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市场调研考察报告》关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考察报告考察地点:广东广州广东深圳考察时间:2010年5月考察人:黄科摘要:深圳东部华侨城包括了大侠谷生态公园、茶溪谷休闲公园、云海谷体育公园、华兴寺、主题酒店群落、天麓大宅等六大板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广州余荫山房与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佛山的梁园一道,合称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而且余荫山房是四大名园中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典园林,是典型的岭南园林建筑。
广东新博物馆最特别的是,该馆的中庭与回廊之间,计划设置半透明的网状墙,既起到隔离、分层的作用,又有通透感,让人眼界大开。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是我国历史最久、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
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万国奇树博览会”,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
关键词:深圳东部华侨城广州余荫山房广东新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正文:深圳东部华侨城,坐落于中国深圳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由华侨城集团斥资35亿元精心打造,是国内首个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户外运动、科普教育、生态探险等主题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主要包括大侠谷生态公园、茶溪谷休闲公园、云海谷体育公园、华兴寺、主题酒店群落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大侠谷生态公园。
中国海滨第一瀑,宽3 00米,地形高差70米,水流落差42米高,蔚然壮观。
海拔480米的云中部落是总揽全局的最佳观景台。
包括云中风车,云中漫步观景带、“登峰造极”观景平台、自然之眼观光塔、云中餐厅等项目。
以海洋文化为主题,茂密的椰树林、水清沙幼的海滩、风姿绰约的海岛风情……将海洋文化延伸到极致。
包括海洋广场、室内水公园、图腾广场等项目和一流的国际主题水上表演,堪称国内最具特色的全景式海洋主题奇幻水秀。
大侠谷•天街主要向游客展现了浓郁而独具特色的世界红酒文化,主要包括红酒商业街、地下酒窖体验区、海布伦宫、湖畔美食长廊、海菲德湖、天幕等特色项目。
发现之旅以未来地球生态为主题,虚拟生态环境已严重破坏,各地发生各类毁灭性灾难。
包括太空之旅、地心之旅、世纪大海啸、极端气候体验馆、飓风救险水战船、山洪暴发等项目,让游客在惊险刺激的体验中加深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学到自救互救的宝贵知识。
黎明营地儿童乐园是专门为儿童精心设计的游乐区。
桑巴塔、魔术自行车、救火队、疯狂巴士、高空轨道自行车等游乐项目让孩子们乐不思蜀。
其中亮点项目880米的丛林穿梭轨道让喜欢探险的孩子惊呼过瘾。
茶溪谷休闲公园。
茶溪谷体现中西文化交融的休闲度假旅游文化,并兼有“茶、禅、花、竹”等主要元素,包括茵特拉根、湿地花园、茶翁古镇和三洲茶园四个游览区,融合了西方山地小镇的风情、湿地花海的浪漫、茶禅文化的融合和岭南茶田的幽雅。
茶翁古镇是茶文化的鉴赏区和中心服务区,也是环境幽雅的游客休憩区。
游客可以品茶餐、尝茶点、吃土菜、观茶戏、饮茶酒,深入了解茶禅文化;还可以在茶艺坊、茶酒坊、陶艺坊亲身体验采茶、制茶、做陶的乐趣。
三洲茶园坐落在青山、绿水、茶田、湿地之间,区内竹林茂密,溪水潺潺,空气中蕴含着大量负离子。
是游客洗礼身心、寻幽探奇、亲近自然的绝佳去处。
撷取欧洲瑞士阿尔卑斯山麓茵特拉根的建筑、赛马特的花卉、谢菲尔德的彩绘等多种题材和元素,实现了中欧山地建筑风格与优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
茵特拉根包括温馨的主题街区、古老的森林小火车、典雅的度假酒店、矿泉SPA、东部华侨城大剧院、水上高尔夫、网球馆等项目。
湿地花园是一个以花海景观为载体、以大地艺术展示为特色,集观光、科普教育、户外游乐和特色运动于一体的湿地山野体验区。
包括四季花田、升空气球、深圳山地自行车项目、游乐天地、旋转花车、四季植物馆、布兰花园、湿地廊桥、信息湿地、花钟教堂十大项目。
云海谷体育公园。
云海谷以休闲健身、生态探险、时尚运动、休闲娱乐、奥运军体运动为主线,体现户外运动旅游文化。
包括两个1 8洞的山地球场和高尔夫练习场。
华兴寺。
华兴寺座落在东部华侨城的观音座莲山,体现佛教旅游文化。
包括:观音座莲宝像、华兴寺檀越酒店、妙相禅境、《天音梵乐》、大雄宝殿、众香界、香积斋、归一阁、云水堂等。
板块五:主题酒店群落。
主题酒店群落,由四大主题酒店组成,拥有600余间客房,是国内首个主题酒店群落。
茵特拉根华侨城酒店将中欧山地建筑风格与南中国壮美的山海景观。
完美结合,出落成一个美得不食人间烟火的童话。
大侠谷瀑布酒店隐藏在大瀑布和巨岩之间,将海洋、红酒、太空统统装进客房,包括啤工厂、太空主题餐厅、全日咖啡厅、宴会演绎厅等主题区。
