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埃及工艺美术ppt课件

古埃及工艺美术ppt课件


展迟缓的主要原因。 埃及雕刻是为法老政权
二 层
和少数奴隶主贵族服务的。


由于受宗教思想意识支配,严格服从上层社
制 内
会的审美观点和需要,美术家墨守陈规,在圆 棺
雕中严格地遵守“正面规”,不论人物站着还
是坐着,人体都处在静止中,而且面部表情总
是庄严平静地对着观众。立像多数僵直呆立,
从头顶经胸腰直到脚跟都在一条垂直线上。直
• 在埃及,最早出现的加工精 良且极具装饰意味的石工艺作 品,大都产生在王朝时期开始 之前的金石并用时期。古代埃 及人有把银白色金属锑研碎, 并调和成眼影膏的习惯,其加 工过程时常是在一种“化妆石 板’’上进行的,这是埃及人 经过精心设计之后打制雕刻而 成的专用器具,上面有各种精 美的装饰纹样,以动物、植物 和人物居多。后来人们发现这 种石工艺品不仅实用美观,而 且可长期保存所以,其功能逐 渐演化成为奉献用品或纪念物。
25
《睡莲纹玻璃杯》 出土于底比斯,为第十八王朝时期的作品 • 特殊的玻璃产生于实际造 型中,充分展示了玻璃技师 的智慧,将不同的玻璃彩片, 将把工艺玻璃调制一起,将 玻璃放好,融为一体,根据 事先在玻璃片上腐蚀的纹路, 加热。然后形成特定的色彩, 形成独特的玻璃艺术品。后 来人们用这些薄片塑造容器, 或用于器物和人像局部的拼 花和镶嵌饰物等。
23
玻璃工艺
• 在世界工艺玻璃艺术发展史上,古埃及的玻璃工艺有重
要的作用。玻璃表面的彩釉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时代,从
而推动了世界玻璃艺术的发展。

