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二集)荷兰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二集)荷兰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二集)作者:CCTV出处:CCTV 发布时间:2006-11-21 5:04:56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三百年前的荷兰,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第二集:小国大业(荷兰)【序】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和英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的面积只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半北京,它的名字叫做荷兰。

在八百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没有人烟,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

从12世纪到14世纪,才逐步形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土地。

直到今天,荷兰仍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

如果没有一系列复杂的水利设施阻挡,荷兰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每天将被潮汐淹没两次。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

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荷兰人创造奇迹的故事,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叙述呢?大国崛起第二集小国大业大海总是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涛。

历史像大海,总是在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奇迹。

荷兰人崛起的故事,是从银白色的鲱鱼开始的。

由于海流的变化,每到夏季,就有大批的鲱鱼洄游到荷兰北部的沿海区域。

荷兰人每年可以从北海中捕获超过1000万公斤的鲱鱼。

荷兰北方航海博物馆馆长维歇尔·克尔克迈尔:它对荷兰的经济太重要了,很多人以此为生来挣钱。

14世纪时,荷兰的人口不到100万。

当时约有20万人从事捕鱼业,小小的鲱鱼为五分之一的荷兰人提供了生计。

但是,鲱鱼是一种自然资源,造物主并没有给荷兰人独享的权利。

生活在北海边的其他民族,都组织了捕捞鲱鱼的船队。

为了争夺渔场,荷兰人和苏格兰人之间曾爆发过三次战争。

是什么力量使得荷兰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1358年,在荷兰北部的一个小渔村中,一个名叫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鱼肠子的方法。

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教授威廉·范德莫伦:把鲱鱼的肚子剖开,把内脏取出,把头去掉,然后把盐放在里面,这样可以保存一年多的时间,那时候没有冰箱,这种方法很独特,所以,那就是为什么荷兰的鲱鱼能够在全欧洲畅销,特别是英格兰。

荷兰渔民的一把小刀,将一种人人都可以染指的自然资源,转化为荷兰独占的资本。

直到今天,许多荷兰人在食用鲱鱼时,仍刻意保持着这种几个世纪前形成的饮食习惯,鲱鱼被去除内脏之后,不经过任何烹调,直接提着鱼尾一口吞下。

荷兰国务委员约里斯·福尔胡弗:从捕鱼业开始,(荷兰)产生了和东北欧、英格兰、南欧、非洲的贸易。

由捕鱼的传统产生了海上(贸易)的传统。

借助鲱鱼,荷兰人开始了商旅生涯。

如今在鹿特丹的一些古老房屋上,仍可以见到鲱鱼的图案。

这些并不醒目的标志似乎在提醒人们注意:鹿特丹作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历史,就是从一只只装满咸鲱鱼的大缸开始的。

一旦以货物的流通和交换作为谋生手段,原本不利的地理位置也开始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地处西北欧的荷兰,面朝大西洋的北海,背靠广袤的欧洲大陆,欧洲的两条主要水道,从这里入海。

为了排涝,荷兰人修建了多条运河,构成了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

这些优势使得荷兰具备了成为欧洲新的商品集散地的可能。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为荷兰提供了成就商业帝国的历史性机遇。

如果说,最早开始远洋冒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

作为中间人、代理人、加工者和推销商,荷兰人从葡萄牙和西班牙那里装载香料、丝绸和黄金,然后把它们运销到欧洲各地。

返航时,他们又为这两个最早的海上霸权国家运去波罗的海产粮区的小麦、瑞典的铁器、芬兰的木材,以及自己生产的海军补给品。

但是,荷兰商人很快发现,在这项利润丰厚的贸易中,他们不得不面对来自英格兰商人强有力的挑战。

当时,英格兰的面积比荷兰大三倍,人口是荷兰的五倍。

作为大西洋中的岛国,它比荷兰有着更加优越的地理位置。

这一次,荷兰人将依靠什么样的手段,击败强大的竞争对手呢?就像发明一刀就能取出鲱鱼肠子的方法来打败对手一样,荷兰人打败英格兰是从设计一种造价更加低廉的船只开始的。

荷兰海运博物馆馆长约斯特·舍肯伯鲁克:英国商船上的水手都带着武器,所以,他们的船就需要更加坚硬的木头,而荷兰的船几乎没有装备武器。

所以,考虑这些因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荷兰的船造价很便宜,用荷兰的船运送货物也很便宜,于是荷兰就成为了欧洲的海上马车夫。

此前,典型的欧洲商船都建造有可以架设火炮的平台,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海盗袭击。

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

这样做的代价是,每一次航行都变成了充满风险的命运赌博,但它的好处是造船的成本低,价格只有英国船只的一半,于是,货物的运费也低。

即使这样,荷兰人还不满足,为了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他们又在船只上加上了一种特殊的设计。

荷兰北方航运博物馆馆长维歇尔·克尔克迈尔:它的设计很独特,它的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圆。

而甲板很小。

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付的钱越少,所以,荷兰人造的船甲板很小,船肚子很大,利润也就越多。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这种船,荷兰人赢得了享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但是,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仅仅依靠特殊的船只显然不够,最终决定胜负的关键,是那些驾驶船只的人。

