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作者:张荣荣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25期
[摘要] 面对国内外的压力,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迫于压力下发表声明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美元,而是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
汇率在实行改革后有一定的升幅。
因为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损害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面,也有优化我国经济结构的一面。
尤其是在当下中国产品靠压低价格来获取竞争而没有自己品牌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是弊大于利。
因此,人民币汇率应顺应市场规律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向着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向浮动。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浮动汇率制度贸易顺差双刃剑
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近些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地拿人民币汇率说事,并竭尽所能力图促使人民币不断升值。
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面对国际上人民币升值压力,为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发展,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声明: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美元,而是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
这意味着中国重返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次我国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1.我国人民币汇率管理政策,一改本次金融危机期间钉住美元的做法,重回人民币钉住一篮子世界主要货币的举措。
我国汇率政策结束了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主要盯着美元的特殊阶段重回常态。
2.我国人民币在今后六个月的时间里,与美元的币值估计将有所升值。
3.但是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所以升值幅度不大。
人民币升值是经济自然规律所趋
我国进出口贸易多年出现超量的贸易顺差,并形成巨额的外汇储备,这种经济现象的进一步演化,必然是该国货币对贸易逆差国货币的升值。
这是国际金融贸易的基本经济规律。
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度增长,我国人民币进入新世纪以来,早已成为国际上的强势货币。
我国人民币的升值是一个中长期的经济自然演变过程,近些年人民币实质也在升值,这也是对这种经济规律的印证。
从2010年上半年整体来看,人民币兑美元在6月20日前一直是平稳状态,随后人民币走强。
我国管理层“重申汇改”三周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超过了0.7%。
这比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人民币升值的21.2%有很大趋缓慢,可能与管理层对汇率政策的把控越来越成熟有关。
人民币兑欧元相对比较平稳,波动幅度不大。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当前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经济健康平稳运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减少贸易不平衡和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推动产业升级,这能够适应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三驾马车”的平衡。
2.由于人民币汇率改革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所以人民币可能升值。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意味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
中国人手中的人民币资产更加值钱,人民币一升值,相当于国外的商品将便宜不少,中国老百姓手里的钱就更值钱了。
而人民币贬值则会对人民币过度升值进行修正。
3.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改善管理层宏观调控的能力。
4.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利于实现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战略互信、共赢互利和长期合作共同发展,减少贸易摩擦,维护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和改善国际经贸环境。
5.有利于降低我国对世界矿产资源进口的成本,对我国企业加快对国外资产的购并也有促进作用。
如果人民币升值,海外资产对我国企业来说会较便宜。
以中国石化为例,如果人民币升值5%,中国石化2003年进口的石油,以目前的价格计算,成本将减少逾1亿美元。
二、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但如果把握不好,人民币升值过大也会给我国经济造成一定不利影响,这将使得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到我国外贸和出口。
人民币升值,就会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加大资本投入的成本,短期内带来的是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
一国货币的升值,带来的是该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
在这个问题上,日本是有血的教训的。
在1985年,为了遏制廉价日货出口狂潮,美、法、德、英的财政首脑就采取过相应的手段,迫使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从而逼迫日元升值30%。
此后,日本经济发展几乎停滞,而“广场协议”被公认是引发日本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
据新华社2010年5月17日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17日说,今年我国贸易顺差会在前年2900亿美元、去年1900亿美元的基础上大幅下降。
姚坚在此间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
说,2010年1至4月我国对外贸易累计顺差161亿美元,而去年同期是752亿美元;同期,进口增速约为出口增速的1倍。
他同时认为,2010年以来,截至5月14日,人民币对欧元累计升值14.5%,这给中国的出口商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也会对贸易政策的调整产生影响。
尽管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升值是必然趋势,但在没有形成中国真正的出口优势(品牌)之前,人民币名义汇率不宜进行大幅调整;即使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中国也应该按照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汇率进行控制,参考一篮子货币,人民币稳中有升,否则就会像日本和德国那样,将自己大好的经济前景毁于一旦。
2.人民币升值还会影响到我国企业和很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因为尽管中国制造业已经在世界市场占领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中国产品的一个致命弱点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主要依赖产品价格的低廉,在竞争中并不处于主导地位,如果价格竞争力受到打击后果将会很可怕。
3.人民币升值还会使我国的金融造成不良影响,使其距爆发危机的边缘越来越近。
人民币升值可能将我国多年辛苦造就的良好投资环境葬送,新增的海外投资则会减少,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将被大大消弱,因为这种投资变得相对昂贵。
另一方面,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可能增加,使我国的金融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大。
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原因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国家的政府均是以高利率
的货币政策,以吸纳国内资金,但其效果却适得其反,由于内部资金乏力,又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资流入,使资金流向出现偏差而形成资金结构上的矛盾,埋下了货币危机的隐患;同时又产生了外资流入推高了本币汇率的矛盾,这样恶性循环,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可见,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则会导致:由于内部资金乏力,大量国际游资流入,使资金流向出现偏差而形成资金结构上的矛盾,造成货币危机的隐患。
4.人民币升值后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由于以美元表示的国民财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
地产达到高潮,一些“泡沫”进一步膨胀或造就新的“泡沫”,两极分化继续扩大,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
5.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物价肯定会降下来,因为进
口品的价格会下降,迫使国内产品不得以牺牲价格而争取竞争。
6.人民币升值会增大就业压力,恶化当前就业形势。
外商投资企业是吸引国内劳动力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尤其是现在的情况更是如此,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
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
如此时人民币升值则会是使目前
这种状况更加恶化,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损害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能力的一面,也有降低国际石油、铁矿石等资源产品进口成本的一面;既有造成我国制造业就业困难的一面,也有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增强产品竞争能力的一面;既有降低我国外汇储备的市场价值能力的一面,也有增强人民币国际采购和接受国际服务能力的一面。
因此,人民币汇率应顺应市场规律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向着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向浮动。
参考文献:
[1]吴信如: 宏观经济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2]财经网: 2010年我国贸易顺差将大幅下降, 2010
[3]中国网: 人民币升值已成定局,未来将稳中有升,2010。