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地的形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巩固练习

山地的形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巩固练习

山地的形成(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 B.2 C.3 D.4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

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20m。

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A.向斜山B.背斜山C.向斜谷D.背斜谷2.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

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

完成下面小题。

3.从成因看,该河谷为A.冰蚀谷B.断层谷C.背斜谷D.向斜谷4.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①侧,光照较强B.②侧,热量较多C.①侧,蒸发较弱D.②侧,降水较多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河谷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6.图中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日月潭(23.80N、120.90E)是祖国宝岛台湾省的最大天然湖泊,其面积约为7.7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二三十米。

下图为日月潭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日月潭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冰川堆积 B.褶皱凹陷 C.水平张裂 D.风力侵蚀8.日月潭周边地区冬暖夏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①纬度低,不受冬季风影响②海拔较高,夏季凉爽③湖水比热容较大,对气温调节作用明显④山地阻挡冬季冷空气进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飞来峰”即外来岩块,常见老岩层覆盖在新岩层上,通常是老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地岩块之上。

读某地飞来峰附近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⑤岩层形成年代比⑥岩层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岩层中,形成年代最早的是A.①B.②C.③D.④10.据图判断,“飞来峰”成为“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层断裂B.水平挤压C.外力侵蚀D.推移上覆11.关于图中甲处的褶曲形态及判断理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斜,岩层向下弯曲B.背斜,岩层向上隆起C.背斜,中心岩层老两翼新D.向斜,中心岩层新两翼老山药自古以来被视为物美价廉的滋补佳品。

山药喜光,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

图1中P地是我国山药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之一,图2示意该地采用攀爬网种植山药。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根据该地的自然条件,推断影响P地山药生长最主要的有利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分别是A.光照和降水B.土壤和水源C.土壤和洪涝D.热量和水源13.有关 P 地所在地形区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先岩层上升,后流水侵蚀B.先岩层断裂下陷,后流水沉积C.先风力沉积,后流水沉积D.先岩层断裂下陷,后流水侵蚀14.种植山药采用攀爬网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霜冻对幼苗的危害 B.有利于田间排水C.有利于山药的充分采光 D.便于果实的收获下图是我国青海湖的湖盆地形、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图中A.甲岩层形成于断层发生后B.乙处是一个背斜谷地C.海心山是火山活动形成的D.湖盆因断裂陷落而成16.当地特产的“湟鱼”生长极慢,有“一年长一两”之说,是因为该湖泊A.水量大,盐度低,饵料丰盛 B.流域封闭,周边无河流,少天敌C.气候高寒,水温低,冰期长 D.水位季节变化大,且含沙量较大欧洲地区是内外力作用体现非常强烈的地区之一,如冰岛、阿尔卑斯山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重要体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山上的U型谷和角峰等都是第四纪冰期冰川作用的产物。

下图是欧洲第四纪冰期冰川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冰岛位于A.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C.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18.与第四纪冰期时的海岸线相比,欧洲现代海岸线A.向陆地推进,更加曲折 B.向海洋推进,更加曲折C.向陆地推进,更加平直 D.向海洋推进,更加平直19.阿尔卑斯山上角峰的形成过程是A.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冰川堆积 B.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冰川侵蚀C.板块张裂——断裂上升——冰川堆积 D.板块张裂——断裂上升——冰川侵蚀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的地质横剖面示意图,该地区裁弯取直开挖了引水隧洞,连接了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位于向斜的槽部B.隧道沿线地质条件稳定C.图中的河谷均位于背斜构造之中D.F1断层形成早于F2断层21.图示地区岩溶地貌广泛存在,主要原因是A.碳酸盐岩具有可溶性 B.植被稀疏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地势起伏较小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图中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 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C.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 D.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 B.b处的岩石致密坚硬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 D.d区的石灰岩形成雅丹地貌图示为某世界著名海城地质剖面示意图,该海城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城。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4.该海城盐度高的主要原因是A.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显著 B.气温高,降水多,水循环极其活跃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蒸发旺盛 D.地处内陆,与外部海水没有交换25.有专家推测该海域面积不断扩大,其主要原因是A.周边汇入河流多 B.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C.断层构造,相对下沉运动 D.地壳运动的水平张裂作用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6.图中M山地东、西两坡山麓地带的植被类型是A.均为热带草原 B.东为热带雨林,西为热带草原C.均为热带荒漠 D.东为热带草原,西为热带荒漠27.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的成因与下列哪两个板块碰撞挤压有关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答案】1.B2.B【解析】1.沉积岩层下面的沉积早,乙处岩层有明显位移,图示地质构造中,乙断层形成最早。