荷兰北方航运博物馆馆长维歇尔·克尔克迈尔:1596年到1598年,一个有名的人叫巴伦支,他是荷兰的一个船长,他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

他经过了三文雅,现在一个俄罗斯的岛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

三文雅地处北极圈之内,巴伦支船长和17名荷兰水手在这里度过了8个月的漫长冬季。

他们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保持体温;他们靠打猎来取得勉强维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

在这样恶劣的险境中,8个人死去了。

但荷兰商人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私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

冬去春来,幸存的商人终于把货物几乎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送到委托人手中。

他们用生命作代价,守望信念,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商法则。

在当时,这样的做法也给荷兰商人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那就是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

阿姆斯特丹,荷兰海运博物馆。

每个星期天,这里都要举行一个特殊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切身体验来学习荷兰的历史。

这样的活动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参加也从不间断。

教师由不同职业的志愿者担任,他们一丝不苟地带领孩子们重温四百多年前荷兰水手的生活。

今天,荷兰的成年人经常向孩子们重复这样一句话:“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

”荷兰人的祖先不仅仅是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实际上在距今五百多年前的16世纪末,他们几乎垄断了欧洲的海运贸易。

荷兰海运博物馆馆长约斯特·舍肯伯鲁克:在某一段时间,荷兰船队的数量比英格兰、法国和苏格兰海上商船的总和还要大。

荷兰的商船大概有1800艘,它们可以把货物运到欧洲的每一个角落。

伴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城市作为交易的市场、储存货物的仓库、维修船只的工场,在荷兰逐渐兴旺起来。

渐渐地,生活在这些城市中的人们发现,一个超越商业贸易甚至是超越经济生活的难题,摆在了他们的面前,这就是到底应该由谁来管理城市,应该怎样管理城市?和欧洲其他地方一样,一开始,荷兰城市的主人是那些贵族们,因为城市是总是建立某个贵族的领地之上。

贵族们建立起小型的军队,名义上是为城市提供保护,实际上是依靠武力取得税收。

荷兰乌德勒兹大学政治历史系教授伊多·德汉:这意味着,在城市里,有钱人比较有权力,他们可以主导讨价还价,贵族们依靠生意人给他们提供财富。

荷兰国务委员约里斯·福尔胡弗:商业和城市的兴起使人们产生了对经济自由的渴望。

日渐富有的市民们最终做出一个让人惊讶的选择。

他们像购买货物一样,从贵族手中买到了城市的自治权。

从此,市民们自行立法,贵族不能直接向他们收税。

“市民自治”为荷兰的城市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到公元15世纪末,将近一半的荷兰人生活在城市中。

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教授威廉·范德莫伦:每个城市都努力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城市由有钱的商人统治,由他们来决定城市的管理。

这座建于15世纪的市政厅,每隔15分钟就会再现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场面:贵族将城市的管理权转交给市民。

发生在荷兰历史上的一个瞬间,借助这个特殊的计时工具成为了永恒。

就在荷兰人忙于经营城市的时候,整个欧洲的政治版图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

一些雄才大略的君主,凭借蒙古大军西征传入的火药,摧毁了骑士们守卫的贵族城堡,建立起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和法国这样一些君主集权的国家。

这些国家拥有着割据的贵族领地和独立的商业城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们可以有效地动员和组织起整个民族的力量。

葡萄牙和西班牙就是靠这样的优势,率先进入了世界大国的行列。

开始的时候,荷兰人似乎不为这种潮流所动。

他们满足于生活在彼此独立的城市中,这些城市惟一关注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多地增加财富。

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教授威廉·范德莫伦:如果像英国、法国、西班牙一样有一个在国王统治下的国家,就会有很多别的问题,比如国王想要扩张使自己的国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这就会花很多钱。

但是,在1543年,不管荷兰人情愿与否,都不得不去面对国家这个问题。

那一年,西班牙国王通过政治联姻的方式取得了荷兰的统治权。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有意思。

当西班牙国王宣布荷兰是西班牙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荷兰人认同了这种说法;当西班牙国王重新划分荷兰的行政区域时,他们坦然地接受了;当西班牙国王为荷兰派来新的总督时,他们也顺从地臣服了。

但是当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把手伸向他们的钱袋时,荷兰人奋起反抗了。

荷兰乌德勒兹大学政治历史系教授伊多·德汉:菲利浦二世需要很多的钱,因为他一直和法国打仗,要用大量的钱维持。

他希望得到永久的财力保障,而荷兰人拒绝这样做,他们只同意在一段的时间内提供部分的钱。

荷兰的独立战争爆发了。

一开始,西班牙的军队轻而易举地粉碎了荷兰人一盘散沙似的抵抗。

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就有15万荷兰人死于非命。

严峻的现实,让各自为政的荷兰省份不得不团结起来。

1579年,来自荷兰北方七个省的代表在这间大厅中签署协议,组成军事同盟共同对敌。

此后,战争开始向有利于荷兰人的方向转化,一方面是由于荷兰人的联合,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菲利普二世在欧洲四面树敌,连年的争霸战争耗尽了西班牙的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