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古代埃及工艺美术

第二章 古代埃及工艺美术


城池调色板
早王朝晚期,公元前3150年, 硬矿岩,高、19cm,宽、22cm,埃及开罗博物 馆藏
纳尔迈调色板
希拉贡波利斯出土 第一王朝 公元前3100年 硬砂岩 开罗埃及博物馆
高64cm宽42cm
这是最好的也是最 后的一块雕刻着浮 雕的调色板。上部 是天空女神哈托 — — 半人半牛,两个 哈托女神中间是国 王的名字。下面分 几个图画带表现对 下埃及的胜利。在 调色板的最低端一 个公牛象征国王, 他攻克了敌人的要 塞正在践踏敌人。

彩 绘 鸵 鸟 纹 陶 罐
彩绘泥罐
奈卡代Naqada 2期(或称加尔采文化) 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 高24cm 柏林 SMPK Agyptisches博物馆藏 这个彩绘卵形罐表现了加尔采文化的 主要主题,口沿一圈大三角的下方, 表现的可能是沙漠山地人在沿着河 谷前进,一个曲线型的船占据了画 面的主要位置,船上有一个鸟、一 些羚羊还有一个高举手臂的女人。
有肋状装饰的盘子
米特马尔Matmar地区出土 拜达里Badarian文化 期 公元前5千纪末期 陶器 直径21cm 柏林 SMPK Agyptisches博 物馆藏
带脚的容器 Heliopolis附近出土 Maadi文 化墓中 公元前4千纪 陶 制 高18cm 开罗埃及博物 馆藏 Maadi文化容器的典型形制是 平底桶状器,有狭窄的向 外张开的边,有时加上圆 锥足,就像图中所示
后王朝时期
第二十一——第三十一王朝 (1085BC——333BC)
托勒密王朝
332BC——30BC
—— 王 朝
二 第中 十间 七期

三、宗教 泛神论(多神教) 相信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背后皆有神灵存在

四、信念 再生 永恒 不变 视死如归
陶工艺

尼罗河流域的土质呈黑色,因而古埃及在 历史上有“黑土之国”之誉,这种黑土异 常肥沃,每年都能给埃及人带来丰收的喜 悦。另一方面,埃及人利用这种泥土制成 砖瓦和陶器。
二、古代埃及美术的历史分期
早期王朝
第一——第二王朝 (3100BC——2686BC)
古王国时期
第三——第六王朝
中王国时期
第 七 —— 第 十 王 朝 第十一、第十二王朝
(2686BC——2181BC)
第 一 中 间 期
(21十 三第 第十八——第二十王朝 (1567BC——1085BC)
国王的头部




玻璃鱼形容器
出土于阿玛纳,长: 14厘米 制作方法:“砂芯法” 当时尚无玻璃的“充 气法”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 附加的鳍部及尾巴等 细节部分的制作都是 在加热过程中进行的。 由此可见古代埃及人 在玻璃工艺的制作方 法和加工手段上已经 处于相当领先的地位。 同时反映了工艺美术 既有实用功能又具有 审美价值的双重属性 的特征。
第二章 古代埃及工艺美术
概况
古代埃及地图
东西方艺术的差异是 历史性的,地处四海的九
州被称为东方华夏古代文
明的中心,地中海周围的 古代埃及、巴比伦、希腊 罗马被称为西方文明中心 中国——海中地 西方——地中海
——《中国大百科全 书》(美术卷)

一、历史 美尼斯(Menese) 于公元前3000年统一上下 埃及(双国) ,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的第1王朝, 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统一的王朝国家 的诞生。


2、纪念碑或界碑 除化妆石板外,古埃及人还擅长用石材制 作各种纪念碑或界碑,作品表现形式大多 遒劲大方、冷峻肃穆,体现了古代埃及艺 术的精神实质。 代表作品:王朝时代开始前的石工艺作品 《蛇王之碑》便是其中优秀的一例。

蛇 王 之 碑


3、建筑装饰石板 中王国时期,石工艺大都作为某些用具或 建筑上的装饰形式而出现,很少有单独功 用的作品问世。这些石工艺作品的装饰纹 样以人物居多,主要表现宫廷生活及神化 故事。 著名作品有《王后化妆》、 《持莲花的少 女》等。
王后化妆

持 莲 花 的 少 女

古代埃及的石工艺到了新王国时期有了进 一步的发展。除平面的装饰石板继续盛行 外,一些立体的如石灯、石壶、石瓶等石 工艺作品不断涌现,它们在表现形式上突 破了以往的模式,为石工艺吹进了一股清 新的风。

内脏壶分为四个 小壶,分别是装 脏,肺,肝脏, 肠胃的容器。内 脏经过防腐处理 后,用亚麻布包 裹后放入壶内, 然后再把四个小 壶放入石棺内木 乃伊的身旁。
(2)古王国时期: 埃及陶工艺的种类和装饰在这一时期形式较 为单一。另外,此时已普遍使用陶轮。在古 埃及的一些墓室的壁画和浮雕中,我们可以 看到有关制陶工艺的过程和使用陶轮成型的 例证。 (3)中王国时期:埃及陶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 整体风格为古朴典雅、简洁大方,是埃及人 对物的最高审美标准追求的表现。
一、陶器发展分期及艺术特色:



