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 大气运动

高一地理 大气运动

学习卷 科目:地理 设计:高一地理组 审核: 高一___班 第__组 姓名:________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1、能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含义及不同。

2、知道并能区分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和根本热量来源的不同。

3、通过对图示的理解能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认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4、能知道并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和热力环流的形成。

预习内容:
太阳辐射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大气 和 ,
进而使地面增温。

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 ,进而使
辐射(按波长划分属于 辐射)
直接来源 辐射(按波长划分属于 辐射)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了
高低纬度间的 。

概念: 。

形成:冷热不均引起空气 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 差
异,形成大气的 运动
问题探究:
1、什么是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什么作用?
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远远大于地球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课本30页图2.3,
将下图中的箭头补充完整。

典例解析:读图,判断A 、B 两处
2、热力环流 1、大气的受
热状况
的温度差异。

解析:在垂直方向上,高度高则气压低,高度
低则气压高。

故a>c, d>b,而c=d,所以a>b。

根据高空气压状况与地面相反的特点,可以确定A
处气压较低(注意,A处气压低不是与其高空的a处相比,而是与近地面的B相比而言的),B处气压较高。

而AB两处的气压差异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上升或下沉运动所致。

因此,可以根据地面气压高低,反推地面的冷热状况。

A处近地面气压低,说明空气受热上升,从而判断出A处温度较高,B处温度较低。

课堂练习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地区间的地势高低差异B.不同地区间的气压水平的差异
C.不同地区间的干湿程度差异D.不同地区间的冷热不均热量差异
2、读左下图,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A.A点比B点气压低 B.B点比D点气压高
C.B点和D点气压相等 D.C点比D点气压低
3、读右上“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
B、10月6日昼夜温差最大
C、10月6日平均气温最高
D、10月5日平均气温最高
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做4-5题。

4、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5、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④b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6、关于右图的错误叙述是( )
A 、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B 、丁处的气压高于丙
C 、若丙处气温为1℃,则乙处气温一般低于25℃
D 、甲、乙、丙、丁之间形成的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读图5回答7~8题。

7.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 .气温高,气压高
B .气温高,气压低
C .气温低,气压低
D .气温低,气压高
8.如果要在图中布局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
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六、能力拓展提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A B C D
2、其中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根本
热源是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
是 。

(填字母)
课后反思
1、自我评价: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2、主要存在问题:
图4 图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