断层形成后,受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再有沉积层形成,然后岩浆侵入,形成丙岩层。

此后又受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再有新的沉积层甲形成。

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乙丙甲,B对。

A、C、D错。

2.沉积岩层在形成时是水平岩层,图示在地质演化过程中,乙断层形成前,岩层倾斜,说明有褶皱形成。

甲岩层上面相邻岩层也是倾斜的,说明甲岩层及其上面沉积岩层形成后,又受挤压,形成褶皱。

图示形成褶皱次数是2次,B对。

A、C、D错。

【答案】1.D2.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

1.该区域中部为河流,因此地貌属于谷地,排除AB;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因此该区域中部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地质构造为背斜,故选D。

2.由题可知,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

因此越靠近河谷的阶地,形成年代越晚,故选C。

【答案】3.B4.C【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地貌成因,阴坡、阳坡的差异。

3.读图,图中岩层有明显的错动和位移,是断层构造,背斜、向斜是褶皱构造,C、D错。

从成因看,该河谷为断层谷,B对。

冰蚀谷为外力侵蚀形成,岩层不会出现错位,A错。

故选B。

4.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根据图中指向标,①侧位于山脉阴面,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

所以,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是①侧,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蒸发较弱,C对,A错。

②侧是阳面,气温较高,水分条件较差,B、D错。

故选C。

【答案】5.B6.C【解析】本题组以某河谷地质剖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5.图中显示,河谷中有较厚的沉积物,说明流速较慢,最可能位于河流下游,排除A。

图中显示,河谷沉积物以下,岩层向上拱起,属背斜构造,选项B正确。

图中显示,乙岸附近的河谷较深,应为侵蚀河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凸岸以沉积为主,排除C。

图中没有信息表明河流流向,因此左、右岸无法区分,排除D。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沉积岩层和沉积物,下面先沉积形成较早,上面后沉积形成较晚,因此图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排除A。

③处地层与旁边地层的界面是侵蚀面,不是断裂面,排除B。

河谷沉积物以下的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挤压而发生弯曲,选项C符合题意。

图中显示,洪水期时,甲地容易被淹没,不适合聚落的发展,排除D。

【答案】7.B8.B【解析】本题组以日月潭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日月潭的成因、日月潭气候特征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7.日月潭位于台湾山地中部,台湾山地是由太平洋板块俯冲至亚欧板块下部而形成的海岸山脉,属于褶皱山,图中显示,日月潭属于褶皱凹陷盆地蓄水而成的湖泊,选项B符合题意。

当地海拔不高、纬度较低,无冰川活动,地质历史时期也无冰川活动,排除A。

图中地质剖面中未显示有水平张裂信息,且台湾岛位于板块挤压碰撞边界,排除C。

当地气候湿润,地形起伏较大,风力不大,排除D。

故选B。

8.日月潭周边地区位于凹陷盆地,受地形阻挡,受冷空气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冬季风影响,①不符合题意。

图中显示,日月潭位于山区,平均海拔较高,故夏季温度较低,比较凉爽,②符合题意。

由于湖水热容量较大,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强,使得该地冬季降水幅度小,夏季升温幅度小,导致冬暖夏凉,③符合题意。

日月潭地区纬度较低,且位于凹陷盆地,受地形阻挡,受冷空气影响较小,所以冬季比较暖和,④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判断,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选B。

【答案】9.A10.C11.D【解析】9.结合材料“其中⑤岩层形成年代比⑥岩层早”可推测出,①岩层形成年代早于④岩层;沉积岩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可判断出③岩层形成晚于②,②岩层形成晚于⑥,⑥岩层形成晚于⑤,⑤岩层形成晚于④,可知形成最早的岩层是①,A正确。

10.从图中看,“飞来峰”的“峰”与左侧岩层是一致的,由于外力侵蚀,与左侧岩层之间有一谷地,主要地质作用是外力侵蚀,C正确。

11.由材料“其中⑤岩层形成年代比⑥岩层早”可知,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D正确。

【答案】12.C13.B14.C【解析】12.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从气候(降水、热量、光照)、地形、土壤、水源四方面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