其中的琉璃玻璃在古埃及的第十二王朝,公元前两千
年左右的出土文物证明了这一点。其中一个是皇族的上有
工艺玻璃漆的马赛克饰品,有玻璃小方块组成的象形的河
流,象征尼罗河。另一个是直径大约9厘米长的玻璃片。
埃赫那东像
公元前1400年左右,法老阿蒙霍 特普四世依靠自由民的力量实行了 宗教改革。并且自封为“埃赫那东” (意为太阳的光辉)。埃赫那东法 老的妻子是著名的尼菲尔提蒂王后。
这尊像是在卡纳克的阿东神庙中发 现的。发现时已裂成三个部分。
公元前1375年,第十八王朝 砂石,高310厘米,开罗美术馆
20
雕像的眼睛是用铜和水晶镶嵌而成 的双臂是接上去的,可以活动,原来 涂有色彩,现在大都已经剥落了。
17
• 《书记像》,这件雕 像的姿式动作和表情更 加接近生活的真实。书 记是记录主人言词的小 吏,没有地位,所以不 受王族雕像程式的约束。
• 雕像刻画出这个书记 在聚精会神地听主人讲 话,准备记录的动作神 情。雕像造型写实,对 人物结构的处理丝丝入 扣而不琐碎,这是第五 王朝最生动的作品。
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埃及艺术才 逐渐摆脱僵化程式,趋向生动活泼的现 实主义,《尼菲尔提蒂》雕像就是这个 时期的杰出代表。
15
村长像
又名《卡培尔王子像》。这尊木雕 属于古埃及第四王朝时期,是从卡培 尔王子的墓穴里发现的。雕像出土时, 一位参与发掘的农民不禁喊道:“这 不是我们的老村长吗?”因此,它又 多了一个别名—《村长像》。
2
陶工艺
• 古埃及在历史上有“黑土 之国”之誉。这种黑土异常 肥沃,每年都能给埃及人带 来丰收的喜悦。另一方面, 埃及人利用这种泥土制成砖 瓦和陶器。
• 其中尤以一种在整个土红 色的器物上部或顶部施以黑 色的釉泥,形成黑红两色对 比,有着强烈的装饰效果的 被称做“黑顶陶器”的陶制 品最具有代表性。
为了创造形象的真实感,雕像施 加了色彩:浅红色的肤色,浓黑 的眉毛和深红的双唇,显得美丽 而雅致。
据史料称该像的眼睛是用铜料镶 边,雪花石膏填白,并在下面垫 了一块磨光的黑檀木的水晶石做 眼球,使双目非常明媚动人。
14
公元前1365,第十八王朝 高48厘米 柏林国立美术馆藏
尼菲尔提蒂王后像
尼菲尔提蒂是十八王朝法老王阿赫 那东之妻。史称阿赫那东是勇敢大胆的 改革家,他竭力削弱宗教对王权的控制, 扩大法老王的世俗权力,这种重世俗人 生权利的改革,对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使艺术减少了神性而充实了生 活和生命的气息。
6
石工艺:《纳美尔王征服三角洲》
• 作为纪念性功用的化妆石板名作 有 (纳美尔王征服黛角洲)。在这块 石板上,前后两面皆以浮雕形式表 现了美尔王统一埃及全境的各种形 象,是一件宣告埃及王朝时代开始 的历史性作品。
• 纳美尔王是埃及第一王朝的缔造
者,也就是传说中的美尼斯王。 《纳美尔王征服三角洲》是属于第
一王朝时代的一块盾形石板浮雕。
在第一王朝前,埃及是以城邦为据 点的军事部落。纳美尔王以强大的
军事力量统一了上、下埃及,建立
了第一王朝,并成为王朝法老。这
块浮雕就是为纪念和赞颂纳美尔法
老的功绩而雕刻的。
《纳美尔王征服三角洲》此作品表
现了人物“正面侧身律”的特征 7
雕塑工艺之石工艺
• 以石材制作人们需要的工具和器物,是最早出现的工艺之一,可以 追溯至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
• 埃及的雕塑艺术大约始于公元前4000 年,建筑业的诞生,孕育了艺术装饰的 萌芽。从古王朝(公元前4000-3000年) 到中王朝(公元前3000-2000年)、新 王朝的漫长岁月中,古埃及长期保存了 原始社会的残余,埃及的神话与宗教信 仰支配了雕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9
• 神话、宗教信仰的保守性是决定埃及雕刻发 第
左图:《鳄鱼纹彩陶钵》现藏开罗埃及艺术博物馆 右图:《彩绘鸵鸟纹陶罐》作品高22厘米,宽15厘米
8
• 作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古埃 及,在雕塑艺术上曾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原始公社的瓦 解,世界上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 家,古埃及就是其中之一。在公元前 4000年左右,古埃及王国建立,实行 奴隶主专制统治,国王法老掌握军政大 权。
4
概述
• 陶工艺 • 雕塑工艺:石工艺、木工艺
• 尼菲尔提蒂王后像 Queen Nefertiti • 书记像 • 村长像 即卡培尔王子像 Ka-aper • 埃赫那东像 磨粉女像
• 玻璃工艺 • 金属工艺
5
阿门哈特的石碑
这是古埃及中王国第十一王朝(公元前2000年)时 期彩色浮雕作品。
彩色浮雕类似于立体绘画,形象微微凸出于壁 面,外轮廓仍勾线填色,背景空白处阴刻象形文字 以表达画中含意。画中人勾肩搭臂形成一个整体。 人物和景物都被置于一个平面,在一条水平线上进 行构图安排,极富装饰性,造型程式化富有简练概 括单纯的美感。
18
卡培尔王子呈直立姿势,左 手持杖,右手自然下垂,左脚 向前迈出。
从整体效果来讲,这尊雕像 跳出了当时埃及雕塑创作上陈 规的束缚,没有披带法老的假 发和“神圣的胡须”,更无权 杖和神灵庇护的标志,好象真 是当地的一位“老村长”。
雕像表现出了作者对人体结 构惊人的观察力和把握力,令 人叹为观止。
19
古埃及工艺美术
1
古埃及的三个统治时期
• 古埃及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到公 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建立了 统一专制的王朝。国王被尊为法老,既是人间的君主, 又是太阳神的儿子,统治者们利用宗教神秘的力量来统 治国家。此后,埃及经历了古王国(公元前3000年—— 公元前2300年)、中王国(公元前2150年——公元前 1200年)、新王国(公元前1071年——公元前332年) 三个统治时期。
王子与王妃像(公元前2470年)
11
尼菲尔提蒂王后像 Queen Nefertiti 书记像 村长像 即卡培尔王子像 Ka-aper
埃赫那东像 Akhenaten
磨粉女像
12
•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能享受生 前的一切,包括继续使唤那些侍 候他们的奴隶仆从,所以在埃及 陵墓中,除了死者的雕像、死者 生前活动的浮雕外,还有大批殉 葬奴仆小雕像和描写奴隶或社会 下层民众生活的浮雕构图。小雕 像不受陈规的约束,因此人物形 象比较自然生动。
从存世一批反映埃赫那东的肖像来 看,宗教改革也使美术一定程度上
摆脱了传统程式的造型方式。
在开罗美术馆的阿赫那东石像和其 他法老的有很大差别,他瘦长的脸 和身子,长鼻子厚嘴唇,下巴翘起, 很有女性化的模样。
在埃及美术发展中,这是很突出的 一个例子。埃赫那东废除旧家教, 也否定旧宗教下的文艺。他让人按 照自己的实际面貌造像而不求美化, 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立的男人体,左脚向前,重心落在脚掌上。坐
像总是促膝并足地坐着的。
• 从表面上看,埃及雕刻似乎是大同小异,但 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他们的面部各有不同 的特点,而且表现得相当细致。
10
曼吉尼王与王后
埃及古王国时期的 雕像,一般是用做墓葬 的随葬品,用来代替死 者的躯壳,表现死者崇 高的地位。长期以来形 成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模 式,如“正面率”,垂 直式、象征化和写实化 等。
雕像的逼真生动,具有很强的现实 感。由于数千年来墓穴中一直处于真 空状态,木质雕像一直没有腐烂,所 以人们现在才得以欣赏到古埃及如此 精湛的雕塑艺术。
公元前2490年,第四王朝 木雕,高110CM,开罗美术馆收藏
16
他双眼直视,目光炯炯有神,充满 了自信,也显示出盛气凌人和自命不 凡的高傲气质。
王子的形象处理非常传神,圆圆的 脸上有着不大的鼻子,厚厚的嘴唇微 微翘起,再加上微隆起的腹部,显示 出养尊处优和闲散的生活环境。
• 埃及雕刻除陵墓中一部分作品 外,最有影响的还是陵前和神庙 的装饰雕刻及纪念性雕刻。金字 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其 形体为正方锥形,四面正向方位, 形似“金”王朝 约公元前1355年)
13
涅菲尔提蒂王后(公元前1360年)
雕塑家表现了一个美丽的东方女 性的典型,长圆型的面孔,线条 柔和清秀,修长的颈项,变化微 妙的曲线构成庄重、优雅的仪态, 体现出埃及人对女性美的理想。
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