桌子边缘,手用力提起放下约0.5公斤左右的重 物(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重量), 每天不定时3~5次,每次30次左右。加强腕关节 的屈伸力量的练习。
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
▪ 抗阻力肩外展、旋转 :
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
▪ 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 习
▪ 患者面向墙面站立,患肢上抬,扶于墙面上, 用手指沿墙面慢慢向上爬动,使患者尽量高举, 达到最大限度时,在墙面作记号,然后慢慢向下 返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每日3~5 次,每次30次左右。
上肢骨折基础锻炼方法
回旋画圈运动:
▪ 功能锻炼:骨折上、下关节均可活动,活动的强 度和范围逐渐增加,以防止肌萎缩和关节僵硬, 必须限制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
功能锻炼分期
▪ 后期阶段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已拆除
▪ 是功能锻炼的关键时期。
▪ 关节活动范围已逐渐恢复正常,主要通过肌肉和 关节锻炼,逐步恢复肢体功能,对于活动功能存 在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和肌肉,需要针对性进行 锻炼,早日恢复正常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