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触网课件

接触网课件

第一章
接触网概述
一、接触网的定义与分类 接触网:通过与安装在无源电动车上的继电器滑动接触完成牵 引电能输送的继电系统。
由柔性线索构成接触悬挂部分, 柔性接触网 在我国上海、广州、香港地铁 架空接触网 城市轨道交通中广泛采用 刚性接触网 接触悬挂由刚性汇流排构成, 接触网形式 在我国广州地铁中采用 第三轨 沿线路敷设和轨道平行的附加轨, 作为牵引 供电电能输送的导体。在我国北京地铁广州 地铁中采用。
第二章
接触网设备与结构
五、张力补偿装置
滑轮补偿装置 棘轮补偿装置 鼓轮补偿装置 弹簧补偿装置
作业题
一、填写题(共20分) 1. 安装于承力索和接触线之间的电连接称为 横向 电连接。 2. 硬横梁两支柱距离要符合设计要求,两支柱中心线连线应垂直于 车站正线,支柱应垂直竖立。 3. 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不得有 接头和断股 。 4. 轨平面处支柱内侧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称为侧面限界。 5. 硬横跨由横梁和两側的支柱组成。 6. 简单悬挂与链形悬挂衔接处,装设一组横向电连接器。 7. 接触网的绝缘测试采用25000 V兆欧表。 8. 工作支定位器应处于受拉状态。 9. 受力部件的更换必须 卸载 后,方可进行。 10. 软横跨节点5相当于一般中间柱的装配。
作业题
3.什么叫接触悬挂?接触悬挂是如何分类的? 答:接触悬挂是安设于支持和定位装置之上的线索及其组 成的各类结构的总称。 根据承力索的有无,接触悬挂可分为简单悬挂和链形悬挂; 根据承力索与接触线的走向,链形悬挂可分为直链形、半 斜链形和斜链形; 根据承力索和接触线的锚固方式,接触悬挂可分为未补偿、 半补偿、全补偿。
作业题
四、简答题(共30分)
1.柔性架空接触网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自有何功能? 答:支柱与基础:承力设备,承受接触网的全部机械负荷并传递给 大地; 支持与定位:是接触悬挂的支撑与定位结构,将接触悬挂的全部机 械负荷传递给支柱; 接触悬挂:直接参与导流和受流; 电气辅助:提高接触网的安全性和供电的灵活性;
W 电分相区
回流线
V
W
U
供电臂和供电分相示意 图
第一章
接触网概述
六、受电弓
第一章
接触网概述
七、弓网受流系统的基本问题 1.影响接触网机电性能和技术状态的因素众多 ; 2.接触网承担的电气负荷具有很大的波动性; 3.弓网之间的耦合关系是动态变化的; 4.速度与良好接触是一对不可调和的 矛盾; 5. 庚子的跟随特性要求受电弓必须轻巧灵活;
作业题
4.高速接触网为什么要采用综合接地系统? 答:高速铁路在轨道电路、道床结构、牵引电流大小与分 布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不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将 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实际损害,为此,将处于架空接触网影 响范围内的电气设备外壳、金属体、桥梁和隧道内的钢筋、 变电所接地网、支柱基础以及系统的接地系统等均连接到 沿轨道两侧敷设的贯通地线上,形成综合接地系统。
第一章
接触网概述
四、供电制式和供电方式 1.直接(DR)供电方式 2.带回流线的直接(DRR)供电方式 3.吸流变压器 (BT)供电方式 4.自耦变压器(AT)供电方式 5. 同轴电缆(CC)供电方式
第一章
接触网概述
五、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牵引变电所 供电臂 W W 电分相区 U 电分相区 U V 电分相区 V 牵引变电所 牵引变电所
作业题
11. 全补偿接触线下锚补偿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 组,其传动比是( B )。 (A)1∶1(B)1∶2(C)2∶1(D)2∶3 12. 全补偿承力索下锚补偿由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 组,其传动比是( C )。 (A)2∶4(B)2∶3(C)1∶3(D)1∶4 13. 490支柱型号H38/(8.7+2.6),其中8.7表示( C )。 (A)支柱型号(B)支柱容量(C)支柱露出地面的高度(D)支 柱重量 14.支柱型号H38/(8.7+2.6),其中2.6表示( D )。 (A)支柱型号(B)支柱容量(C)支柱露出地面的高度(D)支 柱埋入地下的深度 15. 承力索接头每个锚段(800m长度内)个数对于120km/h<υ < 160km/h不得大于( D )个。 (A)6(B)5(C)4(D)3
作业题
6. TCG-110,其中TCG表示( A ),110表示截面积。 (A)铜接触线(B)铝接触线(C)铜承力索(D)钢承力索 7. TCG-110,其中TCG表示铜接触线,110表示( A )。 (A)截面积(B)电压(C)电流(D)直径 8. 防串不防断的中心锚结能防止接触悬挂串动而不考虑( A )。 (A)防止断线(B)受力均匀程度(C)补偿(D)弹性 9. 中心锚结布置原则之一是:在曲线区段,一般设在靠( A )的 一侧。 (A)曲线多、半径小(B)曲线多、半径大(C)曲线少、半径小 (D)曲线少、半径大 10. 接触网冷滑试验的顺序下列( D )说法是错误的。 (A)先区间后站场(B)先站场后区间(C)先高速后低速(D) 先侧线后正线