客人可将壮观的大侠谷瀑布收入眼帘,也可沉醉于海菲德红酒小镇。
位于2.5平方公里郊野体育公园,收尽东部华侨城独有的湖光山色、云海奇观。
她将概念客房与豪华房车,静与动完美结合,最好的诠释了“自由”或“肆意”。
广州余荫山房是在中国古典园林的晚期造园高峰期——明、清时期修建的。
清代,私家园林如雨后春笋,涌现于全国各地,尤其在南方形成了空前绝后的造园高潮。
广东四大名园都是在清代建造的。
余荫山房布局精巧。
它以“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的手法,将画馆楼台,轩榭山石亭桥尽纳于三亩之地,布成咫尺山林,造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幽深广阔的绝妙佳境。
通过名工巧匠的精雕细刻,使全园的文饰做到丰富而精致、素色而高雅,给人们一种恬静和雅淡的美感,如置身于“波暖尘香”之中。
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有两个:一是“缩龙成寸”,园内的建筑布局精巧有致,藏而不露。
弹丸之地,把亭、台、楼、阁、堂、轩、桥梁、廊提、石山碧水、浮莲全都包含其中,且回廊、花窗影壁相互借景,游入其中感觉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好一个曲径幽深。
二是“书香文雅”,不离居室,满园的诗联、佳作文采缤纷浓郁,真可谓岭南园林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下雨天是赏园最佳时间,那浠浠沥沥的小雨洒在碧绿的睡莲塘中,在深绿的莲叶上滚着,在淡绿的睡莲花瓣上沾着,满园都是淡淡的睡莲香气,几条硕大的红色锦鲤在花间穿行,周围都是如绿云般的竹叶在雨中沙沙地响着。
余荫山房园地虽不足2000平方米,但亭桥楼榭,曲径回栏,荷池石山,名花异卉等,一应俱全。
园内亭、台、池、馆与游廊、拱桥、假山、花径、围墙交错穿插,构成了幽深曲折、若隐若现的庭苑结构。
园中浮雕和建筑装饰皆由名工巧匠精雕细琢,配以诗、书、画,使全园更添恬静、典雅情趣。
进入写有“余荫山房”的正门后,过厅堂,穿竹径,便到山房的花园门。
门旁有对联一幅:“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正是此园点题之句。
园景可分为东、西两半部,以游廊式拱桥为界。
这座拱桥是桥、廊、亭“三合一”的杰作,表现了设计者的独到构思和造园者的高超技艺,这一美景称为“虹桥印月”。
在月朗风清之夜,月影、桥影、人影在荷花池中相映成趣,构成动人心弦的画卷。
西半部以长方形石砌荷池为中心,池南有造型简洁的临池别馆,建筑细部装饰玲珑精致,兼有苏杭建筑的雅素与闽粤建筑的曼丽。
这是园主的书斋,环境清静素雅。
池北为主厅深柳堂。
堂前庭院两侧有两棵苍劲的炮仗花古藤,花儿怒放时宛若一片红雨,十分绚丽。
深柳堂是园中主题建筑,是装饰艺术与文物精华所在,堂前两壁满洲窗古色古香,厅上两幅花鸟通花花罩栩栩如生,侧厢三十二幅桃木扇格画橱,碧纱橱的几扇紫檀屏风,皆为著名的木雕珍品,珍藏着当时名人诗画书法。
堂中木刻精品琳琅满目,名士墨宝闪耀清华。
其中,引人注目的首先是清乾隆时期大学士刘墉的书法手迹:“韩持国在洛中作诗云:‘闭门读易程夫子,宴坐焚香范使君。
顾我未能忘世乐,绿樽红芰对斜曛’。
”为通花木雕。
隔莲池相望,有“临池别馆”呼应,夏日凭栏,风送荷香,令人欲醉。
在深柳堂左侧有一间庐舍,名为“卧瓢庐”,专为宾友憩息而设,东半部的中央为一八角形水池,池中有八角亭一座,名“玲珑水榭”,八面全是窗户,可以八面观景,是全园最佳观景处。
该处原是赋诗把酒、吟风弄月之所,有丹桂迎旭日、杨柳楼台青、腊梅花盛开、石林咫尺形、虹桥清晖映、卧瓢听琴声、果坛兰幽径、孔雀尽开屏之八角玲珑。
水榭东南沿园墙布置了假山;水榭东北点缀着挺秀的孔雀亭和半边亭(来薰亭)。
周围还有许多株大树菠萝、腊梅花树、南洋水杉等珍贵古树。
“来薰亭”半身倚墙而筑,“卧瓢庐”幽辟北隅,“杨柳楼台”沟通内外,近观南山第一峰,远接莲花古塔影。
东西两半部的景物,通过名叫“浣红跨绿”的拱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此外,余荫山房南面还紧邻着一座稍小的瑜园。
瑜园是一住宅式庭院,建于1922年,是园主人的第四代孙邬仲瑜所造,底层有船厅,厅外有小型方池一个,第二层有玻璃厅,可俯视山房庭院景色,现已归属余荫山房。
两园并在一起,起到了辅弼作用。
广东新博物馆的藏品着实不少。
馆藏文物有12万多件,而且档次很高,其中书画和陶瓷的价值位列全国前五六位。
另外,省博自身也包含不少有价值的旧址,在省博这块5万多平方米的大院里,坐落了明远楼(清朝广东贡院所在,也称红楼)、钟楼、英雄广场,以及原中山大学建立的天文台等一批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建筑物。
然而据了解,省博现在展出的文物只是馆藏的1/60,而许多钱币、木雕、民俗方面的文物更是一进库就再也未出过库房的门槛。
没有大展馆,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些好展览到别的馆去办。
新馆的出现能否改变这个现象?“新馆被定位为一个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将占地6万多平方米。
”陈列与展览区面积约两万多平方米,主要分为历史、自然和艺术三部分,有中央大厅,广东历史,民俗基本陈列厅,广东自然资源陈列厅,书画、陶瓷、木雕、端砚等专题陈列厅,临时展厅,旧馆则成为图书馆。
“虽然广东本地人仍是博物馆主要游客,但新馆的现代化设计也将吸引观光旅游者和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