1、王朝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 (1)黑胎粗陶 :烧成技术不稳定,制品时常出 现变形现象,从造型上看,多模仿草篮和植物形 态。 (2)薄胎细陶 :其中尤以 “黑顶陶器”的制品 最具代表性。所谓黑顶陶器,就是在整个土红色 的器物上部或顶部施以黑色的釉泥,形成黑红两 色对比强烈的装饰效果的陶制品。 (3) 彩绘陶器:这时陶器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受西 亚风格的影响,纹样结构已形成一定的格式
赤色陶壶 公元前4000年
有两条鳄鱼和植物的碗 奈卡代Naqada 1期(或称阿姆拉 文化) 公元前4世纪上半期 陶器 里昂Guimet博物馆藏 阿姆拉文化期的图像热衷于表现 尼罗河流域的动物,说明当 时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与 尼罗河有多么密切的关系。 这里精确的描绘了鳄鱼皮上 的鳞片,植物的叶子已经摆 脱了几何风格
雪花石内脏壶



雪花石灯
它是由一整块 的雪花石雕刻 而出 造型新颖、结 构繁丽、质地 优良、做工精 致,实为不可 多得的工艺品。 这盏石灯在当 时仅为国王占 有,普通人是 难得一见的, 它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艺术 的某些特征。

雪 花 石 瓶

石 制 船 形 水 槽
玻璃工艺


古代埃及的玻璃是由沙、灰及天然碳酸苏打 的混合物加热制成,这是原始状态的玻璃, 并不透明。 新王国时期, 出现了为玻璃着色的技术,起 先只有自铜上面提取的色料,呈绿色和蓝色 效果,之后又逐渐发展为加入白、黄、红等 鲜艳明亮的色彩。由于蓝包效果较为稳定, 故而经常被使用


睡莲纹玻璃杯
出土于:底比斯,是古代 埃及第18王朝时期典型的 玻璃工艺制品。 作品以睡莲式的纹样作为 装饰,大面积的群青色与 少许橙黄色形成鲜明对比, 穿插着深蓝色和极少的黑 色线条,取得了变化丰富 的色彩效果,其浓郁的色 彩和厚重的造型给人以古 拙而圆润的美感。
长颈瓶
双耳瓶
玻璃首饰
项链
青釉河马


中王国 时代早 期 埃及彩 陶




(4)新王国时期 此时的陶工艺并无惊人的发展和变化。其原 因大概是因当时从叙利亚、塞浦路斯及克里 特等地大量输入新颖而廉价的陶器,在一定 程度上阻碍了埃及本土陶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陶器的用途也出现显著变化,作为祭典礼品 的食物容器逐步减少,而作为陪葬的陶俑却 逐渐增多。 因此这一时期的陶器主要是陶俑 (5)后王朝时期:陶器衰落

彩 绘 酒 瓶
石工艺

一、石工艺 在埃及,最早出现的加工精良且极具装饰意味的石工艺作品, 大都产生在王朝时期开始之前的金石并用时期。随其功能的 不断演变其工艺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加。 现在按其功能划分埃及的石工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1、化妆石板(调色板)金石并用——早王朝末期 (1)实用性化妆石板:埃及人在石板上制作眼影膏,这也是 化妆石板最早的来源和用途。石板上有精美的花纹。 (2)奉献用化妆石板:由实用性化妆石板演变而来,主要是 用来祭拜神灵。 (3)纪念性化妆石板:记录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2、王朝时期(3100BC—333BC)

(1)早王朝时期埃及首创施釉陶器 它在材料的使用上与众不同,是用硅石(矽 石、石英)磨成的粉而不是完全用陶土来制 作。工匠们使用这种不易黏着的材料制成 器具后,再在其上覆盖玻璃质的釉料。由 于釉中含有媒溶剂使用的碳酸盐和色料使 用的铜盐,所以能显现出浓厚的“普鲁士 蓝”来。
铭文香壶
金属工艺

古代埃及的金属工艺成就及其辉煌,令世 人瞩目。远在原始社会末期,埃及人便掌 握了现代人所熟知的熔铸、锤打、雕刻、 着色、镶接等工艺。

胸 佩
羊形把手银罐 金和银,高16.5cm,埃及19 王朝(1279-1212BC) 瓶身上装饰着奇异的图案—— 一个压一个的小水珠,给予瓶 子的所有者——国王的斟酒人 Atumentyneb以好的预兆。 瓶颈上有两条装饰带,上面一 层是交替出现的植物和动物图 案,都是极富想象力的。这一 主题的东方灵感,证明了这一 时期的四海一家。下面一层描 绘的是典型的埃及场景——狩 猎和捕鱼。一个小的金制的山 羊作为这个罐子的把手。

项 链

有 翼 圣 甲 虫 形 的 胸 饰

手 镯
木工艺

一、装饰器具

送贡物的女郎

二 、家具
彩绘木箱
结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