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1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

1.4.1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⑤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不同于汉族的行政制度进行管辖。 (2)变化原因: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南方)开发,人口增多;疆域 的扩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1.(2019·全国省级联考)宋神宗打算杀掉一个职位不算太高的转 运使,宰相蔡确反对,理由是“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宋神宗 又准备把这个转运使刺配,门下侍郎章惇认为“如此,即不若杀 之”,原因是“士可杀,不可辱。”宋神宗于是感叹:“快意事更 做不得一件!”这一故事从本质上说明了当时( )
——《陆游集》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史料三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 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其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 设施,对于提供贡纳谷物米税,比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以致不管 是哪一集团,只要控制了这一地区,它就有可能征服与统一全中 国。”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史料一 《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 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 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料二 朝廷在古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 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2)影响 ①积极方面: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 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②消极方面: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效率低下,财政开支 庞大;兵将分离政策使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地方上财 政困难;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宋元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
史料一 (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 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元)脱脱等《宋史》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史料二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 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 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体统既立,其次在内者则 有寺,有监,有卫,有府。
悟真题 课时冲关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趋势及原因 (1)演变趋势 ①逐渐由二级区划演变为三级区划。 ②地方行政区划幅员逐渐变小,数目逐渐增多;南方行政区划 数目逐渐增多。 ③最高行政区划(行省)的边界设置,山川形势和犬牙交错原则并 行。 ④最高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和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地 方最高行政长官往往由中央官转变而来。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2.宋代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国策:从宋代开始,统治者开始推 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其原因:唐末五代,军阀飞扬跋扈,影响到政 局的稳定;宋初统治者吸取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将权重,乃至 操纵政权、废立皇帝、改朝换代的教训。宋太祖刻制誓碑:不得杀 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还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军官的权力, 以文人代替武将出任地方官。重文轻武国策推动了宋代的科举考试 非常发达;教育事业在民间有了较大发展,各地普遍设立学校;士 人地位提高,为文人世界的多姿多彩提供了根本条件。其实,宋代 统治集团内部的主要争斗既非文武相争,也非文武内斗,而是文武 共同参与的党争。
2.成就 (1)纺织业: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元代 黄道婆 创造了新式纺车,极大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棉 布 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2)冶金业:北宋时期,已经有了以 煤 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 记载。 (3)陶瓷业: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 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以其产品质量闻名天下,瓷器成为“海上 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精巧点拨 [图解历史] 1.北宋君主专制的加强
悟真题 课时冲关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2.郡县制与行省制的不同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轻巧识记] “市”“坊”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二、宋元时期的经济 (一)农业 1.宋代以后,土地兼并情况严重。 2.宋代的 水转翻车 以水力为动力,可把水提升到高田。 (二)手工业 1.管理制度:宋代匠户被官府强制役使。元代实行“ 匠籍 ” 制度,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明)宋濂《元史》卷八五《百官志》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1.史料一为原始文献史料,主要反映宋代通过设置中书禁中、 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削弱了相权。
2.史料二为原始文献史料。史料主要说明在元代的中央官制中, 中书省总政务,枢密院掌兵权,御史台掌监察与官吏的升降;此外 还有寺、监、卫、府等中央机构,反映了元代也采取限制相权的举 措。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2.元代:行省制 (1)内容 ①全国分设十个 行中书省 ,是最高地方行政区域,简称行 省。 ②行省以下的行政区:路、府、州、县。 ③行省与中央的关系: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拥有经济、 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④行省之外,另设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宣政院辖区。 (2)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 中央集权 ;有 利于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为明清沿用,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
A.皇帝成为虚位君主 B.中央内部矛盾尖锐 C.士人地位空前提高 D.官僚政治较为成熟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解析:D [材料反映了宋神宗作为皇帝都不能任意妄为,这在 本质上体现了官僚政治的成熟,即选项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皇 帝并未成为虚位君主,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未涉 及中央内部矛盾的问题,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宋神宗时士人 地位并未空前提高,选项 C 也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史料四 北宋科举入朝做官的官员统计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1.史料一为原始文献史料,主要说明汉代江南地区地广人稀,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是相比北方较为落后。
2.史料二为文学作品,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史料二表明 了南宋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赖江南地区,说明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 心南移已完成。
1.古代回避制度:古代的任职回避制度,从东汉时代建立,南 北朝时普遍推行,唐宋时期日趋严密,一直沿用到清末。在一千八 百余年的吏制建设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是我国古代一项很有 特色的官吏制度。官员回避制度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 不大一样,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地区回避,即官员的籍 贯与就任地区不得相同或接邻;(二)亲属回避,即有直接血缘关系和 姻亲关系的人员,应避免在同一衙门,或有上下级关系的衙门,或 互为监察的单位担任职务。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1.有人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根据史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这一观点。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宋代通过增设官职、分化事权的方 式削弱相权,特别是将宰相的军权、行政权、财权分割开,进一步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7.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经历了两大阶段:从周到唐的严 格限制阶段和宋至明清的放松限制阶段。城市的发展与当时的商业 是联系在一起的,商业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又相辅相成。
8.宋元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对外贸 易成为王朝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1.宋代通过中央机构的分相权,地方收军政财权,大大加强了 中央集权,成为宋代经济繁荣、科技文化灿烂辉煌的重要基础。
2.元朝的山东、山西、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辖;西藏和四川、青 海部分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其他地方设行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 司进行管理。
3.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二府三 司制及行省制,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3.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 赏赐关系。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 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重要地位。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获取最 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 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 队的战斗力低下。 ②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这有利于巩固政权, 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 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第一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三)商业 1.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海外贸易税 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 要来源之一。 2.北宋时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 3.“市”突破了原先 空间和时间 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 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 汴京 的夜市、晓市、庙会集市繁 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