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师怎样“艺术”地批评孩子

幼儿园教师怎样“艺术”地批评孩子

幼儿园教师怎样“艺术”地批评孩子
摘要:树木需要施肥浇水,也需要扶苗修剪,树人需要关怀爱护,也需要批评帮助,扶正幼苗修枝剪杈是园艺师的技术,批评孩子帮助其改正缺点则是教师的艺术,让我们的忠言由“逆耳”变为“顺耳” 吧。

关键词:艺术批评合理辩解就事论事以理服人
如果把赞扬比作阳光,那么批评就是??飨赣辏? 滋润着孩子的心田。

雨点不大,但恰到好处;倾盆大雨,虽然来得迅猛,却把好的坏的一古脑儿冲走,什么也没留下。

要让我们的批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当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
子犯错
时,恰当的批评是必要的。

因为,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希望孩子更茁壮地成长。

那么,作为幼儿园教师,该如何“艺术”地批评孩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一、就事论事,避免以偏概全
1.在批评孩子时,应该使孩子感受到,老师讨厌
我的缺点,但却非常喜欢我这个人。

这样,孩子才能 乐意听取批评,勇于改正错误。

多肯定孩子的进步。

只要我们细心,总会在孩子一团糟的行为中,找出一 个微小的闪光点。

能弄乱了床单、 枕头); 能原本就是他踢出去的) (可能是他已经玩厌的) 子的短处不放,只
要你把他真正当成一个小孩子,就 能原谅他成长中的所有过失,就会为他的点滴进步感 到高兴。

2. 不要强化孩子的缺点,拿这个孩子的弱点和别 的孩子的优点作比较;杜绝情绪化的批评。

不要翻旧 账,不要做人身攻击,避免以偏概全。

孩子的信任是 一份非常神圣的礼物, 如果你使他丧失了对你的信任, 就很难获得他的重新认可。

二、以理服人,奖罚并重,避免蛮骂专横 我认为,批评不是乱发脾气,是在沟通对话。

打 开心灵的窗户,春风化雨,就事论事。

不要事无大小 不停地指责孩子,否则,他的心灵之窗就会关闭。

1. 我认为在批评的同时, 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

我国有句古语:“数子十过,不如奖子 也认为,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 比如 今天你学会叠被子了”(但可 你帮助小朋友捡回了球” (可 ;“你把玩具分给了小朋友” ……所以,不要总是盯着。

”美国人
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错误的是 一件
事情,而不是他这个人。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重 责其事、轻责其人,使孩子真正了解自己错在哪里, 从而进一步检讨自己的错误。

“循循善诱,充分说理, 是老师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

”从一个错误再多的孩子 身上,也总能找到让我们为他感到自豪的东西
2. 所讲的道理要“合理”。

老师跟孩子讲的道理应 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 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 刻,孩子也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老师自己喜 欢吃零食,却对孩子大讲吃零食的坏处,如此,孩子 是不会听从的。

3、重视孩子的辩解。

批评孩子时, 我们总是希望 孩子认真听,不插话,不辩解,老师一个劲儿地说、 骂,认为这样就是承认错误、接受批评的好态度。

我 们不妨给
孩子说
话的机会,让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 孩子的错误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 见。

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 对,只会让孩子产
吐他的怨气, 了解他对错误的认识程度。

么抢小明的玩具?”“小刚先抢的, 我后抢的。

老师说你把金鱼缸的水弄洒了 。

”“不是的,我想给金
孩子说一说他的想法,你为什”“今天
鱼换水,丽丽碰了我眼
,就洒了。

”原来,在孩子的里,事情并不象大人想得
这么简单,他们更注重过程,更看重自己的感受,更看
重别人在这里面的作用。

如果不听听孩子的抱怨,我们也许会忽略许多真实的东西。

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老师所讲的道理,批评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瞅准时机,正面引导,避免当众批评
1.批评要把握好时机,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

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发拗。

因此,老师在跟孩子讲理时,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他情绪较好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你们又捣乱了”“真烦人,怎么这么多话” “不许搞破坏啦”等责骂声,那肯定是老师在训斥犯错误的孩子。

而结果呢,老师满脸怒容,孩子则是满脸恐惧,自信也逐渐消失。

如此责骂不休,真不知究竟要把孩子往正道上引,还是往邪路上推。

应该是,在简明扼要抓住要害、严肃认真地指出错误后,用肯定的语言,如“你是有出息的”、“肯定会争气”等,给予正确引导。

任何批评,其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抑制孩子的过错行为,更重要的在于激发起孩子好的行为。

不用冷言恶语
刺激孩子,
3.不要当众羞辱孩子,对孩子施以语言的暴力。

有的老师误认为当着他人的面数落一下孩子,会增强“激发”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最大的弊病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这是极不可取的。

老师应当尽量避免在公众场所、在其他小朋友面前批评孩子。

可以当时悄悄地给孩子指出,也可以留待事后耐心对孩子讲清楚。

批评就象武士手中的利剑,不到情非得已时,不要拔剑相向。

一把好剑,只有在懂得它性情的人手中,才能发挥它极致的功力。

总之,我感到教师的批评应该给人鼓气而不是泄气。

俗话说:“箭伤肉体,话伤灵魂”,批评应讲究语言艺术,只有通情,方能达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