第一章
接触网概述
二、接触网的组成及各组成的功能 1、组成 (1)支柱与基础; (2)支持与定位 ; (3)接触悬挂; (4)电气辅助设施; 2、功能: (1)支柱与基础 :支柱与基础用以承受接触悬挂和支持装置 所传递的负荷(包括自身重量),并将接触线悬挂固定在一定的 高度。 (2)支持与定位:接触悬挂的与定位结构,将接触悬挂的全 部机械负荷传递给支柱。 (3)接触悬挂:是安设于支持和 定位装置之上的线索及其组 成的各类结构的总称。 (4)电气辅助设施:提高接触网 的安全性和供电的灵活性。
作业题
2.什么叫牵引网?简述各供电方式牵引网的工作原理。 答:牵引网是构成电流通路的电气网络。 直接(DR)供电方式:牵引回流经钢轨和大地流回牵引变电所; 带回流线的直接(DRR)供电方式;每隔一定距离用吸上线将回流 线和钢轨并联,牵引回流由回流线、钢轨和大地流回牵引变电所; 吸流变压器(BT)供电方式:每隔2-4m在接触网中串入一个变比 为1:1的特殊变压器,且在两台变压器中间用一条吸上线将轨道和 回流线并联; 自耦变压器(AT)供电方式:利用自耦变压器改善牵引网电压水平, 增强防电磁干扰效果; 同轴电缆(CC)供电方式:利用同轴电缆内外导体间互感系数很 大的特点来电磁干扰的。
作业题
21. 接触网设备事故的抢修要遵循“先通后复、先通一线”的原则。 22. 中心锚结设在锚段两侧张力补偿条件大致相同处,并位于跨距 的中心。 23. 验电和装设、拆除接地线,其监护人员的安全等级不得低于三 级。 24. 从事隔离开关倒闸作业人员,其安全等级不得低于3 级。 25. 接触网最高工作电压为27 kV,最低工作电压为19 kV,额定电 压值为25 kV 26. 接触网的定期检修及周期修分为维修和大修两种修程。 27. 铜、钢承力索19股断3股及以下时,应进行机械补强。 28验电和装设、拆除接地线,其操作人员的安全等级不得低于二级。 29. 承力索中心锚结绳的弛度应等于或高于该处承力索的弛度。 30. 铜、钢承力索19股断 4 股及以上时,应截断重做接头。
第二章
接触网设备与结构
一、支柱与基础 好接触是一对不可
H
60 8.7+3.0
第二章
接触网设备与结构
二、支持装置
第二章
接触网设备与结构
三、接触悬挂的分类
第二章
Hale Waihona Puke 接触网设备与结构四、锚段和锚段关节
为满足接触网在电气和机械两方面的技术要求,必须按一 定规 律将接触网划分成若干一定长度且 相互独立的段落,这样的段落称 作锚段。
作业题
11. 接触网支柱按其用途可分为中间柱、转换柱、中心柱、锚柱、定位柱、 软横跨柱、硬横梁和桥梁柱。( √ ) 12. 反定位器主管两侧拉线的长度张应相等。( √ ) 13. 全补偿链形悬挂区段,行车速度小于160km/h,宜采用简单链形悬挂。 (√ ) 14. 在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中,一般在温度20℃及以上时,定位应向下锚 方向偏移。距离锚定处越近的地方,位移越大。( √ ) 15. 硬横跨由横梁和两側的支柱组成。( √ ) 16. 降弓信号,昼间:左臂垂直高举,右臂前伸,并左右水平摆动。夜间: 白色灯光上下重复摆动。( √ ) 17. 安装定滑轮装置(全补偿),为了避免补偿绳与拉线相磨,应使滑轮 偏向田野侧。( × ) 18. 安装或更换火花间隙属于远离作业。( √ ) 19. 为了使列车安全运行,在一个区间或一个分区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 趟列车运行,保证列车按这种空间间隔运行的技术方法称为闭塞。( √ ) 20. 断、合电标及禁止双弓标应设在列车前进方向左侧,与分相器的距离 分别为75m和30m。( × )
作业题
16. 安装于承力索和接触线之间的电连接称为(A)电连 接。 (A)横向(B)纵向(C)股道(D)道岔 17. 简单链形悬挂第一根吊弦距悬挂点的距离为( B )m。 (A)3(B)4(C)8(D)8.5 18. 锚柱承受两个方向上的负荷,在垂直线路的方向上起 ( A )的作用。 (A)中间柱(B)转换柱(C)中心柱(D)中心柱 19. 吸流变压器是一种变比为( A )的特种变压器。 (A)1∶1(B)1∶2(C)2∶1(D)5∶10 20. 分段绝缘器的工作面应与( C )平行。 (A)地面(B)水平面(C)轨面连线(D)承力索
第一章
接触网概述
三、对接触网的基本要求 1.在任何条件下接触网均不应对人员和设备构成安全威胁。 2.接触网系统应有充足 的过负荷 能力和承载短路电流的能力。 3.接触网的供电电压和电能损失必须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4.接触网线索和设备均要承受一定的机械负荷。 5. 接触网唯一 的服务对象是受电弓,弓网之间有严格的机电匹配关 系。 6. 在任何恶劣天气下,接触网均可以正常发挥其基本供电功能。 7. 接触网整体必须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8. 接触网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均应满足铁路限界和绝缘安全要求。 9. 接触网应与四周的环境相协调,对动物、植物以 及 自然环境和 文化环境应有必要且合理的防护和保护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