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道德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社会道德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调查报告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普卢塔克社会公德调查报告——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调查主题:当代大学生校园公德意识与日常行为规范调研调查背景: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水平,而且代表了个人的公众形象,而作为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的我们,理应该更加自觉的践行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一个有良好个人修养的人,也一定是一个讲文明,遵守社会规范的人。

然而,在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周围,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却时时出现,诸如插队、公交车上抢座、自习室中无原则地占座等现象,这些不良现象在当今高校校园十分普遍,并引起广泛争议。

调查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中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以及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公德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引导,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我们为此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

调查时间:2011年12月5日至2011年12月12日调查人员:肖强、马睿、赵阳、吴常德、郭金金、刘玉岩(学号:2011301289~2011301294)调查对象:中国政法大学学生调查形式:以询问形式为主调查情况概述:发现问题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水平,而且代表了个人的公众形象,而作为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的我们,理应该更加自觉的践行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一个有良好个人修养的人,也一定是一个讲文明,遵守社会规范的人。

然而,在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周围,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却时时出现,诸如插队、公交车上抢座、自习室中无原则地占座等现象,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中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以及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公德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引导,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我们为此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调查实践、数据统计,我们最终完成了对我校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绝大多数的同学具有社会公德意识,能够自觉地以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约束自己,少数表现为良好,还有极少数同学公德意识比较淡薄,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不文明行为。

而我们知道,遵守社会公德,树立文明观念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条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分析问题社会公德通常指在社会交往中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所以,遵守公共生活秩序也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义务所在,作为有文化、高素质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但要做到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公德意识,践行文明的行为规范,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肖强、马睿、赵阳、吴常德、郭金金、刘玉岩(学号:2011301289~2011301294) 2篇二: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报告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报告作者:曲金凯我们大学生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大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辐射源,面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凯旋调查小组在大学校园内进行了这次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呼吁大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把握住自己的方向,为了报效祖国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学习进步.公德是我们心灵深处最醇厚的元素,它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社会号召大学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意义1.社会公德的内涵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因此,社会公德是我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作为我们应有的品德操守。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处于当代的大学生,为了彼此的交往,为了维持社会的起码生活秩序,都必须遵守为这个时代和这个社会所必需的起码的简单生活规则。

2.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从总体上看,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整体水平不错, 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现代公德观念、公德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并能在行为层面上有所实现。

绝大多数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认同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大意义。

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 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缺点和弱点。

对社会公德的认识相对肤浅、社会公德情感较冷漠、社会公德意志比较淡薄、社会公德的知与行脱节。

比如: 公共卫生习惯差, 随地吐痰, 乱丢杂物, 在课桌椅上乱涂和乱画现象比较严重; 违反学校规章制度, 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 就餐时任意插队, 偷窃等现象时有发生; 学习态度不端正, 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诚信意识淡薄, 助学贷款久拖不还; 基础文明行为失范, 不能尊老爱幼, 尤其是男女生谈恋爱时行为有失分寸; 集体主义观念不强,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艰苦奋斗精神差, 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抬头, 不讲节俭, 互相攀比, 时有酗酒、抽烟等不良习惯; 不能爱护公共财产, 图书失窃, 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公共场所财物损毁严重, 等等。

上述行为虽然不是大学生的主流, 但它产生的消极影响令人忧虑, 因为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学习, 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显得极为重要而紧迫。

3.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意义没有阳光,就没有生活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丰登;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奇迹;没有社会公德,就没有我们和谐的中国。

研究表明社会公德好的大学生将来的贡献将大于社会公德较差的同学.民族复兴,人人有责。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都寄托在大学生身上,大学生的学习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对大学生来说,要把爱国热情、爱国愿望体现在学习上,一方面努力学习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一方面切实学会做人,通过社会的造就和自身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多做贡献,把个人奋斗融汇到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去,以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彰显人生价值和意义。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将会使大学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重任,自己的职责,更好的为祖国服务。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有重要意义。

“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观念、增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对处在人生旅途新起点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生转折。

二、调查方法、范围和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800份调查问卷,收回760份,回收率为95.0%,其中有效问卷748份,有效率为98.42%。

1.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2.调查范围河北工程大学发放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72份邯郸学院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86份邯郸大学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0份 3.调查对象的个人资料(1)农村、城市抽样分布农村(523 占70.05% )城市(231占29.96%)(2)性别抽样分布男生( 386 占51.19% )女生(362 占48.81%)(3)年级抽样分布三、调查的现状展示篇三: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报告* * 大学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大学生公德现状调查报告姓名:学号:年级专业:指导教师:2012年8月3日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报告调查人:调查时间:2012年7月9日至7月13日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目的: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

此次调查一、前言(一)摘要本文以在河北大学进行的有关“大学生公德现状”的随机调查问卷数据为分析依据,结合当代大学生对目前社会公德现状的一些看法,再加上我们调查小组各个成员认真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得到了关于当代大学生公德现状的不完全分析结果,包括大学生公德现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大学生的优点与缺点,并且提出我们的一些合理化建议,为大学生的公德修养变得更好做出我们的小小贡献。

关键词:公德随机调查大学生精神文明(二)引言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因此,社会公德是我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品德操守。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支柱人才,其个人素质决定着我国的未来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仅需要自己的人才有着高超的科技水准,更需要其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科技可以强国,而伟大的人格却魅力却可以真正赢得人心,只有高尚的灵魂才能真正赢得尊重,一个国家的灵魂只有强大才能真正称得上强国,而作为这个国家最优秀的未来的代表的大学生,他们的公德水平是否能让人满意,是否真的能展现出我们文明古国的风范,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因而,对大学生的公德水准进行调查,势在必行。

为了更好的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公德状况,我们决定以大学生公德现状为主题展开研究。

二、调查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共发放120份调查问卷,收回12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100%。

我们调查小组从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这五个方面剖析大学生目前公德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大学生日程生活中最能体现大学生素质的一项社会公德,并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

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公共场合行为文明等方面。

在我们的调查中,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有82.5%的大学生会积极让座;12.5%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

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并且大多数人能够将这种文明礼貌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

然而仍旧有5%的大学生表示不会让座,这说明坚持将道德认知转化为每一件日常小事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另外对于在超市购物时,会不会破坏超市物品,比如捏方便面、巧克力等行为的调查,其中2.5%的大学生表示经常会这么做,15.9%的同学表示偶尔会有这种行为,81.6%的同学则从来不会这么做。

说明目前大学生的文明礼貌意识还是很深厚的,大家对于自己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不过也有少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不文明礼貌的行为,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是需提高一个新的档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