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

(高空)
A 高
N
C 低
(高空)
等 压 面

冷却
低 受热

(地面)
冷却
(地面)
注意:等压面凸向遵循 “高高低低”的规 律 地面受热均匀
一、热力环流
二、大气水平运动---风
1、风的成因
气压梯度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
(hPa) 1010
1020
1030
一、热力环流
二、大气水平运动---风
1、风的成因 2、风的受力分析 若仅受水平气压梯 度力,风向具有什么 特点?
水平气压梯 度力
(hPa)
1010
1020
1030
北半球高空最终形成的风向与等压线、水平气压梯 度力具有什么关系?
(hPa)
500
550 600 650 7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百帕)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北半球近地面最终形成的风向与等压线、水平气压 梯度力有什么关系?
C 热力环流
B风
C
D 大气环流
课堂练习
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C 图中近地面何处是高压区?_________;高 F 空何处是高压区?________ 。
等压面 高空
地面
课堂练习
在图中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高空
地面

课堂练习
材料: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产 生活每天排放大量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 郊区。
B 冷
A 热
C 冷
(地面)

A、B、C三地大气垂直运动导致三地 近地面和高空的空气密度如何变化? 气压如何变化?
低 高 低
(高空)



B 冷
A 热
C 冷
(地面)
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异导致大气在水平 方向上如何运动?
低 高 低
(高空)



B 冷
A 热
C 冷
(地面)
一、热力环流
东营市第一中学
张超
气象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龙口 的海岸边经常发生以下现象:白天 和夜晚的风向相反,而且白天的空 气比较潮湿。

600 800
(高空)


1000/hpa
(地面)
地面受热均匀
注意:同一垂直方向上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递减
A、B、C三地受热不均导致大气在垂直方 向上如何运动?
(高空)
一、热力环流 二、大气水平运动---风
2、风的受力分析
影响风的力 理想状态 下的大气 高空大气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 力方向一致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与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 夹角
水平气压梯度力 和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 偏向力和摩擦力
近地面 大气
592 594
绘制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的热力环流。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1006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 向 地转偏向力 1008 1010 1012/hpa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 向
594 596 598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600/hpa
上升气流
郊区
市区
郊区
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低 高 低
(高空)



B
冷却
A
受热
C
冷却
(地面)
一、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表 冷热 不均

大气的 垂直运 动

同一水平 面上气压 差异 低
大气的 水平运 动:风
(高空)



B 冷
A 热
C 冷
(地面)
一、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表 冷热 不均 大气的 垂直运 动
同一水平 面上气压 差异 大气的 水平运 动:风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
一、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二)、热力环流的实际表现形式
材料:由于海陆之间存在 热力差异,白天:陆地增温 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 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低高ຫໍສະໝຸດ B 冷却高低
A 受热
C (地面) 冷却
参考北半球情况,绘 制南半球近地面和高 空最终形成的风向及 受力状况
596 598 600
热力环流
表现形式: 海陆风
大气的 水平运 动
太阳辐 射的纬 度分布 不均
地表 冷热 不均
大气的 垂直运 动
同一水 平面上 气压差 异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 压指向低压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要求:结合材料,利用热 低 (高空) 力环流原理,分析龙口海岸 边为什么经常发生以下现象: 白天和夜晚的风向相反,且 白天的空气比较潮湿。 目标:能够绘图表示并能 够描述推理过程 方式:分组合作完成 高
一、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二)、热力环流的实际表现形式 海陆风
M B 低
A:高压 B、C:低压 A>B=C
地转偏向力 地面摩擦力
课堂练习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D A 海陆间热力差异 B 太阳风的驱动作用 C 地面高度不同 D 太阳辐射纬度分布差异 2.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 C 地面摩擦力 D 前三个力的合力 3.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
A
A 气旋和反气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