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1)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1)

编号:xxxxx有限公司设备管理制度(2017年第一版)编制:审核:批准:编制日期:2017年5月27日发布实施:根据对生产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计划性的需要。

实现设备配备件采购和设备检修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保证合理库存,满足生产需要,确保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体思路在设备管理上始终坚持“预防为主、计划检修”的方针,以设备定检、设备润滑、设备巡检、计划性检修几个方面作为设备管理工作的重点,将设备的定检、润滑、巡检制度化、常态化,实现设备事故的事前控制,提高设备检修的计划性,尽可能的降低紧急“抢”修的发生频率,提高设备的运转率。

二、设备档案及设备台帐公司应建立全厂设备档案,设备档案应包含以下内容:设备名称、设备规格型号、主要参数、投用时间、备品备件资料(型号、供应厂家、图纸等)、大修或技改记录。

部门、车间应建立本单位管理和使用的设备台帐。

设备台帐格式详见《XX 车间生产线设备台帐》(附件1)。

三、设备的定检1、建立定期停机检查、维修制度1)烘干机每两个月必须定检一次,可根据检修内容多少适当增加或减少但最多不能超过3天。

2)生料磨、球磨的检修周期与烘干机同步进行。

3)水泥磨根据销售情况,每月应安排一次定期停机检查。

4)石灰石破碎机、包装机每年两次中修,每月一次定检。

2、完成设备定检后应填写《主机设备定检记录表》(附件2)。

四、设备的润滑设备润滑是防止或延缓机床磨损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强企业设备润滑管理,是保证设备完好,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减少设备事故和故障,延长设备使用精度和寿命,提高设备运行效益的重要前提。

设备润滑管理就是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针对设备型式、机械传动结构,机床各部位的运转速度、啮合情况、位置载荷等,选用正确的润滑材料,并按规定的润滑时间、部位及数量进行润滑,实现设备的合理定期润滑和节约用油,达到减少零部件之间的摩擦磨损、降温冷却、防止锈蚀、延长寿命、降低能耗、防止污染。

因此做好设备的润滑工作是企业设备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依据《合理润滑技术通则》(GB/T13608-92)《机床润滑系统》(GBT 6576-2002)等国家相关标准、法规及公司设备管理制度,制定本管理标准。

设备保养就是擦机床、打扫卫生:这种做法在我们企业实际存在,最重要的设备润滑根本没做或蜻蜓式润滑。

假如你仔细检查保养后的机床,你会发现有些机床的加油量不够(低于油标刻度)、漏油(密封垫老化),润滑油长期不更换造成油粘度、酸值、含水量超标,加油器具不全,油标污损等,这些造成设备故障率高,部件磨损快,机床寿命短,甚至新机床精度急剧下降。

设备的三级保养,不仅要做到环境及设备清洁,最重要的是定日、定月、定年,做好机床润滑部位加、换油工作,保障加油器具、油标清洁良好,才能降低事故停机率,保证设备长期可靠运转。

一、设备操作工润滑职责:A、熟悉所操作设备的润滑系统和各部位的润滑方法,严格按照润滑“五定”要求正确合理润滑。

B、每日班前检查并按润滑图表加油。

C、每月定期维护时,检查并清洗油毡、油线、油杯、油窗、粗滤网、冷却箱等,保持设备处于良好润滑状态。

D、出现润滑故障不能排除时,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发现油品变质和油箱缺油时,及时处理。

E、保持切削冷却液的清洁,按期更换并清理冷却箱,防止冷却液变质腐蚀设备。

F、保管好自己使用的润滑工具,保持其清洁完好;保护好设备的润滑标牌(图表)和加油点标志。

G、严格执行设备润滑“五定”管理:a.定点:规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及加油点。

b.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

c.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的润滑油品牌号。

pd.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

e.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二、设备润滑的加油标准A、油润滑:如有加油刻度线,应以刻度线为准,无刻度线时应符合如下规定.B、循环润滑:正常运行时油箱油位应保持在2/3以上。

C、油环带油润滑:a、油环内径D=25~40mm时,油位高度应浸没油环D/4.b、油环内径D=45~60mm 时,油位高度应浸没油环D/5。

c、油环内径D=70~130mm时,油位高度应浸没油环D/6。

D、浸油润滑:a、滚动轴承的浸油润滑:n>3000r/min时,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动体中心以下,但不低于滚动体下缘; n=1500~3000r/min时,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动体中心以上,但不得浸没滚动体上缘;n<1500r/min时,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动体的上缘或浸没滚动体。

b、变速机油箱浸油润滑:圆柱齿轮变速机油面应浸没高齿轮副低齿高的2~3倍;圆柱齿轮变速机油面应浸没其中一个齿轮的一个齿的全齿宽;蜗轮蜗杆减速机油面应浸没蜗轮齿高的2~3倍,或蜗杆的一个齿高。

E、强制润滑:应按有关技术要求或实际标定确定。

F、脂润滑:n>3000r/min时,加脂量为轴承箱容积的1/3;n≤3000r/min时,加脂量为轴承箱容积的1/2。

三、现场设备漏油管理1、设备漏油不仅影响生产现场环境也造成油品浪费。

A、结合设备检查、保养,治漏工作,抓好查漏、治漏、管理三个环节,对漏油设备要做到详细调查,对漏油部位和原因登记制表,并根据漏油的严重程度,安排治漏计划和实施方案。

B、加强管理,巩固查、治效果。

治理设备漏油持之以恒,保证生产现场环境,减少油品浪费。

2、现场生产设备漏油治理标准A、不漏油设备。

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不漏油者,为不漏油设备。

80%的结合面不漏油,且漏油的部位三分钟内漏油不超过一滴者为基本不漏油设备。

B、渗油:油迹不明显,在油迹被擦净后五分钟内不出现油迹者为渗油。

C、漏油:油迹明显或形成油滴,在油迹或油滴被擦净后五分钟内出现油迹或油滴的为漏油。

D、漏油点:有一条明显油迹或一个油滴的,为一个漏油点。

E、严重漏油设备:一个漏油点一分钟滴油超过三滴者,为严重漏油设备。

F、治理合格: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除手润滑的导轨、丝杠、光杠等处的所有运动部位)不漏油。

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先天性缺陷已采取措施,使润滑油不滴到地面,或不流入切削油池并引回到润滑油管的为合格。

设备保养责任人:1、设备产部部长;2、设备检查员;3、各设备主要操作员工;五、设备的巡检为了及时发现设备的事故隐患,提前预知设备性能的改变,从而减少设备突发故障的机会,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达到减轻维修工作量、降低维修费用、顺利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的目的。

1. 巡检人员设备巡检人员为当班运行人员、设备技术员和专业维修人员,其它人员由机动部根据需要安排参与巡检2. 巡检周期及时间. 运行人员每小时一次,设备技术员和维修人员每天一次(特殊情况另定)。

. 生产不稳定、气候异常或开停车等特殊情况时,应增加巡检次数,以确保安全生产。

. 巡回检查的时间运行人员为整点巡检,其他人员为上午9:00时前,下午2:30时前。

所有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进行巡检,误差不得超过±10分钟。

. 如遇到抢修任务及参加会议无法抽时间巡检的,应在记录簿中注明,说明原因。

3. 巡检路线. 按规定巡检路线、巡检点进行巡检,并在规定的地方挂巡检牌。

. 巡检路线规定(由各车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为:如:从a(开始)---b---c---d (结束)。

4. 巡检内容. 设备各部分连接紧固情况:地脚螺栓及连接螺丝是否松动,设备是否稳固;. 设备润滑情况:设备是否缺油,目测油质情况;. 设备的密封性:检查机、泵、管路、阀门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油压表指示是否有变化;. 设备的温度、气味:检查设备的温度是否正常,气味是否有异常情况; . 设备的声音:听设备运转的声音是否正常;. 设备的振动:检查设备的振动是否有异常现象;. 设备的腐蚀情况:检查设备是否被腐蚀,腐蚀程度如何;. 设备仪表参数:检查设备管网仪表参数是否正常;. 设备卫生:查看设备卫生是否整洁。

5. 巡检方法. 用“听、摸、看、闻、查”的方法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影响较大而又难以处理的问题,及时向车间领导报告。

. 巡检人员根据个人情况灵活掌握,应做到耐心细致、全面周到,不漏掉任何一项内容。

. 设备技术人员、维修工巡检到某一岗位时,应同该岗位运行人员沟通,了解设备运行信息。

6. 巡检处理. 巡检人员应随身携带适量的工具(如:活扳手、抹布等),遇到简单又方便处理的故障应立即处理。

. 不方便处理的,在巡检结束后组织材料和人员力量处理。

. 处理故障时需要停机将会影响局部或全局生产的,由生产部决定处理与否和处理时间。

. 巡检时如发现机器缺油等保养不良的现象,有权利和义务要求相应员工立即改正错误,及时加油保养。

. 对巡检发现的问题,无论是否处理过,都要详细做好《巡检记录》。

. 巡检要与考核挂钩,对不按时巡检,不填巡检记录者要按规定扣除当月部分奖金,对巡检中发现重大隐患并及时排除,避免重大事故发生者要给予奖励。

六、设备的检修1、检修的分类1)计划小修:在生产一定周期后,为确保设备有良好的作状态,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设备简单维护、维修,周期性的进行计划小修有利有提设备的完好率。

检修周期约为3~5天。

2)计划中修:由于小修时间短,不可能对大型设备或处理难度较大的检修项目进行施工,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有2~3次小修后,一般需要安排一次中修,对累积的设备问题作一次较彻底的检修,检修周期约定5~15天。

3)计划大修:在设备存在较大隐患或单项工程耗时很长才能处理完成时,需要安排一次大修,检修周期约为15天以上。

4)事故抢修:设备、生产设施突发性事故,被迫停机检修,检修周期受具体情况限制,要求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

2、检修计划的编制1)车间根据设备检修周期和运转状况、结合岗位工、设备维修人员、设备主管提报的检修项目,详细编制《XX车间X月份检修计划申报表》(附件3),每月20日之前,将有车间负责人签字的维修计划原件报送厂长,同时上报电子版。

厂长安排汇总编制下月检修计划, 25日前报总经理批准后由各部门车间组织实施。

大修计划需要总经理批准。

2)检修计划内容包括:设备名称、检修项目、检修时间及工期、检修单位及人员。

所需配件、材料等内容,同时分别向厂长和采购办报送检修所需材料的计划表,材料计划表格式按《XXXXXX有限公司备配件材料计划表》(附件4)要求填报。

3)生产和检修时急需的材料和配件,可按本管理办法中对紧急计划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申报,并填报《XXXXXX有限公司备配件材料“急件”计划表》(附件5)。

3、计划检修的实施1)设备中、小修生产车间必须提前15天以上提出检修计划表,由机电副总主持召开检修工作会,对检修项目、材料计划、参与检修人员、检修工期逐一进行确认。

根据生产销售情况及设备现状,确定最佳检修日期和具体检修项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